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實用新型]排煙余熱收集加熱器有效
| 申請號: | 201420402944.7 | 申請日: | 2014-07-22 |
| 公開(公告)號: | CN204176689U | 公開(公告)日: | 2015-02-25 |
| 發明(設計)人: | 王澤海 | 申請(專利權)人: | 王澤海;王麗君;張鳳娥 |
| 主分類號: | F24B1/183 | 分類號: | F24B1/183;F24B1/191 |
| 代理公司: | 暫無信息 | 代理人: | 暫無信息 |
| 地址: | 074200 *** | 國省代碼: | 河北;13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余熱 收集 加熱器 | ||
1.排煙余熱收集加熱器,包括外殼、內膽、進煙口(20)和出煙口(19);其特征是:所述內膽在外殼里面且進煙口貫穿于外殼與內膽的底面,出煙口貫穿于外殼與內膽的頂面;內膽里焊有吸熱管(25),吸熱管(25)上嵌套有清灰板(13),清灰板(13)與清灰板扳手(6)通過貫穿于外殼與內膽之間的連接桿連接,拉動清灰板扳手(6)后被清理的煙塵掉進置于外殼底部的兩個灰斗(7)里;出煙口(19)內置的擋風板(11)和位于外殼可拆卸側板(24)上的擋風板扳手(4)通過杠桿聯動;排煙從進煙口(20)進入內膽里將熱量傳遞給了吸熱管(25)及內膽內壁,同時煙塵及煤焦油附著在了吸熱管(25)以及內膽內壁上,被過濾的排煙從出煙口(19)排出;涼水從置于外殼的進水口(10)進入到外殼與內膽間在流經吸熱管(25)時被加熱,加熱后的熱水從出水口(8)流出。
2.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排煙余熱收集加熱器,其特征是:所述外殼正面的左上方裝有溫度表(2)和壓力表(3),外殼底部裝有四個旋腿(5),帶有絲扣的一段焊接在底部,旋腿(5)擰在絲扣上,外殼背面的上端和下端分別設有出水口(8)和進水口(10)同時下端裝有泄壓閥(9),底部有兩個灰斗(7)分布在底部進煙口(20)的兩側且每個灰斗(7)上均焊有把手,灰斗(7)可以從底部拿下來,兩個灰斗的正下方裝有一個滴污盤(21),外殼底部在進煙口的右側設有一個污水排放口(14),外殼頂部在出煙口的左邊設有一個排氣口(1),外殼左側是可拆卸側板(24)且擋風板扳手(4)安裝在可拆卸側板上,外殼右側是三個清灰板扳手(6)。
3.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排煙余熱收集加熱器,其特征是:所述內膽上焊接的吸熱管(25)一共九根等長度圓管,其中有一根外徑略大,其余八根外徑相等,九根吸熱管從上向下平行式分層排布,從上向下第一層并排兩根管且兩管之間留有一根管外徑的間隔,第二層排一根且位置位于第一層兩根管的正下方,第一層與第二層有兩根管外徑的間隔,第一層和第二層作為第一組,向下排布的第二組與第三組同第一組的排管方式一致,每組間有一個管外徑間隔,外徑大的那一根是在最底層,這樣可以把將要進入到內膽里的排煙向兩側分流,內膽與外殼之間的水通過吸熱管吸收排煙的熱量而被加熱。
4.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排煙余熱收集加熱器,其特征是:所述清灰板(13)和清灰拉桿扳手(6)通過連接桿貫穿于內外壁進行連接,清灰板一共三塊,每塊清灰板上面有三個孔,每個孔的直徑比將在其間通過的吸熱管的外徑大5mm,清灰板與內膽壁平行的邊間隙為3mm,三塊清灰板之間的邊間隙為3mm。
5.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排煙余熱收集加熱器,其特征是:所述出煙口(19)內設的擋風板(11)與安置在可拆卸側板上的擋風板扳手(4)通過杠桿實現聯動,扳動擋風板扳手(4)調節排煙量的大小。
6.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排煙余熱收集加熱器,其特征是:所述灰斗(7)位于進煙口(20)的兩側各一個,灰斗采用抽屜式設計可輕松從外殼底部取下傾倒里面的煙灰及煤焦油等。
7.根據權利要求2所述的排煙余熱收集加熱器,其特征是:所述滴污盤(21)位于灰斗(7)的正下方,滴污盤里的螺絲孔通過螺母(17)與焊接在外殼底部的螺絲進行連接方便調節和拆卸。
8.根據權利要求2所述的排煙余熱收集加熱器,其特征是:所述可拆卸側板(24)的邊緣有一圈螺絲孔,通過螺母(17)平墊(16)彈簧墊(15)與焊接在外殼左面的螺絲進行連接,在可拆卸側板與外殼右面之間安有石棉墊(12)以便更好的密封。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王澤海;王麗君;張鳳娥,未經王澤海;王麗君;張鳳娥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1420402944.7/1.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 上一篇:一種鋼筘平面度測試儀
- 下一篇:厚度檢測主動軸除塵結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