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實用新型]一種可識別射頻性能的終端染色裝置有效
| 申請號: | 201420377918.3 | 申請日: | 2014-07-09 |
| 公開(公告)號: | CN203968123U | 公開(公告)日: | 2014-11-26 |
| 發明(設計)人: | 劉紅衛;郗望;李金鑫;安雨龍;王斌;曹杰;屈蕾 | 申請(專利權)人: | 陜西廣電網絡傳媒(集團)股份有限公司 |
| 主分類號: | H04B17/00 | 分類號: | H04B17/00 |
| 代理公司: | 暫無信息 | 代理人: | 暫無信息 |
| 地址: | 710000 陜西省西安市西安曲江新區曲江行*** | 國省代碼: | 陜西;61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一種 識別 射頻 性能 終端 染色 裝置 | ||
技術領域
本實用新型屬于EoC(HomePlug?AV)和WiFi等CSMA領域的通信優化應用技術領域,涉及一種可識別射頻性能的終端染色裝置。
背景技術
在HDMI、AV和WiFi等使用CSMA技術領域或者TDMA領域,或者是TDMA與CSMA混合機制。當出現終端沖突時,使用抓包的方法是無法抓到數據的。因為正常情況下,當發生沖突時,數據包的內容是無法識別讀取,也就不可能進行通訊的優化,且數據必然發生錯誤。因此就不能觀察到工作在CSMA工作模式的終端發出的數據載波,也就沒發觀察到是哪個終端和那個終端發生了沖突。
實用新型內容
本實用新型為了解決上述技術問題,提供一種可識別射頻性能的終端染色裝置,可以觀察到工作在CSMA工作模式的終端發出的數據載波,同時可以觀察到是哪個終端與哪個終端發生了沖突。
本實用新型是通過以下技術方案來實現:
一種可識別射頻性能的終端染色裝置,包括射頻衰減裝置和開發了碰撞檢測功能的EOC局端,多個EOC終端分別于射頻衰減裝置的輸入端相連,所述的射頻衰減裝置的多個輸出端分別對應連接到終端染色裝置外部的示波器的各色輸入通道上,所述的局端與射頻衰減裝置相連。
所述的局端,用于在其發生數據丟包時,在其的指定的位置向示波器發送一個觸發脈沖信號,以便示波器凍結示波器屏幕。
所述的射頻衰減裝置,用于對接收到的EOC終端輸入其內的不同射頻信號,進行合理的衰減配置,使不同的終端輸入的射頻信號在示波器同一屏幕上呈現不同的顏色。
與現有技術相比,本實用新型具有以下有益的技術效果:
本實用新型提供的可識別射頻性能的終端染色裝置,通過設置射頻衰減裝置和EOC局端,因此可將不同EOC終端的射頻信號通過不同的顏色顯示在示波器的屏幕上,從而可以觀察到工作在CSMA工作模式的EOC終端發出的數據載波,通過幅度的差異識別不同的EOC終端數據載波。對于發生沖突時的示波器的內容進行凍結存貯,就可以觀察到是哪個終端與哪個終端發生了沖突,因此通過示波器就可以區別不同終端的射頻載波,可直觀觀察到沖突檢查及沖突后回退的整個過程。
附圖說明
圖1為本實用新型的示意圖。
具體實施方式
下面結合附圖對本實用新型做進一步詳細描述:
參見圖1,一種可識別射頻性能的終端染色裝置,包括射頻衰減裝置和開發了碰撞檢測功能的EOC局端,多個EOC終端分別于射頻衰減裝置的輸入端相連,所述的射頻衰減裝置的多個輸出端分別對應連接到終端染色裝置外部的示波器的各色輸入通道上,所述的局端與射頻衰減裝置相連。
其中,所述的局端,用于在其發生數據丟包時,在其的指定的位置向示波器發送一個觸發脈沖信號,以便示波器凍結示波器屏幕。
所述的射頻衰減裝置,用于對接收到的EOC終端輸入其內的不同射頻信號,進行合理的衰減配置,使不同的終端輸入的射頻信號在示波器同一屏幕上呈現不同的顏色。
其中,當EOC終端上的沖突是大量出現時,可用手動凍結;當優化到一定程度時,必須使用EOC局端向示波器發送觸發脈沖信號,來觸發示波器凍結。
具體的,將示波器放在觸發的位置,當在通訊過程中出現了丟包的情況下,由EOC局端在局端的指定的位置輸出觸發脈沖信號,由示波器對當前的屏幕進行凍結,沖突前的內容就會呈現在屏幕上可供分析使用。示波器本身可進行不同射頻信號的染色,現通過合理的衰減配置,使不同的EOC終端在同一屏幕上呈現不同的顏色,做到EOC終端射頻的染色,達到使用示波區別不同終端的射頻載波,可直觀觀察到沖突檢查及沖突后回退的整個過程。
本實用新型通過該裝置可以直觀的觀察到CSMA通訊工作模式的詳細的沖突發生、回退、再沖突的過程。為通訊的優化提供一個直觀的觀察手段。這種裝置也可以為TDMA與CSMA的混合模式及TDMA獨立方式的優化,提供直觀的觀檢方式。
同時,可識別射頻性能的終端染色裝置可用于HomPlug?AV?EoC接入網技術,WiFi網絡的通訊優化。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陜西廣電網絡傳媒(集團)股份有限公司,未經陜西廣電網絡傳媒(集團)股份有限公司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1420377918.3/2.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 上一篇:有機發光顯示裝置及其制造方法
- 下一篇:金屬焊線及其制造方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