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實用新型]半導體封裝結構有效
| 申請號: | 201420387211.0 | 申請日: | 2014-07-14 |
| 公開(公告)號: | CN204102879U | 公開(公告)日: | 2015-01-14 |
| 發明(設計)人: | 林金鋒 | 申請(專利權)人: | 林金鋒 |
| 主分類號: | H01L23/36 | 分類號: | H01L23/36;H01L23/28 |
| 代理公司: | 北京科龍寰宇知識產權代理有限責任公司 11139 | 代理人: | 孫皓晨;李林 |
| 地址: | 中國臺*** | 國省代碼: | 中國臺灣;71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半導體 封裝 結構 | ||
技術領域
本實用新型涉及一種半導體封裝結構,尤指利用座體與蓋板進行封裝的半導體封裝結構。
背景技術
按,一般電晶體的封裝方式,是先將復數晶片固定于導線架上并放入治具,續以封膠灌注于治具內,帶封膠凝固后再進行切割完成電晶體的制作,但此種作法具有下列缺失:
(一)治具須能容納固定有多個晶片的導線架,因此需要較大組的治具,使制作治具的成本相當的高。
(二)由于電晶體須利用治具進行灌膠生產,而不方便進行研發試作或小批量生產,讓成本大幅提升。
(三)因封膠后必須進行切割,因此導線架會因切割過程中所發生的問題而損壞,造成合格率下降。
(四)封膠是包覆導線架與晶片,只有部分導電處露出于封膠,因此晶片無法得到良好的散熱效果,容易造成損壞。
因此,要如何解決上述現有的問題與缺失,即為相關業者所亟欲研發的課題所在。
實用新型內容
本實用新型的主要目的乃在于,利用蓋板固定電子裝置,使蓋板蓋合于座體時,憑借封膠將電子裝置固定于座體內,以方便生產,并可降低成本以及提高產品合格率。
為達上述目的,本實用新型的半導體封裝結構設置有座體,座體表面凹設有容置空間,且座體表面蓋合有蓋板,并使蓋板一端與座體之間間隔出鏤空部,而蓋板底面設置有電子裝置,電子裝置位于座體的容置空間內,且容置空間內灌注有封膠。
前述的半導體封裝結構,其中該座體于容置空間周緣凹設有抵持面,蓋板底面周緣抵持于抵持面,且蓋板于遠離鏤空部的另一端凸設有限位部,限位部抵靠于座體側方。
前述的半導體封裝結構,其中該電子裝置與蓋板之間設置有焊料,使電子裝置焊接固定于蓋板底面,而電子裝置設置有晶片,晶片上連接有導電端子,而座體一側表面設置有穿孔,導電端子由穿孔延伸出座體。
前述的半導體封裝結構,其中該座體是利用絕緣材質以一體射出成型方式所制成,而蓋板是以金屬材質所制成。
與現有技術相比較,本實用新型具有的有益效果是:
(一)本實用新型是利用蓋板固定電子裝置,并利用座體組裝蓋板后,直接將封膠灌注于座體內,而不需現有技術所進行的切割作業,以避免造成損壞,提高產品合格率。
(二)本實用新型是利用座體容納封膠,且灌注封膠后即形成電晶體,因此每一電晶體都為單獨生產制作,可符合方便進行研發試作或小批量生產,并降低成本。
(三)本實用新型的蓋板表面并無受到封膠所覆蓋,且蓋板是利用金屬材質所制成,因此電子裝置使用時所產生的熱源,會憑借蓋板所吸收并快速的將熱源散去,使電子裝置可保持較低溫度的工作狀態,延長電子裝置的使用壽命。
附圖說明
圖1是本實用新型進行封膠制程前的立體外觀圖;
圖2是本實用新型進行封膠制程前的立體分解圖;
圖3是本實用新型進行封膠制程前的剖面圖;
圖4是本實用新型進行封膠制程后的剖面圖;
圖5是本實用新型進行封膠制程后的立體外觀圖。
附圖標記說明:1-座體;11-容置空間;12-抵持面;13-穿孔;2-蓋板;21-限位部;3-電子裝置;31-晶片;32-導電端子;4-鏤空部;5-封膠;6-焊料。
具體實施方式
請參閱圖1至圖2所示,由圖中可清楚看出,本實用新型設置有座體1、蓋板2以及電子裝置3,其中:
該座體1利用絕緣材質以一體射出成型方式所制成,其表面凹設有容置空間11,且座體1于容置空間11周緣凹設有抵持面12,并于座體1一側表面設置有穿孔13。
該蓋板2是以金屬材質所制成,且蓋板2一端凸設有限位部21。
該電子裝置3設置有晶片31,晶片31二側表面上分別連接有導電端子32。
請參閱圖1至圖5所示,由圖中可清楚看出,當本實用新型的電晶體于制造時,是先將電子裝置3與蓋板2底面之間設置焊料6,利用焊料6將電子裝置3焊接固定于蓋板2底面,該焊料6可預先涂布于蓋板2底面,或是涂布于電子裝置3的晶片31一側的導電端子32表面;續將蓋板2蓋合于座體1表面,讓蓋板2底面周緣抵持于座體1的抵持面12,并讓蓋板2的限位部21抵靠于座體1側方,使蓋板2于遠離限位部21另一端與座體1之間間隔出鏤空部4,,并讓電子裝置3位于座體1的容置空間11內,且電子裝置3的導電端子32由座體1的穿孔13延伸出座體1;續以封膠5由鏤空部4灌注至座體1的容置空間11內,使封膠5凝固后,穩固的結合座體1與蓋板2,即完成本實用新型的電晶體。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林金鋒,未經林金鋒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1420387211.0/2.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