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實用新型]一體制漿裝置有效
| 申請號: | 201420379040.7 | 申請日: | 2014-07-09 |
| 公開(公告)號: | CN203990471U | 公開(公告)日: | 2014-12-10 |
| 發明(設計)人: | 金旭東;譚育林;閆擁軍 | 申請(專利權)人: | 深圳市尚水智能設備有限公司 |
| 主分類號: | B01F13/10 | 分類號: | B01F13/10;B01F15/02 |
| 代理公司: | 深圳市合道英聯專利事務所(普通合伙) 44309 | 代理人: | 廉紅果 |
| 地址: | 518000 廣東省深圳市*** | 國省代碼: | 廣東;44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體制 裝置 | ||
技術領域
本實用新型涉及制漿機械領域,具體涉及一種一體制漿裝置。
背景技術
目前,新能源行業、涂料行業、化妝品行業、食品行業以及打印墨水、納米復合材料等各個行業中,漿料的制備工藝一般是將不同的粉體材料和液體材料根據配方規定,定量、分步加入低速攪拌設備中,并長時間攪拌、混合來實現粉體和液體材料間的均質分散,其中由于不同粉體材料分步加料,導致漿料設備頻繁啟停,浪費大量的時間,同時漿料也容易受到污染。特別是,由于粉體材料是從溶劑表面加入,極易造成粉體材料飛揚,同時更重要的是在與液體混合時,部分成團粉體浸濕不夠,極易團聚,由于這種攪拌設備速度很低,很難在短時間內將團聚的粉體分散,只能通過長時間的攪拌來減少團聚現象,分散時間長、能耗大,無法制備均勻一致、沒有團聚的漿料。
近年來納米級材料在各個領域中的應用越來越廣泛,傳統的攪拌和均質工藝無法解決納米材料特別是納米碳管、納米碳纖維、氣相納米硅和石墨烯等新興納米材料的分散問題。為解決納米級材料的均質分散問題,現有的制漿設備是將不同的納米級粉體材料和溶劑根據配方規定,首先進行預混,預混后的漿料通過給料泵輸送到高速分散裝置中,當預混后的漿料通過告訴分散裝置能快速的分散開。但是漿料制備過程中還有一些問題沒有解決,比如自動加料問題,納米材料的揚塵問題,漿料預混過程中的先團聚后分散導致的無效攪拌問題,以及由于粉體材料大批量加入導致漿料粘度很高,影響漿料泵送、高速分散的問題。因此,我們迫切的需要開發出一種能夠解決上述問題的設備。
實用新型內容
本實用新型提供一種一體制漿裝置,其分散效果好、制漿效率高,不會揚塵。
為實現上述目的,本實用新型采用以下技術方案:
一體制漿裝置,其包括自動加料單元、預分散單元、攪拌混合單元、高速分散單元、冷卻單元、電氣控制單元及機柜,所述機柜承載所述自動加料單元、預分散單元、攪拌混合單元及高速分散單元,所述電氣控制單元控制所述自動加料單元、預分散單元、攪拌混合單元、高速分散單元及冷卻單元工作;所述自動加料單元包括固體加料裝置及液體加料裝置,所述液體加料裝置與所述攪拌混合單元相連,所述固體加料裝置與所述預分散單元相連;所述攪拌混合單元與所述預分散單元相連,所述高速分散單元與所述攪拌混合單元及預分散單元相連,所述冷卻單元作用于所述攪拌混合單元、預分散單元及高速分散單元。
所述固體加料裝置包括粉體加料斗及第一閥門,所述粉體加料斗通過第一閥門與預分散單元連接,所述液體加料裝置包括管道連接的溶劑輸送泵及流量計,所述流量計通過管道與所述攪拌混合單元相連。
所述預分散單元包括分散殼體、旋轉葉片、分散葉片、分散主軸、第一電機、第一傳動機構及第二閥門,所述分散殼體內設有分散腔,所述旋轉葉片、分散葉片、分散主軸設于所述分散腔內,所述旋轉葉片、分散葉片從上而下依次安裝在分散主軸上,所述第一電機通過第一傳動機構驅動分散主軸旋轉,第二閥門設于分散殼體上且位于旋轉葉片與分散葉片之間,通過第二閥門的關閉可將分散腔分為兩個獨立的腔體;所述分散殼體上端設有液體進料口,所述液體進料口與所述攪拌混合單元相連,所述分散殼體還設有粉體進料口及第一出料口,所述粉體進料口與所述第一閥門相連。
優選地,所述分散殼體、旋轉葉片、分散葉片的材質均為不銹鋼、非金屬陶瓷材料、不銹鋼表面涂覆非金屬陶瓷材料、不銹鋼表面涂覆耐磨耐腐蝕的高分子材料中的一種。
所述攪拌混合單元包括攪拌罐體、攪拌罐蓋、攪拌軸組件、攪拌槳組件、驅動組件、第二傳動機構及升降機構,所述驅動組件、第二傳動機構、攪拌軸組件及攪拌罐蓋安裝在所述升降機構上,所述驅動組件及所述第二傳動機構驅動所述攪拌軸組件轉動,所述攪拌槳組件設于所述攪拌軸組件上;所述攪拌罐蓋設有溶劑進料口,所述溶劑進料口通過管道與所述流量計相連,所述攪拌罐體的底部設有第二出料口,側部設有第一進料口,所述第一進料口與所述第一出料口相連,所述第二出料口與所述液體進料口相連。
所述攪拌罐體為雙層結構,包括攪拌罐壁體及外層的絕熱保溫層,所述絕熱保溫層與所述攪拌罐壁體之間為循環水腔,所述循環水腔通過管道與冷卻單元相連。
所述攪拌軸組件包括旋轉方向互不干擾的內軸及外軸,所述攪拌槳組件包括攪拌內槳及攪拌外槳,所述驅動組件包括第二電機及第三電機,所述攪拌內槳安裝在內軸上,所述攪拌外槳安裝在外軸上,所述第二電機驅動所述內軸使所述攪拌內槳轉動,所述第三電機通過所述第二傳動機構驅動所述外軸使所述攪拌外槳轉動。
優選地,所述攪拌內槳及攪拌外槳均為空心管結構。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深圳市尚水智能設備有限公司;,未經深圳市尚水智能設備有限公司;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1420379040.7/2.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