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實用新型]傘具頂部防水裝置有效
| 申請號: | 201420371650.2 | 申請日: | 2014-07-07 |
| 公開(公告)號: | CN204091193U | 公開(公告)日: | 2015-01-14 |
| 發明(設計)人: | 羅軍民;賈勇 | 申請(專利權)人: | 羅軍民;賈勇 |
| 主分類號: | A45B25/00 | 分類號: | A45B25/00 |
| 代理公司: | 北京品源專利代理有限公司 11332 | 代理人: | 韓國勝;張海英 |
| 地址: | 336615 江西省新余*** | 國省代碼: | 江西;36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傘具 頂部 防水 裝置 | ||
技術領域
本實用新型涉及傘具技術領域,尤其涉及傘具頂部防水裝置。
背景技術
現有技術下的傘具將傘布覆蓋到上巢頂端后,將頂蓋底部的螺紋柱穿過傘布與設置在上巢頂端上的螺紋孔螺紋連接,以此壓緊傘面并防止雨水流入順著中棒流入傘內,但此種結構設計,防水性能較差,在雨天常常會有雨水滲入傘內,進而腐蝕中棒或傘骨,極大的降低了傘具的使用壽命。
實用新型內容
本實用新型的提供了一種結構簡單,防水性能好的傘具頂部防水裝置。
為達此目的,本實用新型采用以下技術方案:
傘具頂部防水裝置,包括套設于中棒上的上巢和與所述上巢相配合的頂蓋,所述頂蓋的下端面上軸向設置有第一圓孔,所述第一圓孔的頂面貫穿設置有用于和所述中棒相套接的第二圓孔,所述第一圓孔與設置在所述上巢上端面的套管相配合,所述套管的根部的端面與所述頂蓋的下端面之間壓設有第一防水圈,所述套管的頂部與所述第一圓孔的頂面之間壓設有第二防水圈,所述第二防水圈的內圓周面與所述中棒緊密貼合。
其中,蓋的下端面軸向設置有環形凹槽,所述環形凹槽與所述第一防水圈相配合。
其中,所述套管的外圓周面與所述第一圓孔的內圓周面螺紋配合。
其中,所述第一圓孔、所述第二圓孔和所述套管的內孔同軸設置,且所述第二圓孔和所述套管的內孔分別與所述中棒的外徑相配合。
其中,所述第一圓孔的直徑大于所述第二圓孔的直徑。
其中,所述第二防水圈的內徑略小于所述中棒的外徑。
其中,所述頂蓋的上端面的直徑小于所述頂蓋的下端面的直徑。
本實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本實用新型包括套設于中棒上的上巢和與所述上巢相配合的頂蓋,所述頂蓋的下端面上軸向設置有第一圓孔,所述第一圓孔的頂面貫穿設置有用于和所述中棒相套接的第二圓孔,所述第一圓孔與設置在所述上巢上端面的套管相配合,所述套管的根部的端面與所述頂蓋的下端面之間壓設有第一防水圈,所述套管的頂部與所述第一圓孔的頂面之間壓設有第二防水圈,所述第二防水圈的內圓周面與所述中棒緊密貼合。第一防水圈的設置,能夠有效防止雨水沿著上巢上端面的傘面徑向流入到傘內,第二防水圈的設置能夠有效防止雨水沿著中棒軸向流入傘內,本實用新型結構簡單,防水性能好。
附圖說明
圖1是本實用新型傘具頂部防水裝置的分解示意圖。
圖2是本實用新型傘具頂部防水裝置的主視圖。
圖3是圖2中AA截面的剖視圖。
圖4是圖1中傘具頂部防水裝置與中棒、傘面配合后的結構示意圖。
圖中:1.中棒、2.上巢、3.頂蓋、4.第二圓孔、5.第一防水圈、6.第二防水圈、7.傘面。
具體實施方式
下面結合附圖1至附圖4并通過具體實施方式來進一步說明本實用新型的技術方案。
傘具頂部防水裝置,包括套設于中棒1上的上巢2和與所述上巢2相配合的頂蓋3,所述頂蓋3的下端面上軸向設置有第一圓孔,所述第一圓孔的頂面貫穿設置有用于和所述中棒1相套接的第二圓孔4,所述第一圓孔與設置在所述上巢2上端面的套管相配合,所述套管的根部的端面與所述頂蓋3的下端面之間壓設有第一防水圈5,所述套管的頂部與所述第一圓孔的頂面之間壓設有第二防水圈6,所述第二防水圈6的內圓周面與所述中棒1緊密貼合。第一防水圈的設置,能夠有效防止雨水沿著上巢上端面的傘面徑向流入到傘內,第二防水圈的設置能夠有效防止雨水沿著中棒軸向流入傘內,第一防水圈和第二防水圈的設置,有效的阻擋了傘面頂部的雨水流入到傘內,從而避免了因雨水滲入傘內而造成傘面內部金屬件腐蝕現象的發生,極大延長了傘具的使用壽命。
所述頂蓋3的下端面軸向設置有環形凹槽,所述環形凹槽與所述第一防水圈5相配合。此結構設計,便于第一防水圈5的定位,為了使得頂蓋下端面與上巢2上端面之間緊密配合且能夠有效的防止雨水徑向流入到傘內,第一防水圈采用具有一定彈性的防水橡膠圈且厚度略大于頂蓋3的下端面的環形凹槽的深度。
所述套管的外圓周面與所述第一圓孔的內圓周面螺紋配合。螺紋連接便于拆卸和安裝,也可以采用螺絲固定等其它連接方式。
所述第一圓孔、所述第二圓孔4和所述套管的內孔同軸設置,且所述第二圓孔4和所述套管的內孔分別與所述中棒1的外徑相配合。套筒的內孔和上巢上與中棒相配合的圓孔為相同直徑的內孔,此結構設計便于裝配且穩定可靠。
所述第一圓孔的直徑大于所述第二圓孔4的直徑。
所述第二防水圈6的內徑略小于所述中棒1的外徑。此結構設計,使得第二防水圈6的內壁與中棒的外壁緊密貼合,防止雨水軸向流入。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羅軍民;賈勇,未經羅軍民;賈勇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1420371650.2/2.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 上一篇:一種工具包
- 下一篇:用于產生核酸序列數據的可視化圖形的計算機實現方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