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實用新型]礦用井下救生艙空氣凈化系統有效
| 申請號: | 201420332000.7 | 申請日: | 2014-06-20 |
| 公開(公告)號: | CN204126667U | 公開(公告)日: | 2015-01-28 |
| 發明(設計)人: | 宗偉;李忠;吳瑞;高文海;高樹軍;王偉;王錦波;辛學亭;范佃勝;關鐵漢;高建;伍超;肖志強;羅宏宇 | 申請(專利權)人: | 內蒙古北方重工業集團有限公司 |
| 主分類號: | E21F11/00 | 分類號: | E21F11/00;E21F3/00;A62B11/00;A62B23/00 |
| 代理公司: | 包頭市專利事務所 15101 | 代理人: | 莊英菊 |
| 地址: | 014030 內*** | 國省代碼: | 內蒙古;15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井下 救生 空氣 凈化系統 | ||
技術領域
本實用新型涉及一種救生艙用氣體過濾降溫系統,屬于煤礦、非煤礦救生裝備領域。
背景技術
目前市場救生艙用為氣動空氣循環蓄冰制冷冰柜,在柜體內設有制冷風道,制冷風道的兩端位于柜體外,在柜體內位于制冷風道四周區域為蓄冰腔,通過柜體內的導熱板傳遞蓄冰區的低溫溫度為流經過的空氣降溫。由于使用冰做空氣冷卻,加大了循環空氣的濕度,同時消耗制冷劑,而需要大量消耗干燥劑與制冷劑。
發明內容
本實用新型目的是為解決蓄冰制冷需要動力源與額外的制冷劑產生的弊端,提供一種利用低溫液態二氧化碳釋放氣化升溫產生的溫差來作為冷卻源與動力源,為救生艙提供空氣循環動力與降低艙內溫度的制冷源的礦用井下救生艙空氣凈化系統。
技術解決方案是:
本實用新型礦用井下救生艙空氣凈化系統,包括:匯流排,所述匯流排進氣口液態二氧化碳氣管連接,匯流排出氣口通過進氣管路與氣馬達風扇進氣口連接,氣馬達風扇排氣口通過排氣管路連接至救生艙體外,所述進氣管路上至少設置一組冷卻盤管。
進一步:氣馬達風扇的通風口處安裝有過濾裝置。
所述過濾裝置包括:過濾裝置的殼體內放置有CO、CO2吸附劑。
本實用新型不需要制冷劑進行化學反應制冰,本實用新型采用易于在艙內貯存、且消耗后易于觀查并補充的液態二氧化碳氣瓶,直接用液態二氧化碳氣化升溫的溫差,產生動力帶動氣馬達為救生艙提供空氣循環動力與降低艙內溫度的制冷源。
本實用新型的優點和效果是:
第一,本實用新型不需增加額外動力系統利用低溫液態二氧化碳氣化對艙內空氣降溫并產生動力代替動力源。
第二,本實用新型優點:保證在封閉的救生艙內形成自動循環,調節空氣的溫度與濕度,并凈化艙內的空氣質量,形成適宜呼吸的空氣。
附圖說明
圖1為本實用新型結構示意圖。
具體實施方式
本實用新型匯流排2進氣口液態二氧化碳1氣管連接,匯流排2出氣口通過進氣管路與氣馬達風扇4進氣口連接,氣馬達風扇4排氣口通過排氣管路連接至救生艙體外,所述進氣管路上安裝兩組冷卻盤管3,低溫二氧化碳流經冷卻盤管3對艙內空氣中水分起降溫除濕作用。?
為使空氣更加干凈,在所述氣馬達風扇4的通風口處安裝有過濾裝置5,過濾裝置的殼體內放置有CO、CO2吸附劑、除濕劑。
具體使用方法:液態二氧化碳1從氣瓶內流出,經匯流排2匯流后進入冷卻盤管3,為流經冷卻盤管3的艙內氣體進行熱量置換后,使艙內空氣降溫除濕,流出后再經氣馬達風扇4帶動風扇促使艙內空氣循環,氣馬達風扇4的運轉動力由低溫的液態二氧化碳1氣化提供,艙內空氣流經過濾裝置5,通過過濾裝置5內存放置的CO、CO2吸附劑、除濕劑使氣體過濾,并形成符合標準適合呼吸的空氣。
本實用新型可根據需要設置二氧化碳從氣瓶數量,液態二氧化碳1進氣管上接入至少一組液態二氧化碳從氣瓶。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內蒙古北方重工業集團有限公司,未經內蒙古北方重工業集團有限公司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1420332000.7/2.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 上一篇:一種液壓發動機
- 下一篇:裸眼水平井不動管柱水力噴射分段完井壓裂管柱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