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實用新型]熱水循環泵離心式機械密封的冷卻系統有效
| 申請號: | 201420378704.8 | 申請日: | 2014-07-10 |
| 公開(公告)號: | CN203962495U | 公開(公告)日: | 2014-11-26 |
| 發明(設計)人: | 王寶勤 | 申請(專利權)人: | 江蘇永一泵業有限公司 |
| 主分類號: | F04D29/58 | 分類號: | F04D29/58;F04D29/12 |
| 代理公司: | 揚州市錦江專利事務所 32106 | 代理人: | 江平 |
| 地址: | 225800 江*** | 國省代碼: | 江蘇;32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熱水 循環 離心 機械 密封 冷卻系統 | ||
技術領域
本實用新型涉及冶金、熱電、有色金屬等化工行業,尤其涉及熱水循環泵的機械密封結構。
背景技術
現有熱水循環泵主要包括有泵體、連接架、軸承懸架和主軸,連接架連接在泵體的一側,軸承懸架連接在連接架的另一側,主軸穿置在泵體、連接架、軸承懸架內,主軸上套置軸套,主軸的一端連接葉輪、另一端連接動力裝置,軸套上設置泵蓋和機械密封,葉輪和泵蓋設置在泵體內,機械密封包括機封動環、機封靜環、鎖緊卡套,在泵蓋的一側通過螺栓連接蝸殼式導流壓蓋,在蝸殼式導流壓蓋的另一側設置密封壓蓋,密封壓蓋通過鎖緊卡套固定在蝸殼式導流壓蓋的一側。由于現有結構的機封壓蓋內沒有離心流道,壓力小,達不到循環效果。
發明內容
本實用新型的目的是為了克服現有技術的不足,提供一種循環效果好的熱水循環泵離心式機械密封的冷卻系統。
本實用新型的目的是這樣實現的:熱水循環泵離心式機械密封的冷卻系統,包括軸套,軸套上套置泵蓋、機封動環、機封靜環、鎖緊卡套,機封靜環設置在機封動環的一側,在泵蓋的一側通過螺栓連接蝸殼式導流壓蓋,在蝸殼式導流壓蓋的另一側設置密封壓蓋,密封壓蓋通過鎖緊卡套固定在蝸殼式導流壓蓋的一側;所述蝸殼式導流壓蓋與軸套之間設置空腔,機封動環、機封靜環設置在所述空腔內,在空腔內還設置葉片式泵送環,葉片式泵送環套置在軸套上且與軸套焊接,葉片式泵送環設置在機封動環的另一側;所述蝸殼式導流壓蓋上設置與空腔相連通的熱介質出水通道,所述密封壓蓋上設置與空腔相連通的熱介質交換后進水通道;所述冷卻系統還包括熱交換器,熱交換器上設置外接冷卻水進口、外接冷卻水出口、熱介質進水口、熱介質交換后出水口,熱交換器的熱介質進水口通過水管與蝸殼式導流壓蓋的熱介質出水通道相連通,熱交換器的熱介質交換后出水口通過水管與密封壓蓋的熱介質交換后進水通道相連通。
本實用新型通過以上設計,液體由熱交換器的熱介質交換后出水口→密封壓蓋的熱介質交換后進水通道→空腔→蝸殼式導流壓蓋的熱介質出水通道→熱交換器的熱介質進水口→熱交換器的熱介質交換后出水口。采用離心力原理,在蝸殼式導流壓蓋和密封壓蓋上分別設置流道,在空腔內設置葉片式泵送環,通過液體形成壓差,輸入熱交換器進行冷卻使介質達到正常溫度,再重新輸入機封靜環進行冷卻,從而保證機封使用壽命。
為了使循環效果更佳,葉片式泵送環包括環本體,在環本體的外周沿圓周方向設置若干個斜向布置的第一凹槽,各第一凹槽分別與所述蝸殼式導流壓蓋的熱介質出水通道相連通,環本體朝向機封動環的側面上設置若干個第二凹槽,第二凹槽的數量與第一凹槽的數量相等,各第二凹槽的一側分別與相應的第一凹槽相連通、另一側與所述空腔相連通。
附圖說明
圖1為本實用新型的一種結構示意圖。
圖2為葉片式泵送環的一種結構示意圖。
圖3為圖2的右視圖。
圖4為圖2的立體圖。
具體實施方式
如圖1所示,本實用新型主要包括軸套2,軸套2上套置泵蓋3、葉片式泵送環11、機封動環10、機封靜環12、鎖緊卡套8,在泵蓋3的一側通過螺栓連接蝸殼式導流壓蓋5,在蝸殼式導流壓蓋5的另一側設置密封壓蓋7,密封壓蓋7通過鎖緊卡套8固定在蝸殼式導流壓蓋5的一側。蝸殼式導流壓蓋5與軸套2之間設置空腔9,葉片式泵送環11、機封動環10、機封靜環12設置在空腔9內,葉片式泵送環11套置在軸套2上且與軸套2焊接,機封動環10設置在葉片式泵送環11與機封靜環12之間。蝸殼式導流壓蓋5上設置熱介質出水通道4,密封壓蓋7上設置與空腔9相連通的熱介質交換后進水通道6。
如圖2、3、4所示,葉片式泵送環11包括環本體11-1,在環本體11-1的外周沿圓周方向設置若干個斜向布置的第一凹槽11-2,各第一凹槽11-2分別與蝸殼式導流壓蓋5的熱介質出水通道4相連通,環本體11-1朝向機封動環10的側面上設置若干個第二凹槽11-3,第二凹槽11-3的數量與第一凹槽11-2的數量相等,各第二凹槽11-3的一側分別與相應的第一凹槽11-2相連通、另一側與空腔9相連通。
如圖1所示,冷卻系統還包括熱交換器1,熱交換器1上設置外接冷卻水進口1-1、外接冷卻水出口1-2、熱介質進水口1-3、熱介質交換后出水口1-4,熱交換器1的熱介質進水口1-3通過水管與蝸殼式導流壓蓋5的熱介質出水通道4相連通,熱交換器1的熱介質交換后出水口1-4通過水管與密封壓蓋7的熱介質交換后進水通道6相連通。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江蘇永一泵業有限公司,未經江蘇永一泵業有限公司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1420378704.8/2.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