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實用新型]改善抽水蓄能電站尾水管進口最小壓力的布置結構有效
| 申請號: | 201420333327.6 | 申請日: | 2014-06-20 |
| 公開(公告)號: | CN204000798U | 公開(公告)日: | 2014-12-10 |
| 發明(設計)人: | 李高會;陳益民;楊飛;吳旭敏;熊保鋒;呂慷 | 申請(專利權)人: | 中國水電顧問集團華東勘測設計研究院有限公司 |
| 主分類號: | E02B9/06 | 分類號: | E02B9/06 |
| 代理公司: | 杭州九洲專利事務所有限公司 33101 | 代理人: | 韓小燕 |
| 地址: | 310014 浙*** | 國省代碼: | 浙江;33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改善 抽水 蓄能 電站 水管 進口 最小 壓力 布置 結構 | ||
技術領域
本實用新型涉及一種改善抽水蓄能電站尾水管進口最小壓力的布置結構。適用于水利水電工程。
背景技術
尾水管進口最小壓力若不能滿足要求,導致尾水管液注分離現象的發生,由此產生直接水擊現象,可能造成機組抬機嚴重事故。抽水蓄能電站工況變化頻繁,水力過渡過程條件復雜,一洞多機布置格局下,相繼甩負荷工況為尾水管進口最小壓力的控制性工況,尤其對于地質或者結構布置需要而導致尾水支管較長的情況,尾水管進口最小壓力較難滿足控制要求。此問題一直困擾著相關工程技術人員,尚未有很好的方式解決相繼甩負荷工況下尾水管進口最小壓力的問題。
發明內容
本實用新型要解決的技術問題是:針對上述存在的問題,提供一種結構簡單、施工方便、成本較低、安全可靠的改善抽水蓄能電站尾水管進口最小壓力的布置結構。
本實用新型所采用的技術方案是:一種改善抽水蓄能電站尾水管進口最小壓力的布置結構,具有一個尾水隧洞和若干臺水泵水輪機,對應每臺水泵水輪機設有一連通尾水隧洞的尾水支管,各尾水支管間經一尾閘洞相連,其特征在于:所述尾閘洞下游側尾水支管之間增設連通管。
所述連通管貼近尾閘洞布置。
本實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本實用新型結構簡單、施工方便、工程投入較低,尤其是對于由于地質原因尾水支管較長或者各個水工建筑物布置的需要而導致的岔管與機組間距離較長的電站可以有效的解決尾水隧洞進口最小壓力的問題,為機組安全運行提供保障。
附圖說明
圖1為實施例的結構示意圖。
具體實施方式
如圖1所示,本實施例為一種改善抽水蓄能電站尾水管進口最小壓力的布置結構,具有一個尾水隧洞1和三臺水泵水輪機5,每臺水泵水輪機5與尾水隧洞1之間通過一尾水支管2相連,各尾水支管2間經一尾閘洞3相連。本例中在尾閘洞3下游側的相鄰兩尾水支管2之間增設連通管4,連通管4布設在尾閘洞3后且盡量貼近尾閘布置。連通管斷面積只需尾水支管斷面積的二分之一即可。
當然,上述說明并非對本實用新型的限制,本實用新型也并不限于上述舉例,本技術領域的普通技術人員,在本實用新型的范圍內,做出的變化、改添加或替換,都應屬于本實用新型的保護范圍。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中國水電顧問集團華東勘測設計研究院有限公司;,未經中國水電顧問集團華東勘測設計研究院有限公司;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1420333327.6/2.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