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實用新型]一種光纖傾角計有效
| 申請號: | 201420355831.6 | 申請日: | 2014-06-24 |
| 公開(公告)號: | CN203929062U | 公開(公告)日: | 2014-11-05 |
| 發明(設計)人: | 黃珂;龔華平;楊效;黃杰;金永興 | 申請(專利權)人: | 中國計量學院 |
| 主分類號: | G01C9/00 | 分類號: | G01C9/00 |
| 代理公司: | 暫無信息 | 代理人: | 暫無信息 |
| 地址: | 310018 浙*** | 國省代碼: | 浙江;33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一種 光纖 傾角 | ||
技術領域
本實用新型涉及一種傾角計,尤其涉及一種光纖傾角計。
背景技術
光纖傾角傳感器被廣泛的應用在結構健康監測,特殊環境下的角度測量,土質測量等領域。傾角計在地表和邊坡傾角監測中發揮著巨大的作用,當地表和邊坡發生傾角,將會導致自然災害的發生,能夠起到預警的作用。在機械結構健康監測上,傾角計也具有重要作用。因為在大型機械結構中,機器設備磨損使零件發生傾角,導致機械故障,傾角計能夠監測儀器的健康情況。目前,對比與其它原理的傾角計,光纖傾角計具有閉合的光路,可應用于強電磁場等特殊環境,精度高等優點。
隨著光纖傳感技術的發展,有許多方法用來制作光纖傾角計,例如利用光纖光柵與懸臂梁結構的傾角計;利用長周期光纖光柵裝置到傾角儀上,把傾角轉化為應變進行測量;利用在光纖拉錐處刻相移光纖光柵;但這些傳感器都有相應的缺點。光纖光柵,長周期光纖光柵和其他結構相結合的傾角計,其原理都是把傾角的測量轉換為應變的測量,其靈敏度低,且要與懸臂梁等結構相結合,結構復雜,體積大。在光纖拉錐上刻寫相移光纖光柵,其傳感器的制作復雜,制作成本高。因此些傳感器在實際運用中受到限制。
發明內容
為了解決上述現有技術的不足,本發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種光纖傾角計,該光纖傾角計具有結構緊湊,制作簡單,靈敏度高等優點。
為了解決上述技術問題,本發明所采用的技術方案為:一種光纖傾角計,包括寬帶光源、第一單模光纖、保偏光纖、第二單模光纖和光譜儀,寬帶光源的輸出端與第一單模光纖的左端連接,第一單模光纖的右端與保偏光纖的左端連接,保偏光纖的右端與第二單模光纖的左端連接,第二單模光纖的右端與光譜儀連接;其特征在于,所述的第一單模光纖的右端與保偏光纖的左端為光纖拉錐結構,所述的保偏光纖的右端與第二單模光纖的左端為花生型結構。
所述的保偏光纖長度為20-40mm。
所述的光纖拉錐結構,直徑為30-60μm,長度為1-2mm。
所述的花生型結構,直徑為200-300μm,長度為400-600μm。
所述的寬帶光源波長范圍為1500-1600nm。
所述的光譜儀檢測輸出的透射光譜,其分辨率為10-20pm。
本發明所具有的有益效果為:
1.利用光纖拉錐結構的柔韌性直接測量傾角,可實現對傾角的高精度測量;
2.利用光纖拉錐和花生型結構,制造方便,結構緊湊,成本低廉;
3.采用光譜儀檢測峰值波長移動,使得測量方法簡單方便,提高傳感器的實用性。
附圖說明
下面結合附圖及其具體實施方式對本發明作進一步說明。
圖1為本發明的實驗測量裝置圖;
圖2是利用本發明進行測量的結果圖。
圖中,1為寬帶光源;2為第一單模光纖;3為光纖拉錐結構;4為保偏光纖;5為花生型結構;6為第二單模光纖;7為光譜儀。
具體實施方法
圖1中,一種光纖傾角計,包括寬帶光源1、第一單模光纖2、光纖拉錐結構3、保偏光纖4、花生型結構5、第二單模光纖6和光譜儀7。寬帶光源1的輸出端與第一單模光纖2的左端連接,第一單模光纖2的右端與保偏光纖4的左端通過光纖拉錐結構連接,保偏光纖4的右端與第二單模光纖6的左端通過花生型結構5連接,第二單模光纖6的右端與光譜儀7連接。
其工作方式為:寬帶光源1發出的寬帶光輸入第一單模光纖2中以基模的形式傳播,絕大部分光能量束縛在纖芯內。光波經過第一單模光纖2傳輸到光纖拉錐結構3,由于光纖拉錐結構使模場直徑不匹配,一部分光注入保偏光纖4的包層,從而激發高階包層模在包層中傳輸;另一部分光耦合進入保偏光纖4的纖芯,以基模的形式在纖芯內傳播。兩部分光經中間的保偏光纖4傳輸,在花生型結構5中重新耦合在一起而產生干涉,干涉光經第二單模光纖6輸入光譜儀7,顯示出透射光譜的干涉圖樣。當光纖傾角發生變化時,產生干涉的兩部分光的相位差發生變化,導致透射光譜移動,該裝置正是通過監測透射光譜中峰值波長的漂移量來測量傾角大小。
圖2是利用本發明進行測量的結果圖。當光纖拉錐結構的傾角從0°增加到6.7°,干涉光譜的波峰移動了19.8nm,靈敏度系數為2.9nm/度,相對應的角度分辨率為6.9×10-3度。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中國計量學院,未經中國計量學院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1420355831.6/2.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