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實用新型]纖維環探鉤有效
| 申請號: | 201420369872.0 | 申請日: | 2014-07-04 |
| 公開(公告)號: | CN203988062U | 公開(公告)日: | 2014-12-10 |
| 發明(設計)人: | 汪代文 | 申請(專利權)人: | 汪代文 |
| 主分類號: | A61B5/107 | 分類號: | A61B5/107 |
| 代理公司: | 北京律智知識產權代理有限公司 11438 | 代理人: | 闞梓瑄;路兆強 |
| 地址: | 100143 北京市海淀*** | 國省代碼: | 北京;11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纖維 環探鉤 | ||
技術領域
本實用新型涉及一種醫療手術器械,尤其涉及一種纖維環探鉤。
背景技術
纖維環位于椎間盤的周緣部,由纖維軟骨組成。在治療椎間盤突出的手術時,需要在纖維環上切口,以便取出髓核。在手術完成后,需要將纖維環的切口縫合起來。在縫合過程中,需要得知纖維環切口與骨頭之間的距離。由于此類手術的創口屬于深孔微創切口,用普通的手術針無法對骨頭進行刺探。
在所述背景技術部分公開的上述信息僅用于加強對本實用新型的背景的理解,因此它可以包括不構成對本領域普通技術人員已知的現有技術的信息。
實用新型內容
本實用新型的目的在于克服上述現有技術的不足,提供一種能夠方便地刺探纖維環切口與骨頭之間的距離的纖維環探鉤;
本實用新型的額外方面和優點將部分地在下面的描述中闡述,并且部分地將從描述中變得顯然,或者可以通過本實用新型的實踐而習得。
根據本實用新型的一個方面,一種纖維環探鉤,其包括:一直桿部,其具有一中心軸線;一尖部,其位于直桿部的其中一端,偏離于直桿部的中心軸線;以及一連接部,其連接所述直桿部和尖部。
根據本實用新型的一實施方式,所述連接部包括首尾相連且彎曲方向相反的第一折彎部和第二折彎部,第一折彎部與直桿部相連。
根據本實用新型的一實施方式,所述尖部為具有至少一個平面的棱尖。
根據本實用新型的一實施方式,所述尖部具有一個與直桿部中心軸線平行的外側平面,該外側平面位于尖部上遠離直桿部的中心軸線的一側。
根據本實用新型的一實施方式,在外側平面兩側還設置了兩個與外側平面相鄰接的內棱面。
根據本實用新型的一實施方式,外側平面與直桿部中心軸線間的距離不超過5mm。
根據本實用新型的一實施方式,所述尖部的末端與直桿部在直桿部中心軸線投影方向上的距離不超過9mm。
根據本實用新型的一實施方式,第二折彎部與所述尖部相連,第一折彎部的曲率半徑小于第二折彎部的曲率半徑。
根據本實用新型的一實施方式,在直桿部的與尖部相對的一端設有握柄。
由上述技術方案可知,本實用新型的優點和積極效果在于:
本實用新型纖維環探鉤,尖部偏離于直桿部的中心軸線,當尖部進入到纖維環切口后,通過旋轉和傾斜直桿部,可使尖部具有較大的活動范圍,從而方便地刺探纖維環切口與骨頭之間的距離。
附圖說明
通過參照附圖詳細描述其示例實施方式,本實用新型的上述和其它特征及優點將變得更加明顯。
圖1是本實用新型纖維環探鉤的立體結構示意圖;
圖2是圖1中A部分的放大圖;
圖3是本實施例的主視圖;
圖4是圖3中B部分的放大圖。
圖中:1、直桿部;10、中心軸線;11、柱形握柄;2、尖部;21、外側平面;22、內棱面;31、第一折彎部;32、第二折彎部。
具體實施方式
現在將參考附圖更全面地描述示例實施方式。然而,示例實施方式能夠以多種形式實施,且不應被理解為限于在此闡述的實施方式;相反,提供這些實施方式使得本實用新型將全面和完整,并將示例實施方式的構思全面地傳達給本領域的技術人員。圖中相同的附圖標記表示相同或類似的結構,因而將省略它們的詳細描述。
如圖1至圖4所示,本實施例的纖維環探鉤,包括直桿部1、尖部2以及連接直桿部1和尖部2的連接部。直桿部1是一個細長圓桿,該直桿部1具有中心軸線10,尖部2位于直桿部1的其中一端,尖部2的末端用于刺入纖維環并直達骨頭,從而得知骨頭距離纖維環切口之間的距離。在直桿部1的另外一端設置了柱形握柄11,用于醫生在手術時握持。直桿部1也可以采用
參考圖2及圖4,連接部用于連接直桿部1和尖部2,連接部具體包括第一折彎部31和第二折彎部32,這兩個折彎部首尾相連,但是彎曲方向相反,第一折彎部31的彎曲方向向外,而第二折彎部32的彎曲方向則是向內,也就是向中心軸線10的方向。第一折彎部31與直桿部1相連接,第二折彎部32與尖部2相連接。由于兩個折彎部的存在,使得尖部2偏離于直桿部1的中心軸線10,并且大致與中心軸線10平行,這樣的好處是,當醫生在手術過程中利用窺鏡觀察尖部2時,連接部不會阻擋視線,而且通過旋轉和傾斜直桿部1,可以使尖部2的具有較大的活動范圍,能夠對纖維環切口的底部和切面上各處進行刺探。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汪代文;,未經汪代文;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1420369872.0/2.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