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實用新型]無功補償系統有效
| 申請號: | 201420357047.9 | 申請日: | 2014-07-01 |
| 公開(公告)號: | CN203942285U | 公開(公告)日: | 2014-11-12 |
| 發明(設計)人: | 高偉慶;盛俊豪;劉能;余善國;周偉鋒;聶崢 | 申請(專利權)人: | 國家電網公司;國網浙江省電力公司;國網浙江省電力公司紹興供電公司;國網浙江新昌縣供電公司 |
| 主分類號: | H02J3/18 | 分類號: | H02J3/18 |
| 代理公司: | 浙江翔隆專利事務所(普通合伙) 33206 | 代理人: | 戴曉翔;錢震 |
| 地址: | 100031 *** | 國省代碼: | 北京;11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無功 補償 系統 | ||
技術領域
本實用新型涉及一種無功補償系統。?
背景技術
目前低壓配電網裝設的無功補償裝置基本采用離線式補償方式,即總控裝置控制接觸器投切電容器。由于缺乏通信功能,無功補償設備的運行信息和狀態信息很難有效地實現被監測點之間以及被監測點與遠程主站之間的雙向信息傳輸,既不利于區域無功優化的實現,也阻礙了低壓配電網信息化的進程,加大了管理的難度。?
另一方面,就無功補償方式來看,目前低壓配電網的無功補償方式普遍采用的是隨器補償,即隨配電變壓器集中補償。這種無功補償方式雖然可提高配變線路的功率因數,但配變臺區以下線路末端的電能質量得不到很好的改善(比如電壓低等情況);另外,配變至用戶的供電線路一般比較長,尤其在供電半徑較大的地區,380V的供電線路可達到將近一千米,因此低壓配電網還存在長距離輸送無功功率,無功線損大的問題。?
實用新型內容
本實用新型要解決的技術問題和提出的技術任務是對現有技術方案進行完善與改進,提供無功補償系統,以達到降低管理難度,減小無功線損目的。為此,本實用新型采取以下技術方案。?
無功補償系統,包括主站、配變終端,其特征在于:低壓分支線路上設有用于無功補償的電容裝置,所述的電容裝置與配變終端通過有線或無線相連;所述的配變終端通過無線裝置與主站相連。將電容裝置的信息接入配變終端,配變終端通過GPRS等方式連到主站,可實現用戶監測信息和無功補償相關數據的遠傳。另外在用戶線路末端即低壓分支線路上進行分散補償的方案,這樣既能提高末端的功率因數,能提高線路末端的電壓合格率,并降低線路的損耗。取消控制器,采用分散控制模式,杜絕因控制器故障導致整個系統癱瘓。?
作為對上述技術方案的進一步完善和補充,本實用新型還包括以下附加技術特征。
所述的配變終端、與配變終端相連的電容裝置設于同一補償柜中。配變終端和智能電容器安裝在補償箱內,兩者之間可采用485通信方式進行相連,配變終端通過GPRS方式連到主站。多裝置設于一補償柜中,減少補償柜內能耗,體積縮小,可節省土地、工程材料等資源,降低導線電損、接點電損、器件等電損。多臺電容器組柜安裝,減少80%結點,柜內簡潔,實現在使用現場快速安裝。?
所述的分支線路設有用于測量分支線路電流、電壓值的支線傳感器,所述的支線傳感器與配變終端相連。支線傳感器可用于獲得無功功率。?
所述的電容裝置包括底座、電容器、集成模塊和斷路器,所述的集成模塊呈方形,其位于電容器一端的,所述的斷路器設于電容器的頂面。?
一底座上設有兩左右排放的電容器,電容器的前端設有集成模塊,所述的集成模塊的前板設有顯示屏。兩臺電容器平行放置,且端子暴露在外邊,便于拆卸與更換。由于集成模塊與電力電容器采用的是組裝的方式,當電容器到達壽命期限后,只需單獨更換電容器,集成模塊不必更換,當集成模塊損壞后,也相似地只需更換集成模塊,從而大大減少了維護成本。電容器的接線端子與顯示界面置于裝置同端,在低壓綜合配電箱的后面不開門的情況下,也方便裝置的接線與維護。?
所述的集成模塊的頂板左側向后延伸形成走線部,所述的走線部開設六走線孔,斷路器的A相、C相分別接入集成模塊右側的兩走線孔,斷路器的B相與兩電容器的B相電連接;集成模塊左側四走線孔的出線分別與兩電力電容器的A相、C相電連接。?
所述的底座設有多個抱箍,所述的抱箍夾持電容器的左右側面使電容器固定在底座上,所述的集成模塊通過緊固件固定于底座的前頂上。?
所述的電容器的前頂面設有上凸的導軌,所述的導軌左右方向設置,所述的斷路器的底部設有與導軌相配的導槽,所述的導軌與導槽相配使斷路器固定在電容器的前頂面上。?
所述的電容器的前端面與集成模塊的后端面之間存在散熱間隙。?
所述的電容器的三相接線端位于后頂面上,所述的底座由金屬板彎折或焊接而成。
有益效果:?將電容裝置的信息接入配變終端,配變終端通過GPRS等方式連到主站,可實現用戶監測信息和無功補償相關數據的遠傳。另外在用戶線路末端即低壓分支線路上進行分散補償的方案,這樣既能提高末端的功率因數,能提高線路末端的電壓合格率,并降低線路的損耗。取消控制器,采用分散控制模式,杜絕因控制器故障導致整個系統癱瘓。?
附圖說明
圖1是本實用新型系統框圖。?
圖2是本實用新型的電容裝置結構示意圖。?
圖中:1-微型斷路器;2-電力電容器;4-集成模塊;5-底座;6-抱箍;7-導軌;8-顯示屏;3-走線孔。?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國家電網公司;國網浙江省電力公司;國網浙江省電力公司紹興供電公司;國網浙江新昌縣供電公司,未經國家電網公司;國網浙江省電力公司;國網浙江省電力公司紹興供電公司;國網浙江新昌縣供電公司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1420357047.9/2.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