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實用新型]一種旋流式微泡發生器有效
| 申請號: | 201420377296.4 | 申請日: | 2014-07-09 |
| 公開(公告)號: | CN204121992U | 公開(公告)日: | 2015-01-28 |
| 發明(設計)人: | 鄧久帥;李浙昆;何偉;余國瑞;樊瑜瑾;施文麗;何邦貴 | 申請(專利權)人: | 昆明理工大學 |
| 主分類號: | B01F5/00 | 分類號: | B01F5/00;B01F3/04;B01F3/00;B03D1/02;C02F1/24 |
| 代理公司: | 暫無信息 | 代理人: | 暫無信息 |
| 地址: | 650093 云*** | 國省代碼: | 云南;53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一種 式微 發生器 | ||
技術領域
本實用新型涉及一種旋流式微泡發生器,屬于選礦、廢水處理、廢紙脫墨、水產品養殖和運輸等多個領域。
背景技術
微泡是微泡浮選中的至關重要的因素,不同的浮選需要不同尺寸和不同數量的微泡,如何產生適合于不同要求的微泡,是微泡浮選分離成功的關鍵,在實踐中發現,產生獲得小尺寸、穩定的微泡尤其重要。
微泡浮選本身是浮選業的巨大革新,目前在國外已被廣泛應用于金屬與非金屬選礦、廢水處理、廢紙脫墨等多個領域。微泡浮選是根據不同的固態物質的表面性質差異,通過對液體和氣體的作用不同而實現分選的。微泡的大小會直接影響其攜帶物粒的能力,微泡越小其比表面積就越大,每單位空氣攜帶的物粒也越多,而且有利于提高粘性碰撞概率和慣性碰撞概率。但并不是越小的微泡其帶物粒能力就越強,過小的微泡在浮選密度較大的物粒時,可能會造成浮力不夠等不利因素。微泡浮選的重要關鍵技術在于如何獲得尺寸、數量、分布合理的微泡。常用的微泡發生器主要有剪切發泡、微孔發泡、電解發泡和射流發泡等。剪切發泡雖然分選速度快,但是微泡尺寸嚴重分散,浮選效果很不理想;微孔發泡由于堵塞問題,使得微孔材料不能充分發揮作用;電解發泡,能源消耗量較大,運行費用高,而且微泡與礦粒的碰撞與吸附概率不高;作為微泡生成技術的一大變革,射流發泡技術能耗低、噪聲小,但仍然在一定程度上存在生成的微泡尺寸和分布上不均勻、尺寸不夠小等問題,這將影響微泡浮選的效果。
發明內容
本實用新型提供了一種旋流式微泡發生器,以用于克服現有發泡技術生成的微泡在尺寸和分布上不均勻等問題。
本實用新型的技術方案是:一種旋流式微泡發生器,包括三種結構,分別為自吸氣式結構、非自吸氣式結構、混流式結構。
所述自吸氣式結構、非自吸氣式結構都包括入流口1、進氣口支架2、錐形型腔Ⅰ3、錐形型腔Ⅱ4、連接環5、橡膠墊圈6、凸臺支架7、螺釘8、小孔9、出流口10;其中入流口1的一端與泵連接,入流口1的另一端與圓形連接環5相切,連接環5兩側設有的螺紋分別與錐形型腔Ⅰ3、錐形型腔Ⅱ4連接,連接環5與錐形型腔Ⅰ3、錐形型腔Ⅱ4連接的連接部位設有橡膠墊圈6,錐形型腔Ⅰ3腔壁上均勻設有三個凸臺支架7,三個凸臺支架7分別通過螺釘8和進氣口支架2連接,進氣口支架2的中間有一根連接外部空氣的中空管,錐形型腔Ⅰ3的一側設有小孔9,錐形型腔Ⅱ4的一側設有出流口10。
所述混流式結構包括入流口1、錐形型腔Ⅰ3、錐形型腔Ⅱ4、連接環5、橡膠墊圈6、小孔9、出流口10;其中入流口1的一端與泵連接,入流口1的另一端與圓形連接環5相切,連接環5兩側設有的螺紋分別與錐形型腔Ⅰ3、錐形型腔Ⅱ4連接,連接環5與錐形型腔Ⅰ3、錐形型腔Ⅱ4連接的連接部位設有橡膠墊圈6,錐形型腔Ⅰ3的一側設有小孔9,錐形型腔Ⅱ4的一側設有出流口10。
所述錐形型腔Ⅰ3、錐形型腔Ⅱ4可替換為柱形型腔、球形型腔、橢球形型腔;其中錐形型腔Ⅰ3、錐形型腔Ⅱ4可為相同型腔或者為不同型腔。
所述錐形型腔Ⅰ3、錐形型腔Ⅱ4可替換為柱形型腔、球形型腔、橢球形型腔;其中錐形型腔Ⅰ3、錐形型腔Ⅱ4為相同型腔。
所述進氣口支架2處的中空管與小孔9之間為緊貼或者之間留有2mm-6mm的間隙。
所述凸臺支架7采用焊接的方式焊接在錐形型腔Ⅰ3腔壁上。
所述小孔9、出流口10的孔徑為不同;其中,小孔9的孔徑小于出流口10的孔徑;其中,可設置小孔9的孔徑為0.5mm-5mm,出流口10的孔徑為1mm-10mm。
所述小孔9、出流口10的孔徑為相同;其中,可設置小孔9、出流口10的孔徑為1mm-10mm。
本實用新型的工作原理是:
根據旋流式微泡發生器的結構,可分別根據需要構建三種不同類型的旋流式微泡發生器。
如果為自吸式結構的旋流式微泡發生器,則生成微泡的過程為:液體或固液混合流體經泵加壓后,經過入流口1沿著切線方向進入到連接環5中,接著沿錐形型腔Ⅰ3、錐形型腔Ⅱ4分別向兩端前進,通過型腔的誘導作用形成旋流;旋流經型腔端部噴出后,在型腔的另一端將形成負壓;通過設置的小孔9的孔徑小于出流口10的孔徑使空氣會從進氣口支架2處通過自吸的方式吸入小孔9進入型腔,在旋流的強力作用下(指吸入的空氣在旋流的強力作用下),被粉碎成微泡;與流體(指液體或固液混合流體)一起噴出出流口10。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昆明理工大學,未經昆明理工大學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1420377296.4/2.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 上一篇:電池極板極群極耳高度測量裝置
- 下一篇:一種測量裝置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