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實用新型]驅動橋內齒圈與轉向節的連接結構有效
| 申請號: | 201420394053.1 | 申請日: | 2014-07-17 |
| 公開(公告)號: | CN204127276U | 公開(公告)日: | 2015-01-28 |
| 發明(設計)人: | 趙旭華;王振鳳;王鳳家;亓瑞豪 | 申請(專利權)人: | 山東臨工工程機械有限公司 |
| 主分類號: | F16H57/023 | 分類號: | F16H57/023 |
| 代理公司: | 青島發思特專利商標代理有限公司 37212 | 代理人: | 董寶錁 |
| 地址: | 276023 山東省臨沂*** | 國省代碼: | 山東;37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驅動 橋內齒圈 轉向 連接 結構 | ||
技術領域
本實用新型屬于工程機械領域,具體地說,尤其涉及一種驅動橋內齒圈與轉向節的連接結構。
背景技術
驅動橋是裝載機的重要傳動部件,目前市場上普遍使用的驅動橋內齒圈通過其內花鍵與輪邊支撐軸的外花鍵嚙合,圓螺母通過螺紋擰緊在輪邊支承軸上,內齒圈和圓螺母通過螺釘連接固定,這一固定機構隨著裝載機使用時間的增長,內齒圈容易產生軸向移動,不能準確固定在輪邊支撐軸的設計位置影響其與輪邊其它機構的嚙合。
發明內容
本實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種驅動橋內齒圈與轉向節的連接結構,以克服現有技術中內齒圈容易產生軸向移動,不能準確固定在輪邊支撐軸的設計位置影響其與輪邊其它機構的嚙合的缺陷。
本實用新型是通過以下技術方案實現的:一種驅動橋內齒圈與轉向節的連接結構,包括內齒圈、太陽輪和轉向節,還包括第一墊片、第二墊片、擋圈、螺栓和螺栓套,內齒圈通過螺栓、螺栓套與轉向節連接,第一墊片外圈設有齒數與螺栓數量相同的外齒,并且與螺栓套配合連接,第二墊片內圈設有齒數與太陽輪齒齒數相同的內齒并且其內齒與太陽輪齒嚙合連接,擋圈套在太陽輪軸上的槽里。
與現有技術相比,本實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本實用新型通過改進內齒圈的固定方式,有效的防止了內齒圈的軸向移動,使其更好地與輪邊其它機構嚙合,并達到結構緊湊的目的。
附圖說明
圖1是本實用新型的結構示意圖;
圖2是圖1的I部放大圖;
圖3是本實用新型中的第一墊片的結構示意圖;
圖4是本實用新型中的第二墊片的結構示意圖。
圖中:1、第一墊片;2、第二墊片;3、擋圈;4、內齒圈;5、螺栓;6、螺栓套;7、太陽輪;8、轉向節;9、太陽輪齒。
具體實施方式
下面結合附圖對本實用新型作進一步地描述說明。
以下為本實用新型的一個最優實施例:如圖1、圖2所示,驅動橋內齒圈與轉向節的連接結構包括第一墊片1、第二墊片2、擋圈3、內齒圈4、螺栓5、螺栓套6、太陽輪7、轉向節8,內齒圈4通過螺栓5、螺栓套6與轉向節8連接,第一墊片1外圈設有齒數與螺栓5數量相同的外齒,并且與螺栓套6配合連接,第二墊片2內圈設有齒數與太陽輪齒9齒數相同的內齒并且其內齒與太陽輪齒9嚙合連接,擋圈3套在太陽輪7軸上的槽里。
如圖3所示,連接內齒圈4和轉向節8的均布螺栓5的數量為8時,第一墊片1的形狀結構示意圖。
如圖4所示,太陽輪7的齒數為15時,第二墊片2的形狀結構示意圖。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山東臨工工程機械有限公司,未經山東臨工工程機械有限公司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1420394053.1/2.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 上一篇:一種導向桿與選檔角板的配合結構
- 下一篇:潤滑型減速機齒輪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