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實用新型]汽車座椅的墊背有效
| 申請?zhí)枺?/td> | 201420375046.7 | 申請日: | 2014-07-08 |
| 公開(公告)號: | CN203957942U | 公開(公告)日: | 2014-11-26 |
| 發(fā)明(設計)人: | 王才興 | 申請(專利權)人: | 王才興 |
| 主分類號: | B60N2/64 | 分類號: | B60N2/64;B60N2/44 |
| 代理公司: | 寧波誠源專利事務所有限公司 33102 | 代理人: | 劉鳳欽 |
| 地址: | 315010 浙江省*** | 國省代碼: | 浙江;33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汽車座椅 墊背 | ||
技術領域
本實用新型涉及座椅的配件技術領域,具體指一種汽車座椅的墊背。
背景技術
汽車的駕駛人員、久坐辦公室的工作人員等,往往會在自己的座椅上放置靠墊來緩解疲勞,但對于長期維持坐姿的人來說,簡單的靠墊并不能有效緩解疲勞,導致上述人群成為頸椎病的多見人群。
為了解決上述問題,授權公告號為CN2764242Y的中國實用新型專利《充氣式座椅保健靠墊》(申請?zhí)枺?00520028174.5)披露了一種結構,其包括靠墊面罩及連接帶,靠墊面罩下半部的夾層中設有氣囊,該氣囊通過一導氣管與鼓氣球連接,并且,與導氣管連接處的鼓氣球上設置有一能控制氣體流通的三通氣閥。采用上述方案,通過調(diào)節(jié)鼓氣球及三通氣閥,向氣囊中充放氣,可以調(diào)整座椅的椅背高度,使之與人體的脊椎曲線彎曲程度更加吻合,使座椅上的人感覺舒適,減輕疲勞,起到一定的保健作用。但是,上述結構的靠墊只在靠墊面罩的下半部設置了氣囊,而未在腰部及頭部設置氣囊,導致只能局部調(diào)整坐姿,而不能使座椅上的人全方位放松;另外,上述結構的鼓氣球只能手動調(diào)節(jié),導致使用者較為費力,操作不便。
因此,對于目前用于緩解疲勞的座椅墊背,有待于做進一步的改進。
實用新型內(nèi)容
本實用新型所要解決的技術問題是針對現(xiàn)有技術的現(xiàn)狀,提供一種能有效緩解疲勞且操作方便的汽車座椅的墊背。
本實用新型解決上述技術問題所采用的技術方案為:一種汽車座椅的墊背,包括墊背本體、充放氣機構及設于墊背本體上的氣囊,其特征在于:所述氣囊包括用于調(diào)節(jié)頭部高度的第一氣囊以及設置于該第一氣囊下側并自上而下布置的第二氣囊、第三氣囊和第四氣囊,所述的第一氣囊、第二氣囊、第三氣囊及第四氣囊分別通過導氣管與充放氣機構相連通;還包括一能控制第一氣囊、第二氣囊、第三氣囊及第四氣囊單獨充放氣的控制機構。
所述的控制機構內(nèi)具有一總管道,該總管道的一側與所述充放氣機構相連通,該總管道的另一側分別與所述第一氣囊、第二氣囊、第三氣囊及第四氣囊的導氣管相連通;并且,所述第一氣囊、第二氣囊、第三氣囊及第四氣囊的導氣管上方分別轉動的設置有能使相應導氣管流通或堵塞的卡板,該卡板的上方對應設置有能控制該卡板轉動的操作鍵。
所述控制機構下側板的上表面形成有向上的凸臺,所述第一氣囊、第二氣囊、第三氣囊及第四氣囊的導氣管分別架設于凸臺上,所述的卡板位于對應導氣管上方并與凸臺相對布置,所述操作鍵能滑動的設于控制機構的上表面,所述操作鍵下部連接有一底板,該底板的前端具有與所述卡板相抵的凸起。
所述第一氣囊、第二氣囊、第三氣囊及第四氣囊的導氣管上分別設置有一排放氣開關,且該排放氣開關露于所述控制機構的上表面。
所述的充放氣機構包括一充氣球和設置于該充氣球端口的控制閥,所述充氣球與控制機構的總管道相連通。
所述的充放氣機構為一電動充氣裝置,該電動充氣裝置包括電機及打氣筒,所述電機的動力輸入軸與外部電源驅動連接,所述電機的動力輸出軸連接有第一齒輪,所述打氣筒具有與第一齒輪相嚙合的第二齒輪,所述打氣筒還連接有一與所述控制機構的總管道連通的排氣管。
所述充氣球上還設置有位于控制閥兩側的加固螺帽。
所述的控制機構上設置有一能控制電動充氣裝置的控制開關,該控制開關通過一電源線與外部電源連通。
所述第一氣囊、第二氣囊、第三氣囊及第四氣囊內(nèi)分別具有至少一條橫向布置的定型條。
所述墊背本體的一側還設置有一用于放置控制機構的口袋。
與現(xiàn)有技術相比,由于本實用新型在墊背本體上設置了第一氣囊、第二氣囊、第三氣囊及第四氣囊,并且上述各氣囊分別單獨與充放氣機構相連通,可以根據(jù)需要對其中任意氣囊充放氣,調(diào)節(jié)為最舒適的狀態(tài),既可以緩解頸部的疲勞,也可以使腰部及頸椎各部處于放松、舒適狀態(tài),最大程度的緩解的長期駕駛或處于坐姿的人的疲勞;同時,充放氣機構可以采用電動充氣裝置,僅需3~4秒即可完成充放氣,操作更為快速、方便。
附圖說明
圖1為本實用新型實施例1的結構示意圖;
圖2為本實用新型實施例1中控制機構的結構示意圖;
圖3為本實用新型實施例1的部分結構示意圖;
圖4為圖3中氣囊的結構示意圖;
圖5為實施例2中電動充氣裝置的結構示意圖。
具體實施方式
以下結合附圖實施例對本實用新型作進一步詳細描述。
實施例1: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王才興,未經(jīng)王才興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yè)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lián)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1420375046.7/2.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wǎng)。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