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實用新型]一種液壓挺柱反力測量裝置有效
| 申請號: | 201420395655.9 | 申請日: | 2014-07-17 |
| 公開(公告)號: | CN204202785U | 公開(公告)日: | 2015-03-11 |
| 發明(設計)人: | 徐世利;胡福尚;李天成;賀占忠;楊燦;蔣文虎 | 申請(專利權)人: | 中國第一汽車股份有限公司 |
| 主分類號: | G01L1/00 | 分類號: | G01L1/00 |
| 代理公司: | 吉林長春新紀元專利代理有限責任公司 22100 | 代理人: | 王薇 |
| 地址: | 130011 吉林省長春*** | 國省代碼: | 吉林;22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一種 液壓 挺柱反力 測量 裝置 | ||
技術領域
本實用新型涉及一種液壓挺柱反力測量裝置,屬于發動機配氣機構系統開發的技術領域。????
背景技術
現在汽油機多用于液壓挺柱以用來自動調整氣門間隙和消除配氣機構中的異響與沖擊,在實際運行過程中液壓挺柱里的液壓部件對受力起阻尼作用,若是受力過大,則會造成液壓挺柱的功能失效,因此在發動機開發過程中需要測量液壓挺柱的受力,以判斷液壓挺柱是否可以正常工作。如圖2所示,傳統的液壓挺柱由球頭柱塞5,殼體6和單向閥體7組成,球頭柱塞5和殼體6通過間隙配合。目前,國外某公司通過測量液壓挺柱高壓腔的油壓來計算挺柱受力,但由于結構復雜且精度較低,只能得到近似數值,國內廠家尚無此類測量裝置和方法。
發明內容
本實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種液壓挺柱反力測量裝置,其通過改裝挺柱的結構,運用力傳感器直接測量出液壓挺柱的受力,解決了用測量液壓挺柱高壓腔油壓計算受力精度低的問題,為液壓挺柱是否能正常工作及計算配氣機構受力提供試驗數據支持。
本實用新型的技術方案是這樣實現的:一種液壓挺柱反力測量裝置,其特征在于:柱塞主體由柱塞頭部,測力單元和柱塞底部組成,測力單元位于柱塞主體中部,柱塞頭部的上部形狀為球體,柱塞底部的下部與傳統結構的球頭柱塞的下部尺寸一致,柱塞外殼比傳統柱塞外殼高度減少4.6mm,柱塞外殼套在柱塞主體的柱塞底部,柱塞主體的柱塞底部與柱塞外殼的配合間隙是6±2μm。
本實用新型的積極效果是其可以在不改變液壓挺柱功能特性的基礎上,直觀、準確地測量發動機運轉過程中的液壓挺柱反力。
附圖說明
圖1為本實用新型的結構圖。
圖2為傳統結構圖。
具體實施方式
下面結合附圖對本實用新型作進一步說明:如圖1、2所示,一種液壓挺柱反力測量裝置,其特征在于:柱塞主體由柱塞頭部1,測力單元2和柱塞底部3組成,測力單元2位于柱塞主體中部,柱塞頭部1的上部形狀為球體,柱塞底部3的下部與傳統結構的球頭柱塞5的下部尺寸一致,柱塞外殼4比傳統柱塞外殼6高度減少4.6mm,這樣做為了保證改裝后的挺柱反力測量裝置與未改裝前的液壓挺柱在高度方向尺寸保持一致,柱塞外殼套在柱塞主體的柱塞底部3,柱塞主體的柱塞底部3與柱塞外殼4的配合間隙是6±2μm。試驗時,通過測力單元直接讀取液壓挺柱的受力值F。
如圖1所示,將改裝后的測量裝置正確安裝到發動機上,液壓挺柱的受力通過柱塞頭部1傳遞給測力單元2,通過數據采集系統直接讀取測力單元2的力值信號,并根據不同工況做出相應曲線,校驗液壓挺柱是否能正常工作。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中國第一汽車股份有限公司,未經中國第一汽車股份有限公司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1420395655.9/2.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 上一篇:發動機正時鏈條緊邊張力實時測量裝置
- 下一篇:便攜式熱管型恒溫槽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