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實用新型]一種節水閥控滴灌罐有效
| 申請號: | 201420344747.4 | 申請日: | 2014-06-26 |
| 公開(公告)號: | CN203912776U | 公開(公告)日: | 2014-11-05 |
| 發明(設計)人: | 吳思嘯;蘇睿;吳琪 | 申請(專利權)人: | 湖北孚龍管業科技有限公司 |
| 主分類號: | A01G25/02 | 分類號: | A01G25/02 |
| 代理公司: | 黃石市三益專利商標事務所 42109 | 代理人: | 饒建華 |
| 地址: | 435005 *** | 國省代碼: | 湖北;42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一種 節水 滴灌 | ||
技術領域
本實用新型涉及農業灌溉裝置,尤其是一種節水閥控滴灌罐。
背景技術
現代農業灌溉中有一個重要的分支就是灌溉技術系統,該系統包括有一個水泵站和主水管、分水管以及裝在分水管上的多個專用滴頭,這種滴頭結構非常復雜,制造精度要求高,目前國內采用的滴頭主要依靠進口,國內有少數仿制品,但技術不過關,國內外現有專用滴頭存在的問題是:⑴滴頭容易堵塞;⑵耗電量大,運行成本高;⑶滴頭灌水量不均勻;⑷使用壽命短;⑸系統對農作物灌溉制度調整反應遲鈍;⑹滴頭制作精度高,成本高,性價比低。為此本實用新型人實用新型了一種農業灌溉用滴灌罐,并已獲得國家實用新型專利,專利號為CN102696454A,徹底解決了傳統滴灌系統存在的上述問題,但在使用中發現該滴灌存在工作不穩定,可靠性不理想,故障率較較高的問題。
發明內容
本實用新型的目的就是要解決傳統滴灌系統存在的上述六方面問題,同時解決最新滴灌罐工作不穩定,可靠性不理想,故障率較高的問題,提供一種節水閥控滴灌罐。
本實用新型的具體方案是:針對現有的農業灌溉用滴灌罐進行改進,它具有密閉的罐體,在罐體的頂部安裝有通氣止溢閥,在罐體的底部設有進水口和出水口,其特征是:在進水口內側對接安裝有進水單向閥,在罐體底部安裝有一個進出聯動水閥,該進出聯動水閥具有一閥體,閥體內設有活塞腔裝有活塞及壓縮彈簧,在閥體上靠活塞一端裝有進水管連通活塞腔;并在閥體上設有供水口與罐體底部的進水口連通,設有過渡水口與罐體底部的出水口連通;在閥體上還裝有滴水分配器連通活塞腔;活塞在壓縮彈簧作用下處前端位置時,進水管與供水口斷開,過渡水口與滴水分配器接通,進水管供水推活塞后退到位時,進水管與供水口接通,過渡水口與滴水分配器則斷開。
本實用新型中在罐體頂部設置有吊環。
本實用新型中在罐體頂部設有氣控調節閥。
本實用新型中在罐體的底部裝有排污管配有排污閥。
本實用新型中所述進水單向閥中的打開設定壓力大于進出聯動水閥的啟動壓力。
本實用新型中所述的進出聯動水閥中的活塞尾端設有定位桿,定位桿上設有壓力彈簧止擋環,定位桿的直徑小于活塞直徑,定位桿的長度以其尾端頂住閥體活塞腔尾端時,使過渡水口與滴水分配器斷開而進水管與供水口接通位置設定。
本實用新型的工作原理是:使用時,首先將本實用新型中進出聯動水閥的進水管與供水泵連接,并在滴水分配器上連接1-6根輸水管,配上滴頭置于被灌溉的農作物旁。首先啟動供水泵加壓進水,水壓首先推活塞克服壓縮彈簧的壓力后退,至定位桿頂住閥體尾端時,進水管與供水口接通,而過渡水口與滴水分配器斷開,繼續加壓,水壓推開進水單向閥向罐體內加水,在罐體加滿水后,供水泵自動停止供水,則進水管水壓消失,在壓縮彈簧作用下,活塞向前封閉進水管,使進水管與供水口斷開,而同時過渡水口與滴水分配器接通,開始滴灌,如此反復,可以定時定量對農作物進行精確加水。
本實用新型具有以下優點:
1、適時性:
由于在滴灌周期內,引入了時間裕度的概念(而且這個時間裕度可以很方便的通過水泵電機控制系統PLC調控),因此對灌期的時間掌控有了很好的調整空間。它可以用如下公式來闡述:
H=
式中:H:總的時間要求(小時)
h:滴灌周期(小時)
n:周期數
由此可見,可在設定的時間區間內充分完成指標。
2、適量性:
由于滴灌罐在滴灌周期內的灌水量是以罐體可裝入水最大的量來度量的。因此可以很好的、很方便的對灌期總的灌水量進行精確控制,只要求全系統的罐體容量尺寸都一致。它可以用如下公式來闡述:
Q=
式中:Q:總的灌水量(立升)
q: 罐體的最大載水量(立升)
n: 周期數
3、防堵塞性:
通過對滴頭的工作原理和防堵塞性能分析可以對滴灌罐的抗堵塞性能做一個充分的理解,農作物灌溉制度對滴灌方式提出的要求是:水要以水滴形式適時適量地向作物的根系供應水分和養分,以下為水滴頭水力學公式(摘自張志新先生著《滴灌工程規劃設計原理與應用》)
層流q=1.272d2.70 () 0.8 (4-14)
紊流q=1.776d2.70 ()0.56 (4-15)
式中:q:滴頭流量 L/Hd:微管內徑mm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湖北孚龍管業科技有限公司,未經湖北孚龍管業科技有限公司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1420344747.4/2.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