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實用新型]一種測厚裝置有效
| 申請號: | 201420365216.3 | 申請日: | 2014-07-03 |
| 公開(公告)號: | CN203909914U | 公開(公告)日: | 2014-10-29 |
| 發明(設計)人: | 魏偉;謝愛文;倪波濤;方鎮 | 申請(專利權)人: | 浙江維融電子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
| 主分類號: | G07D13/00 | 分類號: | G07D13/00 |
| 代理公司: | 杭州豐禾專利事務所有限公司 33214 | 代理人: | 陳炳炎 |
| 地址: | 325801 浙江省溫州市*** | 國省代碼: | 浙江;33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一種 裝置 | ||
技術領域
本實用新型涉及紙幣清分機的裝置,尤其涉及一種測厚裝置。
背景技術
紙幣清分機內都有供紙幣通過的紙幣通道和一測厚裝置,所述測厚裝置包括兩組測厚輪,所述兩組測厚輪包括一排主動輪和一排從動輪,分別位于紙幣通道的兩側,一般的,主動輪起到捻幣的作用,從動輪后設有測厚傳感裝置,對通過它的紙幣厚度進行檢測。紙幣的厚度一般在0.1毫米左右,所以對測厚的精確度要求高。現有的紙幣清分機中,一排從動輪被一條從動軸串接成輪組,在從動軸的兩端均活動連接有一測厚傳感裝置,在紙幣通過時,紙幣本身的厚度使從動輪產生位移,測厚傳感裝置將該位移轉換成相應的厚度數據對紙幣的厚度進行辨別。然而,在紙幣通過這一組從動輪時,如果某段紙幣過厚,則與該段紙幣相對應的從動輪會產生相對較大的位移,進而連帶整條從動軸產生較大位移,影響真實的測試結果,例如對表面有臟污的紙幣進行判斷時就容易出錯,通過紙幣厚度檢測來檢驗紙幣真偽的技術要求也越來越高,現有的測厚裝置已然無法很好的滿足該要求。
發明內容
本實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種測厚裝置,能大大提高測厚輪檢測的精確度,解決背景技術中的問題。
為實現上述目的,本實用新型采用如下技術方案:
一種測厚裝置,包括一主動軸和一從動軸,所述主動軸上設有一排與主動軸一體的由若干主動輪組成的輪組,所述輪組的組合長度與紙幣的大小相適配,其特征在于,所述從動軸上活動穿接有一排傳動塊,所述傳動塊上設有一短軸,所述短軸上活動穿接有一與所述主動輪相適配的從動輪,所述傳動塊頂壓一測厚傳感裝置。
作為優選,所述傳動塊設有擋板,所述擋板上設有一凸點,所述測厚傳感裝置包括一平板,所述平板上滑動套接有一推條,所述推條的一端設有推頭,所述推頭頂壓在所述凸點上;所述推條上還套接有一復位彈簧,所述復位彈簧的一端頂壓在所述推頭上,另一端頂壓在平板的一端;所述推條上設有一永磁鐵,所述平板上設有若干與所述永磁鐵相對應的傳感器元件。
本實用新型中的測厚裝置,給每個從動輪都配置了一個傳動塊及測厚傳感裝置,使每一個從動輪獨立對通過它的紙幣進行厚度檢測,能夠將整張紙幣各個位置的厚度進行全面準確的記錄,大大提高了檢測紙幣厚度的精確度。
附圖說明
圖1是本實用新型的結構爆炸圖。
圖2是本實用新型側視圖。
圖3是圖1的A部放大圖。
具體實施方式
下面結合圖1至圖3,對本實用新型的技術方案作進一步說明,但不限于本說明。
一種測厚裝置,包括一主動軸1和一從動軸2,所述主動軸1上設有一排與主動軸1一體的由若干主動輪組成的輪組3,所述輪組3的組合長度與紙幣的大小相適配,其特征在于,所述從動軸2上活動穿接有一排傳動塊4,所述傳動塊4上設有一短軸5,所述短軸5上活動穿接有一與所述主動輪相適配的從動輪6,所述傳動塊4頂壓一測厚傳感裝置。
所述傳動塊4設有擋板7,所述擋板7上設有一凸點14,所述測厚傳感裝置包括一平板10,所述平板10上滑動套接有一推條8,所述推條8的一端設有推頭9,所述推頭9頂壓在所述凸點14上;所述推條8上還套接有一復位彈簧13,所述復位彈簧13的一端頂壓在所述推頭9上,另一端頂壓在平板10的一端;所述推條8上設有一永磁鐵12,所述平板10上設有若干與所述永磁鐵12相對應的傳感器元件11。沒有紙幣通過時,永磁鐵12處于和傳感器元件11正上方。
本實用新型中的測厚裝置安裝在紙幣清分機的機殼內,所述主動軸1和從動軸2的兩端分別穿接在紙幣清分機的機殼內,所述主動輪的輪面與所述從動輪6的輪面分別突出在紙幣通道的兩邊。當紙幣從紙幣通道中經過時,主動軸1由相關電機帶動旋轉并帶動主動輪旋轉,將紙幣捻入主動輪和從動輪6之間,以一個從動輪6為例,紙幣經過從動輪6輪面時使從動輪6后移,間接使傳動塊4以從動軸2為軸心轉動,凸點14頂推推條8產生位移,同時永磁鐵12也產生相應的位移,所述永磁鐵12和傳感器元件11的感應狀態被改變,傳感器元件11傳輸信號給處理器,處理器計算出經過該從動輪6的該段紙幣的厚度,實現測厚功能,紙幣通過后,復位彈簧13頂推推頭9,并使從動輪6還原。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浙江維融電子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未經浙江維融電子科技股份有限公司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1420365216.3/2.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 上一篇:一種粉體濕法循環分級裝置
- 下一篇:數控洗煤機風閥驅動機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