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實用新型]配合氣門的自動調節裝置有效
| 申請號: | 201420351880.2 | 申請日: | 2014-06-30 |
| 公開(公告)號: | CN203939542U | 公開(公告)日: | 2014-11-12 |
| 發明(設計)人: | 陳鑫;陳光陵 | 申請(專利權)人: | 重慶三愛海陵實業有限責任公司 |
| 主分類號: | F01L3/10 | 分類號: | F01L3/10 |
| 代理公司: | 重慶強大凱創專利代理事務所(普通合伙) 50217 | 代理人: | 黃書凱 |
| 地址: | 408000 *** | 國省代碼: | 重慶;85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配合 氣門 自動 調節 裝置 | ||
技術領域
本實用新型屬于彈簧與閥元件連接領域,具體涉及一種配合氣門的自動調節裝置。
背景技術
氣門是發動機的一種重要部件,氣門包括進氣門和排氣門,?進氣門負責向發動機內輸入空氣,排氣門則負責排出燃燒后的廢氣。氣門通常配合氣門彈簧共同實現開閉,氣門彈簧屬于發動機的配氣機構,配氣機構的功用是按照發動機各個氣缸工作過程的需要,定時地開啟和關閉進、排氣門,使新鮮可燃混合氣及時進入氣缸,使廢氣及時排出氣缸。
現有的發動機設計轉速通常都很高,氣門彈簧的張力不可調,為了保證發動機的高轉速,需要快速關閉氣門,防止漏氣,氣門彈簧是圓柱形螺旋彈簧,其一端支承在氣缸蓋,另一端則壓靠在氣門桿端的彈簧座上,彈簧座用鎖片固定在氣門桿的末端。通常氣門彈簧的彈性系數都很大,所以發動機在工作時為了打開氣門,必須要消耗一定的動力來克服氣門彈簧的張力,尤其在發動機以中低速運轉時,為了克服氣門彈簧的過大張力不得不損失一部分動力,增加了燃油消耗,減少了動力輸出。
實用新型內容
針對上述現有技術存在的缺陷,本實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種能夠自動調節氣門處氣門彈簧的張力,從而達到節能目的的自動調節裝置。
為達到上述目的,本實用新型的技術方案是:配合氣門的自動調節裝置,包括位于氣門彈簧下方的下彈簧座,其中,還設有導向座、升降機構、轉速傳感器和控制系統,所述導向座包括底座和導向柱,所述導向座套設于氣門導管上,且通過底座與氣缸蓋固定連接;所述下彈簧座套設于導向柱上,并與導向柱滑動連接,所述升降機構設置于底座上,并能控制下彈簧座的升降;所述轉速傳感器設于凸輪軸上,所述控制系統與轉速傳感器和升降機構電連接。
采用上述技術方案時,由轉速傳感器能檢測出凸輪軸的轉速,將轉速的信號反饋至控制系統后,由控制系統向升降機構發出信號,調節升降機構的升降,由于升降機構設置于底座上,并能控制下彈簧座的升降,所以升降機構驅動下彈簧座在導向座的導向柱上移動,凸輪軸轉速快,氣門彈簧壓縮量大,凸輪軸轉速慢,氣門彈簧壓縮量小,這樣就能實現自動調節氣門處氣門彈簧的張力,特別是在發動機轉速較低時,克服氣門彈簧張力所消耗的動力減少,從而達到節能目的。
進一步,所述升降機構為套設于導向柱上,且底部與底座固定連接的伸縮式液壓缸,所述伸縮式液壓缸的活塞桿與下彈簧座底部連接,由于氣門在往復伸縮的過程中,氣門彈簧受壓,下彈簧座受到氣門彈簧施加的壓力非常大,而伸縮式液壓缸能提供較大的動力,滿足支承下彈簧座的支撐力。
進一步,所述升降機構為設于底座上的氣缸,所述氣缸的活塞桿與下彈簧座底部連接,采用氣缸作為動力源能用于動力較小的發動機,且氣缸的較廉價。
附圖說明
下面結合附圖和具體實施方式對本實用新型作進一步詳細的說明:
圖1是本實用新型配合氣門的自動調節裝置實施例的結構示意圖。
具體實施方式
實施例1
如圖1所示,一種配合氣門的自動調節裝置,包括位于氣門彈簧9下方的下彈簧座8,氣門彈簧9的上方由上彈簧座10壓緊,上彈簧座10上方設有頂蓋,通過驅動頂蓋從而帶動氣門1往復運動,其中,還設有導向座、升降機構、轉速傳感器和控制系統,其中轉速傳感器和控制系統采用現有技術中常用的即可,導向座包括底座3和導向柱7,導向座套設于氣門導管2上,且通過底座3與氣缸蓋5固定連接;下彈簧座8套設于導向柱7上,并與導向柱7滑動連接,升降機構設置于底座3上,并能控制下彈簧座8的升降;轉速傳感器設于凸輪軸上,控制系統與轉速傳感器和升降機構電連接。
本實施例中,升降機構為套設于導向柱7上,且底部與底座3固定連接的伸縮式液壓缸4,伸縮式液壓缸4的活塞桿6與下彈簧座8底部連接,由于氣門1在往復伸縮的過程中,氣門彈簧9受壓,下彈簧座8受到氣門彈簧9施加的壓力非常大,而伸縮式液壓缸4能提供較大的動力,滿足支承下彈簧座8的支撐力。
實施例2
與實施例1不同的是,升降機構為設于底座3上的氣缸,氣缸的活塞桿與下彈簧座8底部連接,采用氣缸作為動力源能用于動力較小的發動機,且氣缸廉價。
具體工作流程: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重慶三愛海陵實業有限責任公司,未經重慶三愛海陵實業有限責任公司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1420351880.2/2.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 上一篇:一種引擎進氣裝置
- 下一篇:轉子的聯軸器螺栓結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