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實用新型]樓房有效
| 申請號: | 201420343955.2 | 申請日: | 2014-06-25 |
| 公開(公告)號: | CN203982015U | 公開(公告)日: | 2014-12-03 |
| 發明(設計)人: | 江海波 | 申請(專利權)人: | 上海港普泰建筑設計咨詢有限公司 |
| 主分類號: | G02F1/01 | 分類號: | G02F1/01;E04B2/92 |
| 代理公司: | 上海弼興律師事務所 31283 | 代理人: | 胡美強;王聰 |
| 地址: | 200122 上海市*** | 國省代碼: | 上海;31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樓房 | ||
技術領域
本實用新型涉及一種樓房。
背景技術
隨著城市人口的增長,為了節約土地成本,現在的樓房越來越多地采用高層樓房,以容納更多人口。然而,越來越高的樓房也有著明顯的缺點。在夏季,建筑暴露在炎炎烈日之下,強烈的陽光輻射輕易就能使建筑物的墻面溫度40攝氏度以上,并導致室內溫度上升。而出于樓房外觀、樓房和外部光線的通透感、樓房內人們的視覺觀感等因素的考慮,大多數樓房在其外墻面上都需要設計部分透光的區域,甚至還有不少樓房采用了玻璃幕墻的外部結構。這樣的設計,使得陽光不僅輻射于外墻,還會經由透光的玻璃等直接輻射至樓房的室內空間,從而導致室內溫度大幅上升。
為了降低樓房的室內溫度,人們通常利用風扇、空調等設備降溫,同時也采用窗簾等來遮蔽陽光,以阻擋陽光向室內的輻射。然而,窗簾等常規的遮光用具,其打開和關閉較為不便,同時其阻擋紫外線和熱輻射的性能較弱,并且應用在玻璃幕墻上更是極為不便。此外,窗簾等遮光用具從樓房外部看,會使得樓房外觀較不美觀。因此,亟需一種新的樓房設計,以更方便、高效地起到阻擋陽光向樓房的室內輻射。
實用新型內容
本實用新型要解決的技術問題是為了克服現有技術中的樓房,僅能夠采用窗簾等用具遮蔽陽光輻射,因而阻擋紫外線和熱輻射的性能較弱,同時遮光和透光兩種模式切換不便,很難應用于作為整體外立面的玻璃幕墻的遮光的缺陷,提供一種在至少部分墻體表面貼設有調光膜的樓房。
本實用新型是通過下述技術方案來解決上述技術問題:
本實用新型提供了一種樓房,包括多面墻體,其特點在于,在若干面墻體的表面各自貼設有一調光膜,每一調光膜包括NPO材料層、包覆于所述NPO材料層外的ITO層以及包覆于所述ITO層外的薄膜,每一調光膜的一端設有連接末端,所述連接末端經由正負兩根電線連接至控制設備,所述控制設備用于為各調光膜提供預設的多個電壓等級的輸出電壓。
其中,NPO為具有溫度補償特性的單片陶瓷電容器,它的填充介質是由銣、釤和一些其它稀有氧化物組成的,上述NPO材料層即由NPO構成的層狀結構。NPO電容器是電容量和介質損耗最穩定的電容器之一。NPO電容的漂移或滯后小于±0.05%,相對大于±2%的薄膜電容來說是可以忽略不計的。其典型的容量相對使用壽命的變化小于±0.1%。
ITO為導電玻璃,具體來說是指在鈉鈣基或硅硼基基片玻璃的基礎上利用磁控濺射的方法鍍上一層氧化銦錫(俗稱ITO)膜加工制作成的,所述ITO層即由這一材料構成的層狀結構。
較佳地,所述若干面墻體上開設有電線槽,電線槽的位置和各面墻體上貼設的調光膜的連接末端的位置相對應,所述正負兩根電線穿過所述電線槽。如此設計,就能夠使電線走線不凸起于墻面外。
較佳地,所述調光膜由多塊子調光膜拼接而成,每塊子調光膜包括NPO材料層、包覆于所述NPO材料層外的ITO層、包覆于所述ITO層外的薄膜、以及正負兩根電線,其中所述多塊子調光膜的正負兩根電線分別依次連接。
較佳地,所述若干面墻體為玻璃幕墻或玻璃窗。
由于本發明的樓房中,通過控制調光膜的接入電壓,以利用調光膜來實現對遮光的控制,在這一控制中無需改變調光膜的物理位置或者外部結構,十分方便。
較佳地,所述若干面墻體為雙層玻璃幕墻,所述調光膜貼設于所述雙層玻璃幕墻的兩層玻璃之間,所述雙層玻璃幕墻中的一層開設有走線孔,所述正負兩根電線自所述雙層玻璃幕墻的兩層玻璃中間經由所述走線孔穿出至兩層玻璃外、并連接至所述控制設備。
本實用新型的積極進步效果在于:能夠方便地控制調光膜遮蔽陽光向室內的輻射,同時更有效地阻擋紫外線和熱輻射,并且尤為適用于采用整體玻璃幕墻外觀的樓房結構。
附圖說明
圖1為本實用新型實施例1和2中的調光膜的剖面圖。
圖2為本實用新型實施例1和2中的調光膜的平面示意圖。
圖3為本實用新型實施例1的樓房的局部俯視圖。
圖4為本實用新型實施例1的樓房的局部立面剖視圖。
圖5為本實用新型實施例2的樓房的局部立面剖視圖。
圖6為本實用新型實施例2的樓房的局部俯視圖。
具體實施方式
下面以本實用新型的較佳實施例結合附圖,來更清楚完整地說明本實用新型。
實施例1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上海港普泰建筑設計咨詢有限公司;,未經上海港普泰建筑設計咨詢有限公司;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1420343955.2/2.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