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實用新型]便捷撕囊器有效
| 申請號: | 201420350100.2 | 申請日: | 2014-06-29 |
| 公開(公告)號: | CN203953937U | 公開(公告)日: | 2014-11-26 |
| 發明(設計)人: | 李略 | 申請(專利權)人: | 李略 |
| 主分類號: | A61F9/007 | 分類號: | A61F9/007 |
| 代理公司: | 暫無信息 | 代理人: | 暫無信息 |
| 地址: | 100730*** | 國省代碼: | 北京;11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便捷 撕囊器 | ||
技術領域
本實用新型涉及一種便捷撕囊器,屬于眼科手術器械。?
背景技術
臨床上,白內障手術需要截囊。目前,截囊操作主要有以下三種方法:?
(1)撕囊:主要憑經驗和操作感覺進行,適宜年高資深醫師使用,缺點是:夾取囊膜至少要倒換4~5次,撕囊弧度有一定的不可控性,弧度越大,可控性越差;遇到晶狀體囊有鈣化點、撕囊“皮質冒煙”時,導致撕囊過程無法進行,而且撕出囊膜不是規則的圓形,撕囊的整個過程全靠個人估計,不具有廣泛的科學普及性。
(2)針尖截囊:是最常用的手術方式,先用針尖點破出截囊邊緣,再實施截囊,缺點是:?截出的囊膜不規則,不適合晶體囊袋內植入。?
(3)電截囊:使用瑞士生產的電截囊器進行,也是先形成截囊邊緣,再實施截囊,缺點是:截囊時間長,截出的囊膜也不規則。?
目前的方法均存在手術操作復雜、手術時間長、過度依賴手術醫生的經驗和熟練程度等問題。?
發明內容
本實用新型的目的在于克服臨床醫生在制作囊口技術中存在的諸多問題,提供一種便捷截囊器,其操作方便,速度快,可控性高,容易截出較規則的圓形囊膜。?
為實現以上目的,本實用新型采取了以下的技術方案:?
一種便捷撕囊器,包括第一切割桿(2)、第二切割桿(3)、第一齒形突起(1)、第二齒形突起(1’)、彎折點(4)、推桿(5)和推注管(6),其中第一齒形突起(1)位于第一切割桿(2)前端,第二齒形突起(1’)位于第二切割桿前端(3),第一切割桿(2)、第二切割桿(3)、彎折點(4)和推桿(5)是一體成型的具有形狀記憶恢復能力的彈性體,第一切割桿(2)和第二切割桿(3)可繞彎折點(4)分別從兩側向推桿(5)方向彎折,彎折后所形成的彎折體可推入推注管(6)中,當所述彎折體從推注管(6)的另一端推出時,第一切割桿(2)和第二切割桿(3)彈性復位。第一切割桿(2)和第二切割桿(3)復位過程中,其前端的第一齒形突起(1)和第二齒形突起(1’)就能在囊膜上截出圓形囊膜。
優選地,所述第一切割桿(2)和第二切割桿(3)的長度為2.5~3.0mm。?
優選地,所述具有形狀記憶恢復功能的彈性體是彈性塑料或鈦合金或鎳鐵合金。?
優選地,第一切割桿(2)、第二切割桿(3)、彎折點(4)和推桿(5)由具有超彈性和形狀記憶性質的通常被稱為鎳鈦諾的鎳鐵合金形成。由于它是超彈性的,因此由鎳鈦諾制造的物體可以在負荷被施加時耐受相當大量的變形并且在負荷被移除時返回到它的初始形狀。當然,本領域的技術人員應當理解超彈性的其它材料可以在本實用新型的一些實施例中用于代替鎳鈦諾。?
優選地,所述推注管(6)的出口呈扁平狀,出口處寬度為3.0-3.5mm。?
優選地,所述推注管(6)在長度方向上呈斜折結構,前段呈水平狀,后段呈傾斜狀,后段的傾斜角度為30~60度。?
優選地,所述推注管(6)的橫截面呈扁平狀,并具有一個向下的凸槽(7),所述向下的凸槽(7)能夠容納第一齒形突起(1)和第二齒形突起(1’)在推注管(6)中并順暢通過。?
本實用新型與現有技術相比,具有如下優點:結構簡單合理,截囊過程中只需在撕囊器定位后,推動推桿,切割桿便可借助復位力快速截出較規則的圓形囊膜,快速便捷,撕囊過程僅需推動推桿,無需進行其他操作,撕囊結束后只需將撕囊器整體退出切口即可。且由于結構簡單小巧,手術所需的切口小,器械可消毒反復使用。?
附圖說明
圖1中,1(a)為本實用新型便捷撕囊器一體成型的切割桿、彎折點和推桿的俯視圖;1(b)為本實用新型便捷撕囊器一體成型的切割桿、彎折點和推桿的側視圖;?
圖2為本實用新型便捷撕囊器的工作狀態示意圖;
圖3為本實用新型具有傾斜角度推注管的便捷撕囊器工作示意圖;
圖4中,4(a)為本實用新型具有向下凸槽推注管的便捷撕囊器的側視圖;4(b)為本實用新型具有向下凸槽推注管的便捷撕囊器的橫斷面示意圖。
附圖標記說明:1、第一齒形突起,1’、第二齒形突起,2、第一切割桿,3、第二切割桿,4、彎折點,5、推桿,6、推注管,7、向下的凸槽。?
具體實施方式
下面結合附圖和具體實施方式對本實用新型的內容做進一步詳細說明。?
實施例:?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李略,未經李略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1420350100.2/2.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 上一篇:雙系統電子裝置及終端
- 下一篇:軟件程序的重啟方法及裝置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