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實用新型]一種平板電腦支架有效
| 申請號: | 201420397383.6 | 申請日: | 2014-07-12 |
| 公開(公告)號: | CN203927282U | 公開(公告)日: | 2014-11-05 |
| 發明(設計)人: | 蔣汝佳 | 申請(專利權)人: | 溫州職業技術學院 |
| 主分類號: | F16M11/04 | 分類號: | F16M11/04 |
| 代理公司: | 暫無信息 | 代理人: | 暫無信息 |
| 地址: | 325035 浙江*** | 國省代碼: | 浙江;33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一種 平板 電腦 支架 | ||
技術領域
本實用新型涉及一種支架,具體涉及一種可調整角度、且結構穩定的平板電腦支架。
背景技術
隨著電子產品的不斷更新換代,越來越多的數碼產品走入了人們的工作和學習生活中。人們在電子產品上使用的時間也是越來越長。其中,平板電腦問世以來,受到了廣大消費者的追捧,人們開始逐漸使用平板電腦進行工作、學習和娛樂。隨著平板電腦使用時間的加長,人們開始不斷追求其使用的舒適度。然而目前大多數人在使用平板電腦時,均采用將平板電腦放在桌面上,使用者需要一直低頭對其進行操作。長時間的低頭操作平板電腦,會令使用者產生視覺疲勞、頸脖僵硬的問題。還有一部分會選擇將平板電腦捧在手上進行操作,這樣不僅束縛了雙手,使之不能同時進行其它動作。而且手捧時間過長,會造成雙手疲勞,而且極易將平板電腦不慎滑落。
目前市面上也有一些平板電腦的支架,它們一般采用萬向管作為支撐架,解決了任意角度調節的問題,但是萬向管由于其材質本身具有可彎曲的特性,多次使用后極易造成其彈性失效的問題,因此此類平板電腦支架更適用于手機、IPAD等小型數碼產品,對于工作使用平板電腦上不適用地。
發明內容
本實用新型要解決現有平板電腦支架使用壽命低、容易失去彎曲彈性、不適用于工作用的大型平板電腦的問題,提供一種新型平板電腦支架,采用板體承載的方式,同時設有專用回轉裝置,便于調整角度。
為解決上述技術問題,本實用新型采用的技術方案是:一種平板電腦支架,包括固定底座、支撐架、固定塊、平移裝置、回轉裝置和兩個固定夾子,所述支撐架的一端通過所述回轉裝置與所述固定底座相連,所述支撐架的另一端與所述固定塊底面相連,所述固定塊的一個側面設有凹槽,且其相對兩端開通,所述平移裝置包括兩個滑塊和若干定位螺栓,所述凹槽底面上設有滑軌和若干定位孔,若干所述定位孔均同軸,其軸線與所述滑軌平行,每個所述滑塊為結構相同的U型塊,所述滑塊的一個臂與所述滑軌活動相連,所述滑塊可沿所述滑軌移動,其另一個臂上設有若干鎖緊孔,所述定位孔、鎖緊孔均與所述定位螺栓配合,每個所述滑塊均連接一個所述固定夾子,
所述回轉裝置包括橫梁、回轉支撐座、回轉絲杠、回轉螺母和連接叉形件,所述橫梁底面通過連接架與所述固定底座頂面相連,所述橫梁頂面設有所述回轉支撐座,所述回轉絲杠位于所述回轉支撐座內,且所述回轉絲杠的一端與所述回轉支撐座底面固連,另一端穿過所述回轉支撐座的一個側面,該側面與所述凹槽底面平行,所述回轉螺母與所述回轉絲杠螺紋連接,所述連接叉形件的一端與所述支撐架相連,其另一端設有兩個叉柄,所述回轉螺母可活動地設置在兩個所述叉柄間。
進一步,所述支撐架為弧形支撐架。
進一步,所述回轉支撐座的頂面為與所述支撐架相配合的弧形面。
進一步,所述回轉絲杠由手輪或電機驅動。
進一步,所述固定底座為弧形底座,包括凹面和凸面,所述凸面與所述連接架相連。
進一步,所述回轉支撐座內還設有滾動輪,所述滾動輪位于所述支撐架下部,且與所述支撐架滾動連接。
本實用新型具有的優點和積極效果是:一種平板電腦支架,采用板體承載的方式作為平板電腦的支撐部分,具有非常良好的支撐效果,其板材設計克服了萬向管支撐不穩定的問題。同時采用專用回轉裝置用以調整平板電腦的顯示角度,回轉裝置為絲杠螺母結構,其機械化設計具有良好的系統穩定性和更長的使用壽命,在較好地滿足解決角度調節的功能之外,具有更加優越的系統穩定性,便于市場推廣和使用。
附圖說明
圖1是本實用新型的結構示意圖;
圖2是回轉裝置結構示意圖,箭頭所指方向為支撐架的轉動方向。
圖中:
1、固定底座2、支撐架3、固定塊
4、固定夾子5、凹槽6、滑塊
7、鎖緊孔8、滑軌9、橫梁
10、回轉支撐座 11、回轉絲杠12、回轉螺母
13、連接叉形件 14、連接架 15、叉柄
16、滾動輪
具體實施方式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溫州職業技術學院,未經溫州職業技術學院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1420397383.6/2.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