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實用新型]便攜式多功能助行椅有效
| 申請號: | 201420356924.0 | 申請日: | 2014-07-01 |
| 公開(公告)號: | CN204050826U | 公開(公告)日: | 2014-12-31 |
| 發明(設計)人: | 楊曼莉;陳世民;涂明達 | 申請(專利權)人: | 楊曼莉;陳世民;涂明達 |
| 主分類號: | A63B23/035 | 分類號: | A63B23/035;A63B23/04 |
| 代理公司: | 南昌佳誠專利事務所 36117 | 代理人: | 文珊 |
| 地址: | 美國阿肯色州*** | 國省代碼: | 美國;US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便攜式 多功能 助行椅 | ||
1.便攜式多功能助行椅,兩邊分別有一“田”字型架構,兩邊的“田”字型架構分別由前直立桿(1)、中直立桿(2),后直立桿(3)構成,前直立桿(1)、中直立桿(2)、后直立桿(3)的上、中、下部位分別對應固定有縱向桿(4),其特征在于:所述后直立桿(3)的上、中、下部位分別通過三對可折疊的左短桿(5)、右短桿(6)連接,左短桿(5)與右短桿(6)的可折疊部位設有可滑動的袖套(7);所述前直立桿(1)、中直立桿(2)和后直立桿(3)下端內套一長且直徑較小的內套管(10),內套管(10)最低端設有萬向輪(11);所述中直立桿(2)的上方插有一“T”型管,該“T”型管由為助行椅作為簡易平行雙杠供做平衡訓練時的扶手(13)和與扶手(13)垂直并插入中直立桿(2)上方的豎管(14)構成,中直立桿(2)的中部設有一阻隔栓(16);所述上部位的縱向桿(4)靠近前直立桿(1)處設有一門桿(8);所述助行椅的椅子由兩塊由輕型硬質塑料或鋁合金材料做成的左座椅(17)和右座椅(18)在中線連接部位(19)嵌合連接,并由一管狀軸全部串聯起來;所述左座椅(17)和右座椅(18)通過口朝下的凹型半套管(20)掛在中間縱向桿(4)上,并且通過兩套管(26)環繞在中間的左短桿(5)和右短桿(6)上;所述后直立桿(3)的上插有向上向后的伸展延長的附件(23)。
2.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便攜式多功能助行椅,其特征在于:所述左短桿(5)與右短桿(6)的可折疊部位為相互嵌套的L型或M型。
3.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便攜式多功能助行椅,其特征在于:所述萬向輪(11)上設有踏片(27)。
4.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便攜式多功能助行椅,其特征在于:所述前直立桿(1)、中直立桿(2)、后直立桿(3)的下部和內套管(10)的上部分別鑿有相對應的等距離的小洞(12),小洞(12)上設有摳栓;所述小洞(12)之間的距離為2.5厘米。
5.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便攜式多功能助行椅,其特征在于:所述豎管(14)與中直立桿(2)的上部設有分別對應的5-6個小孔(15)及一彈性扣拴。
6.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便攜式多功能助行椅,其特征在于:所述門桿(8)一端以轉軸形式連在一側縱向桿(4)上,門桿(8)另一端則以搭扣(25)活動設置在另一側縱向桿(4)上;所述門桿(8)上設有兩個推手(9)。
7.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便攜式多功能助行椅,其特征在于:所述中線連接部位(19)為犬齒狀嵌合。
8.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便攜式多功能助行椅,其特征在于:所述中直立桿(2)和后直立桿(3)間的上部位縱向桿(4)上設有置手處(22);所述上部位與中部位的左短桿(5)、右短桿(6)間設有可拆卸的軟型靠背墊(24)。
9.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便攜式多功能助行椅,其特征在于:所述半套管(20)上設有座椅搭扣(21-1),所述后直立桿(3)上設有與座椅搭扣(21-1)相對應的直立桿搭扣(21)。
10.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便攜式多功能助行椅,其特征在于:所述中直立桿(2)上方“T”型管的扶手(13)與豎管(14)間還可安裝大管(28)與小管(29),大管(28)上設有等距離的小孔及彈性拴扣,所述大管(28)分別與扶手(13)和豎管(14)垂直并固定在豎管(14)上,所述小管(29)呈“L”型,一側伸入大管(28)內,另一側與扶手(13)垂直并固定于扶手(13)下。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楊曼莉;陳世民;涂明達,未經楊曼莉;陳世民;涂明達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1420356924.0/1.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 上一篇:一種拖拉機用牽引調節裝置
- 下一篇:一種微型旋耕起壟施肥播種復式作業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