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實用新型]一種鏜橋殼拔叉孔工裝機構有效
| 申請號: | 201420396702.1 | 申請日: | 2014-07-18 |
| 公開(公告)號: | CN203993191U | 公開(公告)日: | 2014-12-10 |
| 發明(設計)人: | 盧漢興;張漢齡;余榕榕 | 申請(專利權)人: | 中恒通(福建)機械制造有限公司 |
| 主分類號: | B23Q3/00 | 分類號: | B23Q3/00 |
| 代理公司: | 無 | 代理人: | 無 |
| 地址: | 364000 福建省龍巖市*** | 國省代碼: | 福建;35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一種 鏜橋殼拔叉孔 工裝 機構 | ||
技術領域
本實用新型涉及機械制造領域,特別涉及橋殼加工工裝,具體說是一種鏜橋殼拔叉孔工裝機構。
背景技術
目前,橋殼前后法蘭上設有兩個拔叉孔,用于安裝拔叉總成,拔叉總成安裝后與差速器能否充分嚙合由,取決于拔叉孔的位置度及同軸度,固加工拔叉孔時需確保其同軸度及位置度。現有加工拔叉孔大都采用搖臂鉆床鉆出,其同軸度及加工精度很難達到裝配要求。
發明內容
本實用新型是針對以上問題,提供一種鏜橋殼拔叉孔工裝機構,確保拔叉孔加工后的同軸度及加工精度,保證產品質量,提高加工效率。
本實用新型解決上述技術問題采用的以下技術方案:
一種鏜橋殼拔叉孔工裝機構,包括:支撐座(1),夾緊裝置(2),后定位板(3),螺栓(4),后定位銷(5),前定位板(6),前定位銷(7),校正棒(8),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撐座(1)中間位置設有φ150的孔,后定位板(3)上設有凸出的φ150的軸,將后定位板(3)的軸通過后定位銷(5)固定于支撐座(1)上的孔上再通過螺栓(4)固定;所述支撐座(1)中間位置設有φ150的孔,前定位板(6)上設有凸出的φ150的軸,將前定位板(6)的軸通過前定位銷(7)固定于支撐座(1)上的孔上再通過螺栓(4)固定;所述夾緊裝置(2)的2端分別焊接在支撐座(1)的上端與下端;校正棒(8)穿過后定位板(3)與前定位板(6),成90度,工裝安裝后通過校正棒(8)校正工裝。
優選的,夾緊裝置(2)中的定位塊(21)焊接于支撐座(1)底端,卡槽板(27)焊接于支撐座(1)的上端,聯接板(22)與定位塊(21)通過插銷(25)聯接,螺桿(24)的一端與聯接卡板(26)通過插銷(25)聯接,另一端與聯接板(22)通過插銷(25)聯接,螺桿(24)通過螺紋旋于螺套(23)上。
本實用新型特點在于:支撐座前后位置均設有定位板,可適用于中橋殼拔叉孔及后橋殼拔叉孔加工,通過更換定位板適用于各類產品拔叉孔加工,保證產品質量,提高加工效率。
附圖說明
下面結合附圖和實施方式對本實用新型做進一步的說明
附圖1是本實用新型一種鏜橋殼拔叉孔工裝機構的結構正面透視示意圖。
具體實施方式
下面結合附圖和具體實施例對本實用新型的一種鏜橋殼拔叉孔工裝機構作進一步的描述。
一種鏜橋殼拔叉孔工裝機構,包括:支撐座(1),夾緊裝置(2),后定位板(3),螺栓(4),后定位銷(5),前定位板(6),前定位銷(7),校正棒(8),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撐座(1)中間位置設有φ150的孔,后定位板(3)上設有凸出的φ150的軸,將后定位板(3)的軸通過后定位銷(5)固定于支撐座(1)上的孔上再通過螺栓(4)固定;所述支撐座(1)中間位置設有φ150的孔,前定位板(6)上設有凸出的φ150的軸,將前定位板(6)的軸通過前定位銷(7)固定于支撐座(1)上的孔上再通過螺栓(4)固定;所述夾緊裝置(2)的2端分別焊接在支撐座(1)的上端與下端;校正棒(8)穿過后定位板(3)與前定位板(6),成90度,工裝安裝后通過校正棒(8)校正工裝。
優選的,夾緊裝置(2)中的定位塊(21)焊接于支撐座(1)底端,卡槽板(27)焊接于支撐座(1)的上端,聯接板(22)與定位塊(21)通過插銷(25)聯接,螺桿(24)的一端與聯接卡板(26)通過插銷(25)聯接,另一端與聯接板(22)通過插銷(25)聯接,螺桿(24)通過螺紋旋于螺套(23)上。
以上所述的實施例,只是本實用新型較優選的具體實施方式的一種,本領域的技術人員在本實用新型技術方案范圍內進行的通常變化和替換都應包含在本實用新型的保護范圍內。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中恒通(福建)機械制造有限公司;,未經中恒通(福建)機械制造有限公司;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1420396702.1/2.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