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實用新型]一種軌道用型鋼有效
| 申請號: | 201420337675.0 | 申請日: | 2014-06-23 |
| 公開(公告)號: | CN203903723U | 公開(公告)日: | 2014-10-29 |
| 發明(設計)人: | 付常偉;任維杰;鄒春峰;馬強;趙新華;楊志杰;宋玉卿 | 申請(專利權)人: | 萊蕪鋼鐵集團有限公司 |
| 主分類號: | B66B7/02 | 分類號: | B66B7/02 |
| 代理公司: | 北京集佳知識產權代理有限公司 11227 | 代理人: | 魏曉波 |
| 地址: | 271104 山*** | 國省代碼: | 山東;37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一種 軌道 型鋼 | ||
技術領域
本實用新型涉及建筑設施技術領域,特別是涉及一種軌道用型鋼。
背景技術
隨著人們生活水平的日益提高,高層建筑業不斷發展。為了提高安全性,電梯軌道的質量也隨之受到關注。
現有的用于電梯軌道用型鋼主要為槽鋼(其截面為凹槽型長條狀鋼材)。但是由于電梯在運行過程中,槽鋼需要承擔較大的周期性載荷,受到型鋼生產技術的限制,槽鋼的精度難以滿足使用要求,在槽壁鋼材與槽底鋼材的連接位置處,容易發生斷裂,進而影響電梯運行的穩定性和安全性。
因此,如何設置一種新型的軌道用型鋼,是本領域技術人員需要解決的技術問題。
實用新型內容
有鑒于此,本實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種軌道用型鋼,可以增加型鋼的承載能力,保證電梯運行的穩定性。
本實用新型提供了一種軌道用型鋼,包括第一翼板、第二翼板以及腹板,其中所述腹板的第一端部與所述第一翼板相固定連接,所述腹板的第二端部與所述第二翼板相固定連接,所述第一翼板和所述第二翼板均與所述腹板相垂直設置,且所述第一翼板和所述第二翼板相互平行;所述腹板位于同一側的其中一個端部設置有凸起部,所述凸起部的第一端與所述第一翼板或所述第二翼板相過渡連接,所述凸起部的第二端與所述腹板相連接;所述凸起部的第一端和所述凸起部的第二端之間的過渡面為平直過渡面,所述平直過渡面與所述腹板的平面相平行。
優選地,所述第一翼板的高度與所述第二翼板的高度相同,所述腹板寬度方向上的中心線、所述第一翼板高度方向上的中心線以及所述第二翼板高度方向上的中心線相重合;所述凸起部包括第一凸起部和第二凸起部,所述第一凸起部的第一端與所述第一翼板相過渡連接,所述第一凸起部的第二端與所述腹板相連接;所述第二凸起部的第一端與所述第二翼板相過渡連接,所述第二凸起部的第二端與所述腹板相連接;所述第一凸起部設置于所述腹板的一個表面,所述第二凸起部設置于所述腹板另一個表面。
優選地,所述凸起部的第二端與腹板之間的連接過渡面為傾斜過渡平面。
優選地,所述傾斜過渡面與所述腹板之間的過渡面為弧形過渡面;所述凸起部的第一端與所述第一翼板或第二翼板之間的過渡面為弧形過渡面。
優選地,所述凸起部的厚度為2mm至15mm。
優選地,所述凸起部的長度為5mm至25mm。
優選地,所述第一翼板的高度或所述第二翼板的高度與所述腹板的寬度之間的比值為1:2至1:3。
優選地,,所述第一翼板的厚度與所述第二翼板的厚度相同,所述第一翼板的厚度或所述第二翼板的厚度與所述腹板的厚度的比值為1:1至1.5:1。
本實用新型所提供的一種軌道用型鋼包括第一翼板、第二翼板以及腹板,其中腹板的第一端部與第一翼板相固定連接,腹板的第二端部與第二翼板相固定連接,第一翼板和第二翼板均與腹板相垂直設置,且第一翼板和第二翼板相互平行;腹板位于同一側的其中一個端部設置有凸起部,凸起部的第一端與第一翼板或第二翼板相過渡連接,凸起部的第二端與腹板相連接;凸起部的第一端和凸起部的第二端之間的過渡面為平直過渡面,該平直過渡面與腹板的平面相平行。通過在腹板與翼板相連接的端部設置凸起部,且將凸起部的兩個端部之間的過渡面設置為平直過渡面且該平直過渡面與腹板的平面相平行設置,與現有技術相比,通過設置凸起部可以增加軌道用型鋼的剛度,提高承載能力,同時凸起部的設置為置于腹板的電梯滾輪起到一種導向作用,提高電梯在運行過程中的平穩性。
附圖說明
圖1為本實用新型所提供的一種具體實施方式中軌道用型鋼的結構示意圖;
圖2為圖1所示軌道用型鋼的第一凸起部放大后的結構示意圖;
圖3為圖1所示軌道用型鋼的第二凸起部放大后的結構示意圖;
其中,圖1至圖3中:
第一翼板1、第二翼板2、腹板3、第一凸起部4、第一凸起部的第一端4a、第一凸起部的第二端4b、第二凸起部5、第二凸起部的第一端5a、第二凸起部的第二端5b、第一凸起部的平直過渡面6。
具體實施方式
本實用新型的核心是提供一種軌道用型鋼,可以增加型鋼的承載能力,保證電梯運行的穩定性。
為了使本技術領域的人員更好地理解本實用新型方案,下面結合附圖和具體實施方式對本實用新型作進一步的詳細說明。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萊蕪鋼鐵集團有限公司,未經萊蕪鋼鐵集團有限公司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1420337675.0/2.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