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實用新型]一種數據庫監控裝置有效
| 申請號: | 201420371924.8 | 申請日: | 2014-07-04 |
| 公開(公告)號: | CN203930830U | 公開(公告)日: | 2014-11-05 |
| 發明(設計)人: | 周勝 | 申請(專利權)人: | 天津津濱世博科技發展有限公司 |
| 主分類號: | G06F17/30 | 分類號: | G06F17/30;G06F11/30 |
| 代理公司: | 暫無信息 | 代理人: | 暫無信息 |
| 地址: | 300000 天津市濱海新區華*** | 國省代碼: | 天津;12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一種 數據庫 監控 裝置 | ||
技術領域
本實用新型屬于電子技術領域,尤其涉及一種數據庫監控裝置。
背景技術
近幾年,由于數據在互聯網領域的持續增長,各公司都面臨海量數據的處理需求。部門內的數據分析主要為公司各部門運維服務,數據分析主要基于各部門的服務器(Server)產生的日志來進行分析,如apache 日志、nginx 日志等,目的是基于這些日志對用戶訪問、數據流量在時間維度、產品線維度、域名維度等有明確的量化數據,從而為公司服務器運維管理、流量分配、預估等提供建議。
云計算是網格計算、分布式計算、并行計算、效用計算、網絡存儲、虛擬化、負載均衡等傳統計算機技術和網絡技術發展融合的產物。由于云計算本身的特點,使得不同地域的用戶訪問云計算服務器時會因為網絡速度不同而得到不同的服務。因此,為了準確、完整地監控云計算服務的性能,需要在很多不同的地域部署監測節點來進行監控。
而現有技術中,所有數據庫的監控任務都由統一的監控集群完成,不僅給監控集群帶來過多的負載,而且,一旦監控集群出現異常情況,就無法保證數據庫內節點監控的有效性和穩定性,因此如何即時監控數據庫服務器的異常以及如何保證可穩定有效的提供即時接管服務,是業內一直亟待解決的問題。
發明內容
本實用新型提供一種數據庫監控裝置,以解決上述背景技術中提出的現有數據庫的監控任務都由統一的監控集群完成,負載過多,有效性和穩定性不高等問題。
本實用新型所解決的技術問題采用以下技術方案來實現:本實用新型提供一種數據庫監控裝置,其特征在于:包括電源VCC,旋轉編碼器M1,開關S1,開關S2,開關S3,開關S4,電容C1,電容C2,電容C3,電阻R1,電阻R2,電阻R3,晶振Y1,單片機IC1,排阻U1,芯片IC2,芯片U2,繼電器KA1,繼電器KA2,液晶顯示器L1,三極管Q1,三極管Q2,三極管Q3,三極管Q4,三極管Q5,三極管Q6,三極管Q7,三極管Q8,三極管Q9,三極管Q10,三極管Q11,三極管Q12,所述單片機IC1引腳P1.1接開關S1的一端,引腳P1.2接S2的一端,引腳P1.3接S3的一端,引腳P1.0接旋轉編碼器M1的引腳2,引腳P3.2接M1的引腳3,引腳9接開關S4、電容C1和電阻R1的一端,引腳18接晶振Y1和電容C2的一端,引腳19接晶振Y1的另一端和電容C3的一端,引腳20接電容C2的另一端、電容C3的另一端和電阻R1的另一端且接地,引腳40和引腳31接電源VCC,引腳P0.0接排阻U1的引腳1和液晶顯示器L1的H引腳,引腳P0.1接排阻U1的引腳2和液晶顯示器L1的g引腳,引腳P0.2接排阻U1的3引腳和液晶顯示器L1的f引腳,引腳P0.3接排阻U1的4引腳和液晶顯示器L1的e引腳,引腳P0.4接排阻U1的5引腳和液晶顯示器L1的d引腳,引腳P0.5接排阻U1的6引腳和液晶顯示器L1的c引腳,引腳P0.6接排阻U1的6引腳和液晶顯示器L1的b引腳,引腳P0.7接排阻U1的8引腳和液晶顯示器L1的a引腳,引腳P2.0接芯片IC2的引腳23,引腳P2.1接芯片IC2的引腳22,引腳P2.2接芯片IC2的引腳21,引腳P2.3接芯片IC2的引腳20,引腳P1.4接電阻R2的一端,引腳P1.5接電阻R3的一端,所述旋轉編碼器M1的引腳1接開關S1的另一端,開關S2的另一端和開關S3的另一端且接電源VCC,所述的電容C1和開關S4的另一端接電源VCC,所述排阻U1的引腳8、引腳9、引腳10、引腳11、引腳12、引腳13、引腳14、引腳15和引腳16均接電源VCC,所述芯片IC2的引腳24接電源VCC,引腳19、引腳20和引腳21均接地,引腳10接芯片U2的引腳1,引腳5接芯片U2的引腳2,引腳1接芯片U2的引腳3,所述芯片U2的引腳4接三極管Q1的基極,引腳5接三極管Q2的基極,引腳6接三極管Q3的基極,引腳7接三極管Q4的基極,引腳8接三極管Q5的基極,引腳9接三極管Q6的基極,引腳10接三極管Q7的基極,引腳11接三極管Q8的基極,引腳12接三極管Q9的基極,引腳13接三極管Q3的基極,所述三極管Q1的發射極接液晶顯示器L1的引腳1,集電極接地,所述三極管Q2的發射極接液晶顯示器L1的引腳2,集電極接地,所述三極管Q3的發射極接液晶顯示器L1的引腳3,集電極接地,所述三極管Q4的發射極接液晶顯示器L1的引腳4,集電極接地,所述三極管Q5的發射極接液晶顯示器L1的引腳5,集電極接地,所述三極管Q6的發射極接液晶顯示器L1的引腳6,集電極接地,所述三極管Q7的發射極接液晶顯示器L1的引腳7,集電極接地,所述三極管Q8的發射極接液晶顯示器L1的引腳8,集電極接地,所述三極管Q9的發射極接液晶顯示器L1的引腳9,集電極接地,所述三極管Q10的發射極接液晶顯示器L1的引腳10,集電極接地,所述三極管Q11的基極接電阻R2的另一端,發射極接地,集電極接繼電器KA1的一端,所述三極管Q12的基極接電阻R3的另一端,發射極接地,集電極接繼電器KA2的一端,所述繼電器KA1和繼電器KA2的另一端接電源VCC。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天津津濱世博科技發展有限公司,未經天津津濱世博科技發展有限公司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1420371924.8/2.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