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實用新型]一種新型有機溶劑回收裝置有效
| 申請號: | 201420367246.8 | 申請日: | 2014-07-03 |
| 公開(公告)號: | CN203935633U | 公開(公告)日: | 2014-11-12 |
| 發明(設計)人: | 周建鐘;吳志鴻;王卉殊 | 申請(專利權)人: | 浙江農林大學 |
| 主分類號: | B01D3/00 | 分類號: | B01D3/00;B01D5/00 |
| 代理公司: | 蘇州華博知識產權代理有限公司 32232 | 代理人: | 傅靖 |
| 地址: | 311304 浙江省*** | 國省代碼: | 浙江;33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一種 新型 有機 溶劑回收 裝置 | ||
技術領域
本實用新型涉及一種回收裝置,尤其涉及一種新型有機溶劑回收裝置。
背景技術
在化學、環境、生化等實驗室中,有機溶劑作為合成試劑、合成介質、天然有機化合物提取用的溶劑,需要回收循環使用。現有實驗室中常用旋轉蒸發儀、蒸餾裝置、分餾裝置進行回收,蒸餾、分餾搭建裝置比較繁瑣,費時費力;旋轉蒸發需要由抽真空系統支持,比較困難。
實用新型內容
本實用新型的目的是克服現有技術存在的缺陷,提供一種新型有機溶劑回收裝置。
實現本實用新型目的的技術方案是:一種新型有機溶劑回收裝置,包括:
反應容器,反應容器為套式蒸餾瓶,所述套式蒸餾瓶包括反應室、溫度平衡室、加液口、瓶頸和支管,所述反應室設置于所述溫度平衡室內部,所述加液口、瓶頸與所述反應室連接,所述支管與所述溫度平衡室連接;
分餾柱,所述分餾柱的下端與所述瓶頸連接;
冷凝管,包括相連接的第一冷凝管和第二冷凝管,所述第一冷凝管上端與所述分餾柱連接,所述第一冷凝管下端設置有第一出液口,所述第一冷凝管的下部側壁上還設置有第一進水口,所述第二冷凝管的下端與所述支管連接,所述第二冷凝管的上部側壁上設置有第二出水口;
收集瓶,設置于所述第一冷凝管的下方并與所述第一出液口對應設置;
加熱裝置,與所述溫度平衡室連接。
進一步的,所述第一冷凝管為蛇形冷凝管,所述第二冷凝管為球形冷凝管。
進一步的,所述分餾柱為導流型分餾柱。
進一步的,還設置有溫度計,所述溫度計貫穿設置于所述分餾柱的上端。
進一步的,還設置有升降臺,所述收集瓶設置于所述升降臺上。
進一步的,所述加熱裝置為電加熱套,所述電加熱套包覆于所述溫度平衡室的外表面。
進一步的,還設置有用于裝盛待回收有機溶劑的滴液漏斗,所述滴液漏斗與所述加液口連接。
本實用新型具有積極的效果:本實用新型中待回收的有機溶劑加入反應室內,導熱液加入溫度平衡室內,加熱裝置加熱導熱液,導熱液受熱升溫并將熱量均勻傳入反應室的有機溶劑中,有機溶劑受熱汽化進入分餾柱,然后經過第一冷凝管冷凝后由第一出液口導出至收集瓶回收;另一方面,冷凝水從第一進水口進入第一冷凝管,然后進入第二冷凝管,最后從第二出水口導出,維持導熱液的平衡,第二冷凝管重復利用第一冷凝管的冷凝水,節約用水,更加環保。
附圖說明
為了使本實用新型的內容更容易被清楚地理解,下面根據具體實施例并結合附圖,對本實用新型作進一步詳細的說明,其中:
圖1為本實用新型第一實施方式的結構示意圖;
圖2為本實用新型第一實施方式的結構示意圖。
其中:1、加熱裝置,2、反應容器,3、滴液漏斗,4、分餾柱,5、第一出水口,6、溫度計,7、第二冷凝管,8、第一冷凝管,9、第一出液口,10、第一進水口,11、收集瓶,12、升降臺。
具體實施方式
如圖1所示,作為第一優選實施方式,本實施方式提供一種新型有機溶劑回收裝置,包括:
反應容器2,反應容器2為套式蒸餾瓶,套式蒸餾瓶包括反應室、溫度平衡室、加液口、瓶頸和支管,反應室設置于溫度平衡室內部,加液口、瓶頸與反應室連接,支管與溫度平衡室連接;
分餾柱4,分餾柱4的下端與瓶頸連接;
冷凝管,包括相連接的第一冷凝管8和第二冷凝管7,第一冷凝管8上端與分餾柱4連接,第一冷凝管8下端設置有第一出液口9,第一冷凝管8的下部側壁上還設置有第一進水口10,第二冷凝管7的下端與支管連接,第二冷凝管7的上部側壁上設置有第二出水口5;
收集瓶11,設置于第一冷凝管8的下方并與第一出液口10對應設置;
加熱裝置1,與溫度平衡室連接。
本實施方式中待回收的有機溶劑加入反應室內,導熱液加入溫度平衡室內,加熱裝置1加熱導熱液,導熱液受熱升溫并將熱量均勻傳入反應室的有機溶劑中,有機溶劑受熱汽化進入分餾柱,然后經過第一冷凝管8冷凝后由第一出液口9導出至收集瓶11回收;另一方面,冷凝水從第一進水口10進入第一冷凝管8,然后進入第二冷凝管7,最后從第二出水口5導出,維持導熱液的平衡,第二冷凝管7重復利用第一冷凝管8的冷凝水,節約用水,更加環保。
如圖2所示,作為第一優選實施方式,本實施方式提供的第一冷凝管8為蛇形冷凝管,第二冷凝管7為球形冷凝管,分餾柱4為導流型分餾柱,加熱裝置1為電加熱套,電加熱套包覆于溫度平衡室的外表面。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浙江農林大學,未經浙江農林大學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1420367246.8/2.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