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實用新型]一種全逆法墻梁抗滲節點結構有效
| 申請號: | 201420370658.7 | 申請日: | 2014-07-07 |
| 公開(公告)號: | CN204059417U | 公開(公告)日: | 2014-12-31 |
| 發明(設計)人: | 師永生 | 申請(專利權)人: | 江蘇弘盛建設工程集團有限公司 |
| 主分類號: | E02D29/16 | 分類號: | E02D29/16;E02D31/02 |
| 代理公司: | 揚州市錦江專利事務所 32106 | 代理人: | 江平 |
| 地址: | 225600 江蘇省*** | 國省代碼: | 江蘇;32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一種 全逆法墻梁抗滲 節點 結構 | ||
技術領域
本實用新型涉及建筑工程施工領域,尤其涉及先澆上部梁板和后澆下部墻柱之間的裂縫的密封結構。
背景技術
隨著國民經濟的發展,近年來城市建筑得到了飛躍的發展,為有效利用地下空間,增加使用面積,新建高層建筑都有較深的基礎和地下室,且建筑密度越來越大,深基坑及基坑支護成為地下結構施工中的重要組成部分,為適應城市高密度、深基坑的施工,逆作法施工已廣泛地運用在房建及土木工程中,但是由于是超前施工,逆筑法在實際施工中還存在著一些缺陷,有的問題還沒有完全解決,(全逆作法:利用地下各層鋼筋混凝土肋形樓板對四周圍護結構形成水平支撐。樓蓋混凝土為整體澆筑,通過預先設置的鋼柱支承樓蓋,然后在其下掏土,通過樓蓋中的預留孔洞向外運土并向下運入建筑材料,樓蓋和地下室底施工好后再施工墻、柱。)全逆法施工中,由于先施工梁板,后施工墻柱,在柱頂及墻頂存在新舊砼的交接,由于收縮、沉降及地下水等原因,此處防滲節點施工難度較大。
發明內容
本實用新型的目的是為了克服現有技術的不足,提供一種防滲漏效果好的全逆法墻梁抗滲節點結構。
本實用新型的目的是這樣實現的:一種全逆法墻梁抗滲節點結構,包括先澆上部梁板和后澆下部墻柱,后澆下部墻柱設置在先澆上部梁板的下方,在所述先澆上部梁板的底部設置上部止水條安裝凹槽;所述后澆下部墻柱的頂端外側設置牛腿,在牛腿與后澆下部墻柱交界處的上端面設置下部止水條安裝凹槽,且下部止水條安裝凹槽對應于上部止水條安裝凹槽設置;在先澆上部梁板與后澆下部墻柱之間通過止水條進行止水,止水條的上部設置在上部止水條安裝凹槽內,止水條的下部設置在下部止水條安裝凹槽內;在先澆上部梁板、止水條、牛腿形成的直角處設置細石砼小梁,在細石砼小梁的外表面設置柔性防水層,柔性防水層的上部延伸至先澆上部梁板的外側面、下部延伸至牛腿的上表面。
在先施工上部梁板時,將梁底預先設置一個凹槽,在下層砼立模澆筑時,對應安放止水條的位置設置矩形凹槽,通過設置一矩形木條實現,再澆筑下部墻板砼,待砼凝結硬化后,拆除模板,自然形成一與上部凹槽對應的下部凹槽,在新舊砼的接縫內壓漿封堵后,在凹槽內安放止水條,利用止水條遇水膨脹的特點加強止水,同時在止水條外側、牛腿上面設置細石砼小梁并粘貼柔性防水層,從而形成一個多道設防的防水構造。起到很好的防水效果。如果有滲漏情況產生,可采用挖掘的方法,挖掘出滲漏點,滲漏點一般在牛腿位置,便于查找,便于修復。
附圖說明
圖1為本實用新型的一種結構示意圖。
具體實施方式
如圖1所示,為全逆法墻梁抗滲節點結構,包括先澆上部梁板1和后澆下部墻柱2,后澆下部墻柱2設置在先澆上部梁板1的下方。在先澆上部梁板1的底部設置上部止水條安裝凹槽7。后澆下部墻柱2的頂端外側設置牛腿3,牛腿3的上表面與后澆下部墻柱2的上表面設置在同一直線上,在牛腿3與后澆下部墻柱2交界處的上端面設置矩形下部止水條安裝凹槽8,且下部止水條安裝凹槽8對應于上部止水條安裝凹槽7設置。在先澆上部梁板1與后澆下部墻柱2之間通過止水條4進行止水,止水條4的上部設置在上部止水條安裝凹槽7內,止水條4的下部設置在下部止水條安裝凹槽8內。在先澆上部梁板1、止水條4、牛腿3形成的直角處設置細石砼小梁5,在細石砼小梁5的外表面設置柔性防水層6,柔性防水層6的上部延伸至先澆上部梁板1的外側面、下部延伸至牛腿3的上表面。
施工方法:先施工上層梁板,在做上層梁板的模板時,先在底模上,對應下部墻的外邊角位置設置一小木條,深度以嵌入止水條一半為宜,等上部模板拆除時,小木條與底模連在一起,被同時取出,下部墻體在立模時,墻體外側留設有通長的喇叭口模板,用于砼的灌入,當下部墻板模板立設完畢,在需要澆筑砼前,對應于上部凹槽部位,設置一矩形木枋并固定,后澆筑砼。待砼養護完畢,新舊砼如有縫隙,則需要在內外兩側壓漿,以增加密實性能。在喇叭口砼根部嵌入止水條,其與墻體形成的直角部位設置細石砼小梁,并做成弧形,外側再粘貼柔性防水材料。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江蘇弘盛建設工程集團有限公司,未經江蘇弘盛建設工程集團有限公司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1420370658.7/2.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