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實用新型]建筑抗震砌塊有效
| 申請號: | 201420342385.5 | 申請日: | 2014-06-17 |
| 公開(公告)號: | CN203924455U | 公開(公告)日: | 2014-11-05 |
| 發明(設計)人: | 呂淑珍 | 申請(專利權)人: | 浙江廣廈建設職業技術學院 |
| 主分類號: | E04C1/00 | 分類號: | E04C1/00;E04B1/78;E04B1/98 |
| 代理公司: | 暫無信息 | 代理人: | 暫無信息 |
| 地址: | 322100*** | 國省代碼: | 浙江;33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建筑 抗震 砌塊 | ||
技術領域
本實用新型涉及建筑砌塊技術領域,是一種建筑抗震砌塊。
背景技術
我國抗震設防烈度在六度以上的地區占國土面積的50%以上,且大多在村鎮地區。這些地區的大多數房屋未采用抗震構造措施,抗震性能較差,遭遇較大地震時極易倒塌,現有的砌塊結構有水平貫通的砌縫,地震時易在通縫處破壞甚至引起砌體倒塌,另外由于強度的要求,現有砌塊不能開有更多的孔洞來增加保溫性,因此保溫隔熱性較差。
發明內容
本實用新型提供了一種建筑抗震砌塊,克服了上述現有技術之不足,其能有效解決現有的砌塊結構地震時易倒塌和保溫性差的問題。
本實用新型的技術方案是這樣來實現的:一種建筑抗震砌塊,包括呈正六棱柱的砌體;該砌體包括上頂面、下頂面和六個側面,在砌體相對應的兩個側面的中部之間有鋼筋通孔,該鋼筋通孔的橫截面為圓形,在有鋼筋通孔之外的另外四個側面的至少兩個相對應的側面之間有與鋼筋通孔相錯的保溫隔熱孔。
作為優選,上述有鋼筋通孔之外的另外四個側面兩兩相對應的側面之間均有兩個保溫隔熱孔并分別位于側面的上部和下部。
作為優選,上述保溫隔熱孔的孔徑在3厘米至5厘米之間,鋼筋通孔的孔徑在7毫米至13毫米之間。
作為優選,上述有鋼筋通孔之外的其中兩個相對應的側面上分別有凸塊和與凸塊對應的通槽。
本實用新型結構合理,使用方便,通過呈正六棱柱的設計和在正六棱柱上設置鋼筋通孔,能極大提高砌體砌筑成墻體后的抗震性能,通過設置保溫隔熱孔,從而提高了墻體的保溫隔熱性。
附圖說明
圖1為本實用新型的軸測結構示意圖。
圖2為本實用新型砌筑成墻體時的結構示意圖。
圖中的編碼分別為:1為砌體,2為上頂面,3為凸塊,4為側面,5為鋼筋通孔,6為保溫隔熱孔。
具體實施方式
如圖1所示,本建筑抗震砌塊,包括呈正六棱柱的砌體1;該砌體1包括上頂面2、下頂面和六個側面4,在砌體1相對應的兩個側面4的中部之間有鋼筋通孔5,該鋼筋通孔5的橫截面為圓形,在有鋼筋通孔5之外的另外四個側面4的至少兩個相對應的側面4之間有與鋼筋通孔5相錯的保溫隔熱孔6。如圖2所示,在砌筑時,將上頂面2和下頂面作為墻體的前面和后面,通過側面4的相互連接依次砌筑成墻體,墻體內形成多個平行且成傾斜狀的鋼筋通孔5,在每個鋼筋通孔5內穿入鋼筋并灌注砂漿或混凝土,從而極大地提高了墻體的抗震強度,而由于提高了抗震強度從而能更多的設置保溫隔熱孔6,從而提高了墻體的保溫隔熱性。
如圖1所示,上述有鋼筋通孔5之外的另外四個側面4兩兩相對應的側面4之間均有兩個保溫隔熱孔6并分別位于側面4的上部和下部。這樣能更好的提高墻體的保溫隔熱性。
根據需要,保溫隔熱孔6的孔徑在3厘米至5厘米之間,鋼筋通孔5的孔徑在7毫米至13毫米之間。
如圖1所示,為了便于砌筑,有鋼筋通孔5之外的其中兩個相對應的側面4上分別有凸塊3和與凸塊3對應的通槽。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浙江廣廈建設職業技術學院,未經浙江廣廈建設職業技術學院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1420342385.5/2.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