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實用新型]一種數控自動切粉機有效
| 申請號: | 201420403263.2 | 申請日: | 2014-07-21 |
| 公開(公告)號: | CN203936948U | 公開(公告)日: | 2014-11-12 |
| 發明(設計)人: | 趙紹華;蔣蘭芳 | 申請(專利權)人: | 趙紹華 |
| 主分類號: | B26D1/25 | 分類號: | B26D1/25;B26D7/28;B26D7/32;B26D7/06 |
| 代理公司: | 北京輕創知識產權代理有限公司 11212 | 代理人: | 楊立 |
| 地址: | 541500 廣西壯*** | 國省代碼: | 廣西;45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一種 數控 自動 切粉機 | ||
技術領域
本實用新型涉及食品加工設備領域,具體涉及一種數控自動切粉機。?
背景技術
在生產米粉的過程中,米粉首先被米粉壓制機成條擠壓出來后,再剪切成固定的長度,最后將剪切好的米粉放在米粉收集桿上。目前對米粉的剪切這一工藝,一般都是靠人工通過剪刀完成,然后再通過人工將剪切好的米粉放置在米粉收集桿上,人工剪切無法保證每一次米粉的剪切長度,也無法保證切口的整齊,且剪切時產生大量碎粉,造成浪費,同時人工作業,浪費大量的人力,生產效率低下從而增加了生產成本。?
實用新型內容
為解決上述問題,本實用新型所要解決的技術問題是提供一種數控自動切粉機。?
本實用新型解決上述技術問題的技術方案如下:一種數控自動切粉機,包括機殼、切刀、傳送鏈條、切刀鏈條、上升鏈條、支撐板Ⅰ、進料口、米粉收集桿倉、傳感器Ⅰ、傳感器Ⅱ、長度感應滾筒、鏈條電機、出料板、切刀電機、傳送鏈條Ⅰ、PLC控制面板、收集鏈條和支撐板Ⅱ;?
所述機殼為內部空心的方形殼體,在所述機殼內、靠近所述機殼一端的內壁設有用于米粉進料的所述進料口,在所述進料口靠近所述機殼內壁的一側的所述機殼內設有放置米粉收集桿的所述米粉收集桿倉,所述米粉收集桿?倉內放置有米粉收集桿,所述米粉收集桿倉底部設有傳輸所述米粉收集桿的絞桿器,在所述進料口遠離所述機殼1內壁的一側的所述機殼內設有所述長度感應滾筒;?
在所述長度感應滾筒遠離所述進料口的一側設有所述切刀,所述切刀的兩端都通過半圓轉盤可轉動安裝在所述機殼內,在所述切刀的下方的所述機殼內壁上設有水平放置的所述支撐板Ⅰ,所述傳送鏈條Ⅰ連接所述絞桿器和所述切刀處的所述支撐板Ⅰ靠近所述進料口的一端,所述傳送鏈條Ⅰ將所述米粉收集桿倉內的所述米粉收集桿通過所述絞桿器傳送到所述支撐板Ⅰ上,在所述支撐板Ⅰ上設有所述傳送鏈條,所述傳送鏈條水平向遠離所述進料口的方向傳送所述支撐板Ⅰ上的所述米粉收集桿;?
在所述機殼遠離所述進料口的一端的端部兩側外接有所述出料板,在所述出料板上設有出料槽,在所述出料槽內設有收集鏈條,所述上升鏈條連接所述傳送鏈條的遠離所述進料口的一端和所述收集鏈條靠近所述機殼的一端,通過所述上升鏈條將所述米粉收集桿最終傳送后收集至所述收集鏈條上;?
在所述支撐板Ⅰ下方設有所述支撐板Ⅱ,在所述支撐板Ⅱ上設有所述切刀電機,在所述支撐板Ⅱ下方的所述機殼內的底部設有所述鏈條電機,所述鏈條電機帶動傳送鏈條、所述上升鏈條、傳送鏈條Ⅰ和所述絞桿器轉動,所述切刀電機帶動所述切刀和所述收集鏈條轉動;?
在所述長度感應滾筒上設有所述傳感器Ⅰ,所述傳送鏈條靠近所述進料口的一端設有轉軸,在所述轉軸上設有傳感器Ⅱ,所述PLC控制面板控制設定所述傳感器Ⅰ和所述傳感器Ⅱ感應的長度,當所述感應器Ⅰ感應到所述長度感應滾筒滾動的長度為所述PLC控制面板設定值的時候,所述傳送鏈條Ⅰ將所述米粉收集桿向所述切刀的方向傳送,當所述傳感器Ⅱ通過所述轉軸感應到傳送鏈條轉動的長度為所述PLC控制面板設定值的時候,所述切刀轉動?切料。?
進一步,在所述進料口的上方設有圓弧狀的散料桿。?
進一步,在所述切刀正下方的所述支撐板Ⅰ上設有與所述切刀對應的切粉桿。?
進一步,在所述支撐板Ⅱ上還設有風口向上的鼓風機,所述支撐板Ⅰ上均勻設有多個與所述鼓風機位置對應的鼓風孔。?
進一步,在所述長度感應滾筒下方的所述機殼內鉸接調速桿,所述調速桿連接所述鏈條電機的調速感應開關,通過所述所述調速桿的轉動調節所述鏈條電機的轉動速度。?
進一步,在所述半圓轉盤下方的所述機殼內壁設有所述壓粉桿,所述壓粉桿通過彈簧連接在所述機殼內壁上,并且所述壓粉桿下方的所述支撐板Ⅰ上設有與所述壓粉桿對應的壓桿。?
進一步,所述米粉收集桿倉為上部寬下部窄的結構狀,并且米粉收集桿倉下部的寬度等于所述米粉收集桿的直徑。?
進一步,在所述殼體的下部設有萬向輪。?
本實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本實用新型提供一種數控自動切粉機,通過設定的長度,數控自動切斷米粉,并且將切好的米粉自動放置到米粉收集桿上后排列起來,最后通過人工取料便可,取代了傳統的手工作業,節約人力,大大提高了生產效率。?
附圖說明
圖1為本實用新型俯視結構示意圖;?
圖2為圖1的側視結構示意圖;?
圖3為圖1的A-A剖視結構示意圖。?
附圖中,各標號所代表的部件列表如下:?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趙紹華,未經趙紹華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1420403263.2/2.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