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實用新型]網狀過渡導板有效
| 申請號: | 201420344705.0 | 申請日: | 2014-06-25 |
| 公開(公告)號: | CN203912628U | 公開(公告)日: | 2014-11-05 |
| 發明(設計)人: | 陳培民;范建中;李燕;楊綿歡 | 申請(專利權)人: | 無錫聯合收割機有限公司 |
| 主分類號: | A01F12/18 | 分類號: | A01F12/18 |
| 代理公司: | 無錫市大為專利商標事務所(普通合伙) 32104 | 代理人: | 曹祖良;劉海 |
| 地址: | 214101 江蘇省無錫*** | 國省代碼: | 江蘇;32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網狀 過渡 導板 | ||
技術領域
本實用新型涉及一種網狀過渡導板,尤其是一種切縱流全喂入聯合收割機脫粒裝置的前置切流滾筒與后縱置軸滾筒中間過渡導板的結構。
背景技術
現有技的切縱流全喂入聯合收割機脫粒裝置中,前置橫向切流滾筒與后置縱向軸流滾筒中間過渡導板是一塊光板。這個過渡導板主要用于將前置橫向切流滾筒處理后的作物輸送到后置縱向軸流滾筒時進行導流。這個過渡導板占據的面積較大,浪費籽粒的分離面積。
發明內容
本實用新型的目的是克服現有技術中存在的不足,提供一種網狀過渡導板,可以增加籽粒的分離面積、提高分離能力,提高清潔度、降低損失率、減小工作負荷。
按照本實用新型提供的技術方案,所述網狀過渡導板,包括安裝于機體中前置橫向切流滾筒和后置縱向軸流滾筒之間的過渡導板本體,過渡導板本體的第一端連接前置橫向切流滾筒的排出口,過渡導板本體的第二端連接后置縱向軸流滾筒的喂入口;其特征是:所述過渡導板本體上均勻布置若干通孔。
進一步的,所述通孔為矩形孔、圓孔或多邊形孔。
進一步的,所述過渡導板本體的第一端與前置橫向切流滾筒的排出口形狀相匹配,過渡導板本體的第二端呈圓弧形、與后置縱向軸流滾筒的喂入口形狀相匹配。
進一步的,所述過渡導板本體由兩側的過渡區域和連接兩側過渡區域的連接區域組成,過渡區域由過渡導板本體第一端的角部向第二端過渡形成,過渡區域的形狀與半圓錐的弧面形狀一致。
進一步的,在所述前置橫向切流滾筒的下方設置前柵格凹板篩,在后置縱向軸流滾筒的下方設置后柵格凹板篩。
本實用新型具有以下優點:充分利用現有的空間,增加籽粒的分離面積、提高分離能力,降低損失率、提高籽粒清潔度、減小籽粒的破碎率,減小工作負荷。
附圖說明
圖1為本實用新型的使用狀態示意圖。
圖2為圖1的俯視圖。
圖3為本實用新型所述網狀過渡導板的結構示意圖。
圖4為圖3的俯視圖。
具體實施方式
下面結合具體附圖對本實用新型作進一步說明。
如圖1~圖4所示:所述網狀過渡導板包括機體1、前置橫向切流滾筒2、前柵格凹板篩3、過渡導板本體4、過渡區域4-1、連接區域4-2、后置縱向軸流滾筒5、后柵格凹板篩6等。
如圖1、圖2所示,本實用新型包括安裝于機體1中前置橫向切流滾筒2和后置縱向軸流滾筒5之間的過渡導板本體4,過渡導板本體4的第一端連接前置橫向切流滾筒2的排出口,過渡導板本體4的第二端連接后置縱向軸流滾筒5的喂入口;如圖3、圖4所示,所述過渡導板本體4的第一端與前置橫向切流滾筒2的排出口形狀相匹配,過渡導板本體4的第二端呈圓弧形、與后置縱向軸流滾筒5的喂入口形狀相匹配;所述過渡導板本體4由兩側的過渡區域4-1和連接兩側過渡區域4-1的連接區域4-2組成作物通過的過渡通道,過渡區域4-1由過渡導板本體4第一端的角部向第二端過渡形成,過渡區域4-1的形狀與半圓錐的弧面形狀一致,從而將前置橫向切流滾筒2和后置縱向軸流滾筒5平滑聯接;
所述過渡導板本體4上均勻布置若干通孔,通孔為矩形孔、圓孔或多邊形孔等,該通孔便于作物籽粒與莖桿分離,減小負荷;
在所述前置橫向切流滾筒2的下方設置前柵格凹板篩3,在后置縱向軸流滾筒5的下方設置后柵格凹板篩6。
本實用新型用于在對水稻、小麥等農作物脫粒處理時,將作物由前置橫向切流滾筒2送至后置縱向軸流滾筒5,并且可以將作物籽粒與莖桿分離,可以增加籽粒的分離面積、提高分離能力,提高清潔度、降低損失率、減小工作負荷。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無錫聯合收割機有限公司,未經無錫聯合收割機有限公司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1420344705.0/2.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