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實用新型]一種板簧后支架與板簧吊耳合件及具有其的車輛有效
| 申請號: | 201420375661.8 | 申請日: | 2014-07-08 |
| 公開(公告)號: | CN204020458U | 公開(公告)日: | 2014-12-17 |
| 發明(設計)人: | 王啟強;王博;鄧友浪;仇韜;王秉文 | 申請(專利權)人: | 北京福田戴姆勒汽車有限公司 |
| 主分類號: | B60G11/10 | 分類號: | B60G11/10 |
| 代理公司: | 北京匯智勝知識產權代理事務所(普通合伙) 11346 | 代理人: | 朱登河 |
| 地址: | 101400 *** | 國省代碼: | 北京;11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一種 板簧后 支架 板簧吊耳合件 具有 車輛 | ||
技術領域
本實用新型涉及汽車零部件技術領域,特別是涉及一種板簧后支架與板簧吊耳合件及具有其的車輛。
背景技術
板簧后支架起到定位、連接板簧吊耳的作用,滿足板簧吊耳繞板簧后支架連接軸線自由擺動的作用。板簧吊耳的主要作用是在繞板簧后支架連接軸線擺動時,實現對板簧長度的自由調節,并支撐板簧。
現有技術中的板簧后支架均為球鐵鑄造件,板簧后支架由于材料的限制,結構較為復雜,由大面積殼體構成,重量較大。在承受吊耳支撐力時,零件的整體應力較小。圖1是現有技術中板簧后支架的結構示意圖。圖2是圖1所示板簧后支架的俯視示意圖。板簧后支架在需要滿足材料本身許用應力不高的條件下,整體鑄造成一個較大的殼體件,重量較大。
因此,希望有一種板簧后支架與板簧吊耳合件來克服或至少減輕現有技術的至少一個上述缺陷。
實用新型內容
本實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種板簧后支架與板簧吊耳合件來克服或至少減輕現有技術的至少一個上述缺陷。
為實現上述目的,本實用新型提供一種板簧后支架與板簧吊耳合件,所述板簧后支架與板簧吊耳合件包括:固定板和吊耳固定軸,所述固定板用于與車架連接,在四個角部處各帶有一個安裝孔,四個安裝孔成等腰梯形布置,下側的兩個安裝孔之間的距離大于上側的兩個安裝孔之間的距離,每個所述角部的外輪廓為圓弧形,且每對相鄰的角部通過與所述角部的圓弧相切的內凹圓弧相互連接,所述吊耳固定軸垂直于所述固定板,其一端與所述固定板連接,另一端設置有螺紋,用于與自鎖螺母配合,用于將板簧吊耳安裝在所述吊耳固定軸上,其中,在所述固定板與所述吊耳固定軸連接的一側設置有加強塊,所述加強塊呈人字形,其頂部延伸至所述固定板的上部的內凹圓弧處,且下部延伸至臨近所述固定板的下側兩個角部處。
優選地,所述板簧后支架與板簧吊耳合件進一步包括設置在所述吊耳固定軸外部的軸套以及一體化設置在所述軸套的側壁上的吊耳支架。
優選地,所述加強塊從遠離所述固定板的一側向連接固定板的一側平滑過渡并擴展。
優選地,所述固定板與所述吊耳固定軸一體鍛壓成型。
優選地,所述吊耳固定軸的外部設置有潤滑孔,所述潤滑孔傾斜設置,便于進行潤滑操作。
優選地,所述軸套兩端設置有墊圈,所述墊圈與軸套間設置有防塵墊。
優選地,所述自鎖螺母與所述墊圈間設置有平墊圈。
優選地,所述軸套與吊耳固定軸之間設置有耐磨襯套。
優選地,所述耐磨襯套內設置有油道,用于注入潤滑脂。
本實用新型還提供一種車輛,所述車輛包括如上所述的板簧后支架與板簧吊耳合件。
本實用新型的板簧后支架與板簧吊耳合件中的安裝孔成等腰梯形布置,加強塊呈人字形,外周采用內凹圓弧,從而整個結構的許用應力提高,同時重量降低。
附圖說明
圖1是現有技術中板簧后支架的結構示意圖。
圖2是圖1所示板簧后支架的俯視示意圖。
圖3是根據本實用新型一實施例的板簧后支架與板簧吊耳合件的結構示意圖。
圖4是圖3所示板簧后支架與板簧吊耳合件的局部剖視的左視示意圖。
附圖標記: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北京福田戴姆勒汽車有限公司,未經北京福田戴姆勒汽車有限公司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1420375661.8/2.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 上一篇:一種挖溝機用油冷卻器
- 下一篇:一種汽車發動機冷卻系統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