[實用新型]一種燃油優化處理裝置有效
| 申請號: | 201420404460.6 | 申請日: | 2014-07-14 |
| 公開(公告)號: | CN204006077U | 公開(公告)日: | 2014-12-10 |
| 發明(設計)人: | 鄭鐵;鄭曉天;曾振軍 | 申請(專利權)人: | 鄭鐵;鄭曉天;曾振軍 |
| 主分類號: | F23K5/02 | 分類號: | F23K5/02 |
| 代理公司: | 無 | 代理人: | 無 |
| 地址: | 518000 廣東省深*** | 國省代碼: | 廣東;44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一種 燃油 優化 處理 裝置 | ||
技術領域
本實用新型涉及一種燃油優化處理裝置,更具體地涉及一種采用超聲波、強磁、遠紅外等多種物理能量對燃油進行多重物理技術優化處理的裝置。
背景技術
隨著汽車及內燃機保有量的激增,以及石化資源的減少,如何節約燃油消耗已成為內燃機研究的重要課題之一。提高燃料的經濟性,除了發動機本身的改進外,如何改善燃油性能也是當前研究的熱點。
目前,改善燃油燃燒性能的方式主要有以下兩種:一種是以化學的方法改變燃油的化學性能,即在燃油中添加適當的化學制劑,以改善燃油的性能,達到節能減排的目的,但是這種方式通常只能清潔燃燒器,助燃效果不明顯,因此其效果相對單一,而且許多化學添加劑所含的化學成份會造成二次污染,且有的添加劑有腐蝕性,會對燃燒器造成不良影響,因此具有一定的局限性。第二種是以物理的方法改變燃油的特性,通過減小燃油的表面張力、降低燃油的粘度和提高燃油的清潔度,達到節能減污的目的。目前,公知的處理燃油的物理技術包括磁化處理燃油降低粘度及表面張力、超聲波降低燃油粘度改善霧化效果、遠紅外輻射燃油激發燃油分子鍵能提高其燃燒效率等等,雖然磁化、超聲、遠紅外輻射均可降低燃油粘度,應用到汽車、內燃機等上能節油、降低空氣污染方面的原理已經很成熟,但就節油類產品來講,現有的磁化、遠紅外燃油處理裝置由于受結構、技術限制,通常磁化強度不高(普遍在4000GS),根本顯現不了磁化的效果,而遠紅外技術也因輻射率過低,基本很難達到改善燃油性能的效果,因此,市場推廣一直存在問題。就采用物理技術加工的燃油添 加劑來講,由于超聲降粘效果受溫度影響降粘效果不穩定、磁化降粘也隨時間減弱較快,實際使用效果不佳。
實用新型內容
本實用新型目的在于提供一種集成超聲波、強磁、遠紅外輻射等多種物理技術,可直接連接在燃燒器油路上,實時改善燃油性能、連續向燃燒器供油的燃油優化處理裝置。
本實用新型實施例提供了一種燃油優化處理裝置,包括超聲能量裝置,所述超聲能量裝置設置有至少一個超聲處理槽,所述超聲處理槽設有超聲處理器,用于對待處理燃油品種不同產生不同的發射頻率;核磁能量裝置,所述核磁能量裝置包括N極、S極相對設置的兩個永磁體、聚磁框以及螺旋管,所述兩個永磁體設置在聚磁框內,所述螺旋管則設置在兩個永磁體兩磁極相吸面形成的空腔內;遠紅外能量裝置,所述遠紅外能量裝置包括至少兩組螺旋管、遠紅外輻射體,所述遠紅外輻射體設置在所述螺旋管的空腔軸線位置;所述核磁能量裝置的螺旋管分別與超聲能量裝置的超聲處理槽以及遠紅外能量裝置的螺旋管相連;單片機控制系統,用于分別控制所述超聲處理槽的超聲處理時間,核磁能量裝置的磁化強度以及遠紅外能量裝置的遠紅外波長。
較優的,所述超聲發生器的發射頻率為18kHz-230kHz;
較優的,所述核磁能量裝置的N極永磁體以及S極永磁體所形成的磁場強度最高可達到14000GS;
較優的,所述遠紅外輻射體的輻射波段為3.8-16μm;
較優的,所述核磁能量裝置的聚磁框包括固定聚磁框以及活動聚磁框,所述固定聚磁框與活動聚磁框相對設置形成一個封閉空間,引導兩個永磁體的磁力線形成N、S極閉合回路;
較優的,所述核磁能量裝置還包括螺桿以及旋轉裝置,所述螺桿與活動聚 磁框相連,所述旋轉裝置與螺桿相連接,驅動螺桿帶動活動聚磁框相對固定聚磁框做水平移動,改變兩個永磁體的N、S兩相對極面的距離,形成可變磁場;
較優的,所述遠紅外能量裝置還包括接觸式調壓器,所述遠紅外輻射體與接觸式調壓器相連接,由接觸式調壓器控制遠紅外輻射體的輻射波段;
較優的,所述超聲處理槽還設置溫度傳感器以及加熱管;
較優的,所述溫度傳感器將超聲處理槽內的燃油溫度轉換成輸出信號反饋給單片機控制系統,所述加熱管則用于對流經超聲處理槽的燃油加熱,由所述單片機控制系統控制對燃油加熱的溫度;
較優的,還包括至少兩個流量泵,所述一個流量泵設置在超聲能量裝置前端管路上,驅動待處理燃油流入超聲能量裝置,一個流量泵設置在超聲能量裝置與核磁能量裝置連接管路間,驅動待處理燃油流入核磁能量裝置的螺旋管。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鄭鐵;鄭曉天;曾振軍;,未經鄭鐵;鄭曉天;曾振軍;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1420404460.6/2.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