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實用新型]一種電纜的外絕緣層有效
| 申請?zhí)枺?/td> | 201420404027.2 | 申請日: | 2014-07-21 |
| 公開(公告)號: | CN204167017U | 公開(公告)日: | 2015-02-18 |
| 發(fā)明(設計)人: | 來辛茹;來孟科;其他發(fā)明人請求不公開姓名 | 申請(專利權)人: | 杭州儒燕科技開發(fā)有限公司 |
| 主分類號: | H01B17/00 | 分類號: | H01B17/00 |
| 代理公司: | 暫無信息 | 代理人: | 暫無信息 |
| 地址: | 311202 浙江省杭州市蕭*** | 國省代碼: | 浙江;33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一種 電纜 絕緣 | ||
技術領域
本實用新型涉及一種電纜,尤其是一種電纜的外絕緣層。
背景技術
電纜(electric?cable;power?cable),由一根或多根相互絕緣的導電芯和外包絕緣保護層(即外絕緣層)制成,將電力或信息從一處傳輸?shù)搅硪惶幍膶Ь€。電纜的分類有電力電纜、控制電纜、補償電纜、屏蔽電纜等。
現(xiàn)有電纜的外絕緣層起保護和絕緣的作用,其不具有夜間示廓功能,在實際使用過程中,或者在施工作業(yè)時,容易產(chǎn)生安全隱患。
為了解決該問題,中國專利ZL201320254784.1公開了一種電纜,其方案是在外絕緣層外側噴涂熒光材料,或者在外絕緣層外側包覆由熒光材料制成的蒙皮,由熒光材料發(fā)光進行夜間示廓,這種電纜存在的問題是:熒光材料采用得較多,成本較高,另一方面,通常電纜的鋪設較為雜亂,夜間亮度較大的電纜盤根錯結,事實上形成的是另一種光污染,因此這種電纜只能在特殊場合用(如飛機場所),不能推廣使用,因此現(xiàn)有的電纜需要改進。
發(fā)明內(nèi)容
本實用新型的目的是為了解決上述技術的不足而設計的一種夜間可示廓的且成本較低的電纜的外絕緣層。
本實用新型所設計的一種電纜的外絕緣層,該外絕緣層的外輪廓為圓形,內(nèi)部具有容納所述導電芯的腔體;所述腔體至少具有一個平面,該平面與外絕緣層的外表面之間形成加厚部,至少一個的加厚部的外側面上設有溝槽,在所述溝槽內(nèi)設有熒光材料。
作為優(yōu)選:
所述溝槽位于所述加厚部的中心處;最好是所述溝槽具有一個較小的開口,并且越向兩側溝槽深度越小;
所述腔體橫截面為頂角處呈圓弧過渡的正多邊形;最好是每一個加厚部上都設有溝槽。
所述外絕緣層是柔性聚氯乙烯材料、耐磨型聚氯乙烯材料或者低煙低鹵阻燃型聚氯乙烯材料。
本實用新型所設計的一種電纜的外絕緣層,其表面具有熒光材料,熒光材料屬于冷光源,發(fā)光過程不伴隨發(fā)熱,并且不改變電纜設備的電氣特性,所以滿足環(huán)保標準,熒光材料的發(fā)光正可以在夜間起到警示作用,避免夜間觸線事故的發(fā)生,提高使用的安全性;由于熒光材料設置在溝槽中,呈線狀分布,熒光材料的用量較少,成本相對較低,在夜間不會形成光污染;另外,溝槽是設置在一個由于平面的設置而形成的一個加厚部上,加厚部厚度相對于其它地方要大,在其上開槽后仍能夠確保外絕緣層具有應有的寬度,因此加厚部的設置是解決了在外絕緣層表面開溝槽后對外絕緣層和絕緣性和耐磨性產(chǎn)生的影響的問題,確保外絕緣層的絕緣與保護功能。這種電纜的外絕緣層更適于推廣。
附圖說明
圖1是實施例1電纜的外絕緣層的橫截面圖;
圖2是采用實施例1外絕緣層的電纜的橫截面圖;
圖3是實施例2電纜的外絕緣層的橫截面圖;
圖4是實施例3電纜的外絕緣層的橫截面圖;
圖5是實施例4溝槽的示意圖;
圖中:導電芯1、外絕緣層2、腔體3、加厚部4、溝槽5、熒光材料6、平面7。
具體實施方式
下面通過實施例結合附圖對本實用新型作進一步的描述。
實施例1:
如圖1所示,本實施例所描述的電纜的外絕緣層,該外絕緣層2的外輪廓為圓形,內(nèi)部具有容納所述導電芯1的腔體3;所述腔體3由一個與外絕緣層2同心的弧和一個平面7構成,該平面7與外絕緣層2的外表面之間形成加厚部4,加厚部4的寬度大于外絕緣層2其它部分的寬度,在加厚部4的外側面中心處設有溝槽5,溝槽5正好是經(jīng)過平面7的中垂線的,當然不經(jīng)過加厚部4的中心、略微產(chǎn)生偏差也是允許的,因為加厚部4也具有一定的跨度,在所述溝槽5內(nèi)設有熒光材料6,熒光材料6屬現(xiàn)有材料,如乙烯型熒光劑,可從市場上購得,在制作過程中,熒光材料6采用噴涂的方法涂在外絕緣層2表面,然后將溝槽5外的熒光材料6擦除即形成本實施例所述結構。
?本實施例中,外絕緣層2采用柔性聚氯乙烯材料、耐磨型聚氯乙烯材料或者低煙低鹵阻燃型聚氯乙烯材料。
如圖2所示,在外絕緣層2內(nèi)設置了導電芯1,導電芯1的具體數(shù)量和結構可以改動,屬現(xiàn)有技術且不是本專利的保護范圍,在此不詳述。
本實施例中,溝槽5的開口可以與槽等寬,最好是制成開口較小的形狀,這樣熒光材料滲入溝槽5內(nèi)后不易脫出。
實施例2:
如圖3所示,本實施例所描述的電纜的外絕緣層,與實施例1不同的是:所述腔體3橫截面為頂角處呈圓弧過渡的正三角形。這樣的方案,可以更好地制作主流的三芯電纜。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杭州儒燕科技開發(fā)有限公司,未經(jīng)杭州儒燕科技開發(fā)有限公司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yè)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lián)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1420404027.2/2.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wǎng)。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