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實用新型]一種砂光粉塵處理系統有效
| 申請號: | 201420349730.8 | 申請日: | 2014-06-28 |
| 公開(公告)號: | CN203993556U | 公開(公告)日: | 2014-12-10 |
| 發明(設計)人: | 吳相林;劉進良;熊海深 | 申請(專利權)人: | 福建誠安藍盾門業有限公司 |
| 主分類號: | B24B55/06 | 分類號: | B24B55/06 |
| 代理公司: | 福州市鼓樓區鼎興專利代理事務所(普通合伙) 35217 | 代理人: | 傅契克 |
| 地址: | 354000 福建*** | 國省代碼: | 福建;35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一種 粉塵 處理 系統 | ||
技術領域
本實用新型涉及粉塵處理設備領域,尤其涉及一種砂光粉塵處理系統。
背景技術
木材在砂光過程中會產生大量的砂光粉塵,其粒徑細小,風吹揚散,極易造成大氣污染;若不及時處理,車間內粉塵濃度超標,易引發職業病,嚴重影響職工身體健康,同時還會加速設備的摩損,縮短設備的使用壽命,增加了生產成本。
目前中小型企業砂光粉塵的處理一般采用旋風除塵裝置,其處理量小效果不甚理想;若采用中央吸塵裝置,雖然效果好但是處理成本高。因此,亟需一種高效且經濟的砂光粉塵處理方案。
發明內容
本實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種結構簡單,處理效率高的砂光粉塵處理系統。
實現本實用新型目的的技術方案是一種砂光粉塵處理系統,其包括除塵室、沉淀池以及蓄水池;所述除塵室的側壁安裝有吸塵風扇,所述除塵室的頂部安裝有數列水幕過濾裝置;所述沉淀池前端與除塵室底部出水口連通,所述沉淀池后端與蓄水池連通,所述蓄水池與水幕過濾裝置管道連接。
進一步地,所述水幕裝置上方固定安裝有網架,所述網架上方或網架內鋪設有數層空心過濾球,增加水汽和過濾球的接觸面積,進一步提高除塵效果。
本實用新型實現的砂光粉塵處理系統通過吸塵風扇將粉塵吸到除塵室中,利用水幕過濾裝置噴淋出的水幕將大部分的粉塵沖入沉淀池,剩余的少量粉塵與水汽混合后由除塵室頂部排出;沉淀池中的污水經沉淀后補入蓄水池中用于水幕過濾裝置用水的供給,形成水循環利用系統。該系統粉塵處理量大,且更為經濟環保。
附圖說明
圖1為本實用新型所述砂光粉塵處理系統實施例的結構示意圖。
具體實施方式
以下結合附圖對本實用新型較佳實施例做進一步描述。
如圖1所示,一種砂光粉塵處理系統,其包括除塵室1、沉淀池2以及蓄水池3,所述除塵室的側壁安裝有吸塵風扇11,所述除塵室的頂部安裝有數列水幕過濾裝置12;所述水幕裝置12上方固定安裝有網架13,所述網架13上方及網架13內鋪設有數層過濾球14;所述沉淀池前端21與除塵室底部的出水口15連通,所述蓄水池3與沉淀池后端22連通,所述蓄水池3與水幕過濾裝置12依次通過水泵4、管道5連接。本實用新型所述水幕過濾裝置以及過濾球結構均為公知技術,在此不做贅述。
在上述較佳實施例中,數層過濾球14也可以僅鋪設在網架13上方或網架13內,其過濾效果與較佳實施例相當。
本實施例的工作原理是:吸塵風扇11將砂光粉塵吸入除塵室1中,利用水幕過濾裝置12噴淋出的水幕將大部分的粉塵由除塵室底部的出水口沖入沉淀池2,剩余的少量粉塵與水汽混合后經過過濾球14的多層過濾最終排出除塵室1;沉淀池2中的污水經多級沉淀后補入蓄水池3中,并用于水幕過濾裝置12的用水供給。
以上所述僅為本實用新型的實施例,并非因此限制本實用新型的專利范圍,凡是利用本實用新型說明書及附圖內容所作的等效結構或等效流程變換,或直接或間接運用在其他相關的技術領域,均同理包括在本實用新型的專利保護范圍內。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福建誠安藍盾門業有限公司;,未經福建誠安藍盾門業有限公司;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1420349730.8/2.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