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實用新型]具有可擴展吸附器的吸附法有機氣體回收裝置有效
| 申請號: | 201420397121.X | 申請日: | 2014-07-17 |
| 公開(公告)號: | CN203990240U | 公開(公告)日: | 2014-12-10 |
| 發明(設計)人: | 許光;李俊;佟曉慧;張健中;吳鋒棒;王振中 | 申請(專利權)人: | 中國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中國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青島安全工程研究院 |
| 主分類號: | B01D53/02 | 分類號: | B01D53/02 |
| 代理公司: | 上海申新律師事務所 31272 | 代理人: | 張惠明 |
| 地址: | 100728 北*** | 國省代碼: | 北京;11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具有 擴展 吸附 有機 氣體 回收 裝置 | ||
技術領域
本實用新型涉及一種具有可擴展吸附器的吸附法有機氣體回收裝置。
背景技術
烴類、苯類等輕質油品在運輸、裝卸過程中不可避免的會產生揮發,這樣不僅會造成資源的浪費,而且還會降低油品的質量。另外,排放到大氣中的有機氣體也會造成環境污染和安全隱患。
CN201310755539.3公開了一種吸附-脫附回收揮發性有機氣體的裝置及其利用方法,所述裝置包括活性炭纖維吸附塔、真空泵、冷凝器、儲液罐等,吸附塔內部設有活性炭纖維吸附柱和用于固定活性炭纖維吸附柱的上固定架及下固定架;活性炭纖維吸附柱由底部氣密閉、上端開口的絕緣中空管和包裹于絕緣中空管側面管壁的活性炭纖維布組成;絕緣中空管的側面管壁上分布有通氣孔,側面管壁被活性炭纖維布完全包裹;活性炭纖維柱兩端接可以通電流的電極。本發明通過多個活性炭纖維吸附塔吸附,采用電熱協同真空技術對吸附有機分子進行脫附冷凝回收。
目前很多儲油庫和煉油廠都安裝了有機氣體回收裝置。其中市場上常見的吸附法有機氣體回收裝置一般都是由兩個對稱的吸附罐、真空系統以及吸收系統組成,但存在以下不足之處:(1)不同規模的裝置需要相應型號的真空泵與之匹配,由于真空泵型號種類有限,因此制約了裝置處理規模的劃分;(2)兩個吸附罐交替吸附的工藝路線比較單一,靈活性不高;(3)大處理規模裝置的吸附罐尺寸一般較大,增加了設備加工、運輸以及安裝的難度和成本;(4)正常投用前必須對活性炭床層做防止溫升過大的預處理,從而增加了操作成本;(5)無法根據工況實現裝置處理規模的擴展。
本實用新型有針對性的解決了該問題。
實用新型內容
本實用新型所要解決的技術問題是現有技術中靈活性差、能耗高、溫升大的問題,提供一種新的具有可擴展吸附器的吸附法有機氣體回收裝置。該裝置用于有機氣體的回收中,具有靈活性高、節能、溫升小的優點。
為解決上述問題,本實用新型采用的技術方案如下:一種具有可擴展吸附器的吸附法有機氣體回收裝置,包括至少兩個吸附罐組、真空泵、吸收塔,其特征在于每個吸附罐組包括至少兩個吸附罐,每個吸附罐的底部均分別與進氣管線、抽真空管線相連,頂部均與排氣管線相連,抽真空管線的另一端與真空泵入口相連,真空泵出口與吸收塔相連,吸收塔上部設有噴淋油入口管線,頂部設有出氣管線與所述吸附罐的入口相連,吸收塔底部設有出油管線。
上述技術方案中,優選地,所述噴淋油入口管線與進油泵相連,吸收塔底部的出油管線與回油泵相連,回油泵出口與油罐區相連。
上述技術方案中,優選地,所述吸附罐的入口管線、抽真空管線、頂部排氣管線上設有多個閥門,閥門為手動或自動。
本專利通過裝置內各條管線上的多個閥的開關,調節參與工作的吸附罐數量,較常規裝置的兩個吸附罐,吸附工藝路線更加多樣化,可以滿足不同規模的處理要求,比常規設備適應性更好;由于吸附罐數量增加,解吸工藝可以采用小真空泵延長解吸時間的方式進行,比常規裝置更節能;可采用小吸附罐并聯吸附的方式,解決了大吸附罐吸附溫升過大的問題,取得了較好的技術效果。
附圖說明
圖1為本實用新型所述裝置的結構示意圖。
圖1中,1為真空泵;2、3、4、6、7、12、13為閥門;5、8為吸附罐組;9為吸收塔;10為回油泵;11為進油泵。
下面通過實施例對本實用新型作進一步的闡述,但不僅限于本實施例。
具體實施方式
【實施例1】
圖1為本實用新型的結構示意圖。裝置的吸附部分包括連個吸附罐組,吸附罐組5和吸附罐組8,其中兩組吸附罐分別由3個標準的小吸附罐組成,罐體通過手閥組4并聯在一起使用,手閥組4可以調整兩組吸附罐的數量,進氣管線總管入口分別有進氣閥3和進氣閥13,再生閥2和再生閥12,出口有排空閥6和排空閥7。真空泵1的入口與再生閥2和再生閥12相連,真空泵1的出口與吸收塔9相連,吸收塔9的進出油口分別與進油泵11和回油泵10連接,其頂部的二次回收管線與處于吸附狀態的吸附罐入口相連。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中國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中國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青島安全工程研究院;,未經中國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中國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青島安全工程研究院;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1420397121.X/2.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 上一篇:太陽能車載活性炭空氣凈化器
- 下一篇:垃圾填埋氣分離提純裝置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