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實用新型]蜜蜂蜂王和群體飛逃收捕箱有效
| 申請號: | 201420336064.4 | 申請日: | 2014-06-23 |
| 公開(公告)號: | CN203985546U | 公開(公告)日: | 2014-12-10 |
| 發明(設計)人: | 張誠;張克思;張友富 | 申請(專利權)人: | 成都誠克兄弟蜂業有限公司 |
| 主分類號: | A01K57/00 | 分類號: | A01K57/00 |
| 代理公司: | 無 | 代理人: | 無 |
| 地址: | 611639 四川省*** | 國省代碼: | 四川;51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蜜蜂 蜂王 群體 飛逃收捕箱 | ||
技術領域
本實用新型涉及一種人工養蜂用具,尤其是能夠收捕飛逃的蜜蜂蜂王和蜜蜂群體的蜜蜂蜂王和群體飛逃收捕箱。
背景技術
目前,公知的人工養蜂用具中,沒有能夠收捕飛逃的蜜蜂蜂王和蜜蜂群體的蜜蜂蜂王和群體飛逃收捕箱。但是,當蜜蜂群體強壯時,它們的自然生活習性需要分為2群或多群,特別是在每一年的春季,蜜蜂群體普遍會自然分蜂(離巢飛逃)。另外,當有某種病蟲害或某種敵害威脅著蜜蜂群體時,蜜蜂群體也會離巢飛逃。由于蜜蜂群體出現自然分蜂和群體離巢飛逃時,沒有先兆,瞬間即可發生,通常,蜜蜂群體會在1~3分鐘的時間內即刻離巢,另尋新居,人為將無法預測和無法控制這種局面的發生,苦不堪言,損失巨大。在蜂箱的巢門孔上,安裝隔王板來控制蜂王外逃,這樣,蜜蜂群體離巢飛逃后,蜂王沒有外逃,雖然飛逃在外的蜜蜂群體會自然地返回原巢,暫時沒有損失。但是,蜜蜂群體的飛逃情緒并沒有徹底解除,它們會在同1天中或在第二天中再次離巢飛逃,直至離巢飛逃成功。千百年來至今,人們一直渴望解決以上技術難題,但始終未能獲得成功,造成蜜蜂養殖業發展困難的局面,使蜜蜂不能夠更好地為農作物和果樹授粉,以及蜜蜂為人們提供更多的蜂產品。綜上所述,如果沒有能夠收捕飛逃的蜜蜂蜂王和蜜蜂群體的蜜蜂蜂王和群體飛逃收捕箱,就不能夠將蜜蜂蜂王控制在收捕箱中不再外逃,飛逃在外的蜜蜂群體,就不會在收捕箱中與蜂王會合,也就不能夠達到防止蜜蜂群體離巢飛逃的目的。
發明內容
為了克服現有的養蜂用具中,沒有能夠收捕飛逃的蜜蜂蜂王和蜜蜂群體的收捕箱的不足,本實用新型提供一種蜜蜂蜂王和群體飛逃收捕箱,該蜜蜂蜂王和群體飛逃收捕箱能夠收捕飛逃的蜜蜂蜂王和蜜蜂群體。
本實用新型解決其技術問題所采用的技術方案是:使用木質薄板,加工拼湊成型,或者使用金屬薄板,采用金屬沖壓模具,沖壓加工成型,以及使用塑料材料,注塑成型,也可使復合板材,加工拼湊成型,制成桶形箱體。木質薄板的桶形箱體厚8~20毫米,金屬薄板的桶形箱體厚0.6~2毫米,塑料材料或復合材料的桶形箱體厚2~6毫米,桶形箱體的內邊長或內直徑為200~350毫米,高250~400毫米,箱口四周的邊沿上,有2~8個底板固定孔,2~8個蜂王進入孔,1~4個巢門孔,蜂王進入孔的直徑為6~10毫米,巢門孔的寬度為6~8毫米。使用與桶形箱體相同的材料制作箱底板,箱底板的厚度與桶形箱體的厚度相等,邊長或直徑為200~350毫米。桶形箱體的箱底向上箱口向下,形狀為正方形或圓形,頂部的中心,有1個環形掛鉤,箱內的每個蜂王進入孔上各安裝1個蜂王單向通道閥門或閘門,箱外的每個巢門孔上各安裝1塊巢門孔隔王板,箱底板安裝在桶形箱體下面的內空中,達到能夠收捕飛逃的蜜蜂蜂王和蜜蜂群體的目的。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成都誠克兄弟蜂業有限公司;,未經成都誠克兄弟蜂業有限公司;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1420336064.4/2.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 上一篇:具有單點錨泊系統的深水網箱
- 下一篇:一種恒溫蜂箱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