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實用新型]一種半軸與軸承拆卸裝置以及軸承外圈的拆卸裝置有效
| 申請?zhí)枺?/td> | 201420403709.1 | 申請日: | 2014-07-22 |
| 公開(公告)號: | CN203956856U | 公開(公告)日: | 2014-11-26 |
| 發(fā)明(設計)人: | 吳衛(wèi)華 | 申請(專利權)人: | 吳衛(wèi)華 |
| 主分類號: | B25B27/073 | 分類號: | B25B27/073 |
| 代理公司: | 鄭州立格知識產(chǎn)權代理有限公司 41126 | 代理人: | 田小伍 |
| 地址: | 466000 河南省周*** | 國省代碼: | 河南;41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一種 軸承 拆卸 裝置 以及 外圈 | ||
技術領域
本實用新型屬于軸承拆卸裝置,具體涉及一種半軸與軸承拆卸裝置以及軸承外圈的拆卸裝置。
背景技術
半軸作為一種傳動軸在生產(chǎn)與生活中占據(jù)著重要的作用,在實際使用過程中,半軸在更換或者保養(yǎng)時,通常采用給與軸承內的半軸巨大的振動力使半軸脫離軸承。該方法看似簡單,但實際操作過程中,巨大的振動力容易對半軸及軸承造成損壞,降低其使用壽命。
軸承拆卸的過程中,軸承外圈的拆卸及其困難,常常采用在熱工處理后,在外力的作用下,將其從軸承中敲出,該方法費事、費力。
實用新型內容
本實用新型旨在提供一種結構簡單,使用效果好的半軸與軸承拆卸裝置以及軸承外圈的拆卸裝置。
為解決上述技術問題,本實用新型提供了如下的技術方案:一種半軸與軸承拆卸裝置,包括套筒,所述套筒一端為密封端,所述密封端上設有通孔,所述套筒內部設有連接螺栓以及內壁設有螺紋的圓筒,所述圓筒的后端為脹管狀,所述連接螺栓一端通過圓筒后端伸入圓筒中部,并與圓筒螺接,另一端通過通孔伸出套筒,并與螺母螺接,所述螺母壓緊密封端。
所述圓筒一端設有觀察孔。
所述連接螺栓端部設有夾持段,所述夾持段外表面為扁平狀。
本實用新型還公開了軸承外圈的拆卸裝置,包括套筒,所述套筒一端為密封端,所述密封端上設有通孔,所述套筒內部設有前端呈錐形的連接螺栓以及內壁設有螺紋的圓筒,所述連接螺栓前端部的錐度最大,所述圓筒的前端為脹管狀,所述圓筒與連接螺栓螺接,所述連接螺栓的后端部伸入圓筒的前端,并從圓筒的后端部伸出圓筒,隨后連接螺栓的后端部通過通孔伸出套筒,并于螺母螺接,所述螺母壓緊密封端。
所述圓筒的前端的端部外壁上設有凸緣。
所述圓筒一端設有觀察孔。
所述連接螺栓端部設有夾持段,所述夾持段外表面為扁平狀
本實用新型的有益效果為:1、在轉動連接螺栓的一端的同時,使得連接螺栓的另一端在相反的力的作用下與連接物脫離;2、套筒的設置使得拆卸的過程中更加穩(wěn)定,同時避免了連接螺栓斷掉;3、觀察孔的設置使得更容易觀察拆卸過程,同時在套筒與連接螺栓的中心線不重合時及時調整;4、連接螺栓端部的夾持段的設置,使得扳手在夾持的過程中更加方便,避免了連接螺栓隨著螺母的轉動而轉動。
附圖說明
圖1為半軸與軸承拆卸裝置的結構示意圖;
圖2為軸承外圈拆卸裝置的結構示意圖。
具體實施方式
如圖1所示的一種半軸與軸承拆卸裝置,包括套筒1,套筒1一端為密封端,另一端上設有數(shù)個觀察孔6,通過設置觀察孔6可以查看在半軸與軸承拆卸的過程中,半軸伸出軸承的狀況,觀察孔6的數(shù)量優(yōu)選6個,在套筒1的端部均勻分布,在密封端上設有通孔4,在套筒1內部設有連接螺栓3以及圓筒2,所述圓筒2內壁上設有螺紋,圓筒2的后端為脹管狀,即后端呈錐度越來越大的錐形,后端部錐度最大,且后端部上設有數(shù)個切口,所述連接螺栓3的后端部設有外表面為扁平狀的夾持段,從而易于將連接螺栓3固定,連接螺栓3的前端部伸入圓筒2的后端,并與圓筒2的中部螺接,圓筒2的前端為中空狀,連接螺栓3的后端通過通孔4伸出套筒1,并與螺母5螺接,所述螺母5壓緊套筒1的密封端。
在半軸與軸承拆卸的過程中,將圓筒2的后端與半軸的端部螺接,套筒1上設有觀察孔6的端部壓緊軸承,利用扳手夾緊連接螺栓3的夾持段,同時利用另一個扳手轉動螺母5,在轉動螺母5的過程,連接螺栓3向裝置后部運動,半軸在圓筒2的轉動下也向后轉動,從而旋入圓筒2中部,最終將半軸從軸承中拆除。連接螺栓3后端部上設有夾持段,并利用扳手夾緊夾持段,使得連接螺栓3與螺母5的轉動方向相反,實現(xiàn)連接螺栓3向裝置后部運動。
如圖2所示的軸承外圈拆卸裝置,包括套筒1,套筒1一端為密封端,另一端上設有數(shù)個觀察孔6,通過設置觀察孔6可以查看在軸承外圈拆卸的過程中,軸承外圈脫離軸承的狀況,觀察孔6的數(shù)量優(yōu)選6個,在套筒1的端部均勻分布,在密封端上設有通孔4,在套筒1內部設有連接螺栓3以及圓筒2,所述連接螺栓3前端呈錐形,且連接螺栓3的前端部的錐度最大,所述圓筒2內壁上設有螺紋,圓筒2前端為脹管狀,即前端呈錐度越來越大的錐形,前端部錐度最大,前端部上設有數(shù)個縱向切口,且前端部外壁上設有凸緣7,所述連接螺栓3的后端部上設有外表面為扁平狀的夾持段,從而易于將連接螺栓3固定,連接螺栓3的后端伸入圓筒2的前端,并從圓筒2的后端部伸出圓筒2,隨后連接螺栓3的后端通過通孔4伸出套筒1,并與螺母5螺接,所述螺母5壓緊套筒1的密封端。
在拆卸軸承外圈的過程中,連接螺栓3的前端以及圓筒2的前端均伸入軸承內部,套筒1上設有觀察孔6的端部壓緊軸承,利用扳手夾緊連接螺栓3的夾持段,同時利用另一個扳手轉動螺母5,在轉動螺母5的過程中,連接螺栓向裝置后部運動,由于連接螺栓3的前端呈錐形,圓筒2的前端部上設有數(shù)個縱向切口的,所以在轉動螺母5的過程中,圓筒2的前端不斷脹大,最終圓筒2前端部上設置的凸緣2卡入軸承外圈上的凹槽內,繼續(xù)轉動螺母5即可將軸承外圈從軸承中拆除,凸緣7的設置避免了軸承外圈的滑脫。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吳衛(wèi)華,未經(jīng)吳衛(wèi)華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yè)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lián)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1420403709.1/2.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wǎng)。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