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實用新型]折板豎流絮凝池有效
| 申請號: | 201420348941.X | 申請日: | 2014-06-27 |
| 公開(公告)號: | CN203922824U | 公開(公告)日: | 2014-11-05 |
| 發明(設計)人: | 王延立;羅濤 | 申請(專利權)人: | 中國水利水電第十三工程局有限公司 |
| 主分類號: | C02F1/52 | 分類號: | C02F1/52 |
| 代理公司: | 鄭州大通專利商標代理有限公司 41111 | 代理人: | 陳大通 |
| 地址: | 300384 天津市南*** | 國省代碼: | 天津;12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折板豎流 絮凝 | ||
技術領域
本實用新型涉及一種凈水廠沉淀過濾設備,具體涉及一種折板豎流絮凝池。
背景技術
絮凝反應是凈水廠絮凝反應池是凈水廠工藝設計的重要環節,它的完善程度將直接影響后續沉淀和過濾的效果。絮凝反應池通過投加混凝劑并經充分混合的原水進入上下翻騰的夾間通道,水流在同波折板之間曲折流動或在異波折板之間連續不斷地縮放流動,產生眾多的小渦漩并形成較強烈的脈沖式紊動,從而提高了原水中顆粒碰撞絮凝的效果,然而對于現有的絮凝池存在著布置結構復雜、水流方向迂回曲折、進水量變化受到制約、折板安裝難度大等問題。
實用新型內容
本實用新型的目的是針對上述存在的問題和不足,提供一種優化絮凝池結構、提高絮凝池水量適應性的折板豎流絮凝池。
為達到上述目的,所采取的技術方案是:
一種折板豎流絮凝池,包括原水池和絮凝池,所述的絮凝池包括多個并排獨立設置的絮凝單元,所述的絮凝單元包括混凝池、加注池、熟化池、過渡池和沉淀池,所述的混凝池和加注池內設置有攪拌機構,所述的攪拌機構包括設置在頂部的攪拌電機、與攪拌電機聯動的攪拌軸和設置在攪拌軸上的攪拌槳,所述的攪拌軸的下部與池底通過軸承座連接,所述的熟化池內豎向交錯設置有不銹鋼折板,所述的過渡池和沉淀池之間的隔墻為穿孔花墻。
所述的各個絮凝單元與原水池之間均設有控制閘門,通過控制閘門控制各個絮凝單元水流量的大小。
所述的過渡池和沉淀池底部均設置有緩沖斜坡,用于沉淀污泥和緩沖水流。
所述的各個絮凝單元的過渡池和沉淀池分別為串聯連通結構
采用上述技術方案,所取得的有益效果是:
本實用新型通過各個絮凝單元的并聯設置使得整個絮凝池能夠更好的適應不同流量的原水池,能夠更好的調控各個原水池內水量的分配,合理化控制絮凝池的使用狀態,大大提高了絮凝池的凈化效果。
附圖說明
圖1為本實用新型的結構示意圖。
圖2為絮凝單元的結構示意圖。
圖中序號:1為原水池、2為混凝池、3為加注池、4為熟化池、5為過渡池、6為沉淀池、7為攪拌電機、8為攪拌軸、9為攪拌槳、10為軸承座、11為不銹鋼折板、12為穿孔花墻、13為控制閘門、14為緩沖斜坡。
具體實施方式
以下結合附圖對本實用新型的具體實施方式做詳細說明。
參見圖1、圖2,一種折板豎流絮凝池,包括原水池1和絮凝池,所述的絮凝池包括多個并排獨立設置的絮凝單元,所述的絮凝單元包括混凝池2、加注池3、熟化池4、過渡池5和沉淀池6,所述的混凝池2和加注池3內設置有攪拌機構,所述的攪拌機構包括設置在頂部的攪拌電機7、與攪拌電機7聯動的攪拌軸8和設置在攪拌軸8上的攪拌槳9,所述的攪拌軸8的下部與池底通過軸承座10連接,所述的熟化池4內豎向交錯設置有不銹鋼折板11,所述的過渡池5和沉淀池6之間的隔墻為穿孔花墻12。
所述的各個絮凝單元與原水池之間均設有控制閘門13,通過控制閘門13控制各個絮凝單元水流量的大小,所述的過渡池5和沉淀池6底部均設置有緩沖斜坡14,用于沉淀污泥和緩沖水流。所述的各個絮凝單元的過渡池和沉淀池分別為串聯連通結構
本實用新型通過各個絮凝單元的并聯設置使得整個絮凝池能夠更好的適應不同流量的原水池,能夠更好的調控各個原水池內水量的分配,合理化控制絮凝池的使用狀態,大大提高了絮凝池的凈化效果。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中國水利水電第十三工程局有限公司,未經中國水利水電第十三工程局有限公司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1420348941.X/2.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 上一篇:一種麥飯石濾水器
- 下一篇:一種便于安裝的計量槽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