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實用新型]一種光催化降解有機污染物的裝置有效
| 申請號: | 201420351986.2 | 申請日: | 2014-06-26 |
| 公開(公告)號: | CN203999035U | 公開(公告)日: | 2014-12-10 |
| 發明(設計)人: | 劉同宣;郝勇敢;李本俠;張林林 | 申請(專利權)人: | 安徽理工大學 |
| 主分類號: | C02F1/32 | 分類號: | C02F1/32;B01J19/18;B01J19/08;B01J10/00 |
| 代理公司: | 無 | 代理人: | 無 |
| 地址: | 232001 *** | 國省代碼: | 安徽;34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一種 光催化 降解 有機 污染物 裝置 | ||
1.一種光催化降解有機污染物的裝置,其特征在于主要包括如下組成部分:
反應罐(1),用于提供有機污染物光催化降解場所;
中空管(4),用于放置紫外可見光燈管,向其外部的反應罐(1)高效提供光源;
攪拌器(3)和(6),兩組平葉狀槳葉錨式攪拌器對稱分布于反應罐(1)和中空管(4)之間,用于攪拌反應罐中的有機污染物溶液使之均勻混合;
其中,反應罐,攪拌器和中空管依次位于所述光催化降解有機污染物的裝置的外部,中部和內部。
進氣管(2),位于該裝置上部,用于向反應罐(1)內通入反應氣體以控制反應溶液體系的氣氛;
取樣口(7),位于該裝置上部,用于定期從反應罐(1)中取樣,以分析有機污染物光催化降解情況。
2.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光催化降解有機污染物的裝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反應罐(1)呈中空圓柱型,頂部為反應罐罐蓋(8),右上側為進氣管道(2),左上側為取樣口(7),中間固定有中空管(4),中空管左右兩側分別為攪拌器(3)和(6)。
3.根據權利要求2所述光催化降解有機污染物的裝置,其特征在于:所述中間固定有中空管(4)中帶有紫外可見光燈(5)。
4.根據權利要求3所述光催化降解有機污染物的裝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攪拌器(3)和(6)及進氣管道(2)均固定在反應罐罐蓋(8)上,取樣口(7)也位于反應罐罐蓋(8)上。
5.根據權利要求4所述光催化降解有機污染物的裝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攪拌器(3)和(6)相同,攪拌器為錨式,上面均勻對稱分布10個平葉狀槳葉。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安徽理工大學;,未經安徽理工大學;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1420351986.2/1.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 上一篇:一種電解水機同步添加液體添加劑的裝置
- 下一篇:紫外線消毒管道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