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實用新型]一種螺桿鉆具下扶正軸承有效
| 申請?zhí)枺?/td> | 201420331377.0 | 申請日: | 2014-06-20 |
| 公開(公告)號: | CN203879406U | 公開(公告)日: | 2014-10-15 |
| 發(fā)明(設計)人: | 張小俊 | 申請(專利權)人: | 江漢石油鉆頭股份有限公司 |
| 主分類號: | E21B17/10 | 分類號: | E21B17/10;E21B4/00 |
| 代理公司: | 湖北武漢永嘉專利代理有限公司 42102 | 代理人: | 胡建平 |
| 地址: | 430223 湖北省武漢*** | 國省代碼: | 湖北;42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一種 螺桿 鉆具下 扶正 軸承 | ||
技術領域
本實用新型涉及一種用于石油、天然氣鉆井領域與螺桿鉆具配置的下扶正軸承。
背景技術
螺桿鉆具通常是由旁通閥、馬達、萬向軸、傳動軸總成等組成,而傳動軸總成又是由串軸承、徑向軸承和驅動軸等組成,其中徑向軸承又分為上扶正軸承和下扶正軸承,而下扶正軸承在螺桿鉆具中承受鉆頭所產生的側向力,有鉆井液冷卻和潤滑,這就要求下扶正軸承既耐磨又耐鉆井液的長時間沖蝕,因此下扶正軸承是影響鉆桿鉆具的使用壽命的關鍵部件。
而由于鉆頭受到地層的側向力導致螺桿鉆具的傳動軸發(fā)生一定量的彎曲,導致傳動軸上的下扶正動套和與之相配合的下扶正靜套的配合面在工作時實際上發(fā)生上下對角的“點”接觸,工作面只有不到全長的三分之一,這樣不僅嚴重影響下扶正軸承的使用性能和效果,而且運轉時造成局部產生巨大的熱量,局部耐磨層磨損嚴重,使得螺桿鉆具的使用壽命快速降低。
發(fā)明內容
本實用新型所要解決的技術問題在于針對上述現(xiàn)有技術存在的不足,提供一種能使其運轉性能和使用壽命得到有效改善和提高的螺桿鉆具下扶正軸承。
本實用新型為解決上述提出的問題所采用的技術方案為:包括下扶正靜套和下扶正動套,下扶正動套套裝在傳動軸外,下扶正靜套安設在殼體內,下扶正動套的外圓與下扶正靜套的內孔相配置形成回轉配合面,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回轉配合面是由圓弧或光滑連接的曲線為母線所形成的上大下小的回轉面。
按上述方案,所述的回轉配合面的回轉半徑至上而下呈遞減狀。
按上述方案,所述的回轉配合面為半鼓形。
按上述方案,所述的回轉面母線中包含有部分與回轉軸線平行的直線。
按上述方案,所述的下扶正動套的外圓包覆有合金耐磨層,所述的下扶正靜套內孔對應設置有合金耐磨層。
按上述方案,所述的耐磨合金層由耐磨合金弧塊構成。
本實用新型的有益效果在于:1、通過改變下扶正軸承回轉配合面的形狀,使得傳動軸在力的作用發(fā)生偏轉的情況下,和傳動軸連接在一起的下扶正動套能與下扶正靜套仍保持面接觸,避免發(fā)生上下對角的“點”接觸,使得扶正軸承的工作面得意擴大,這樣不僅有效改善下扶正軸承的使用性能和效果,而且可大大減少運轉時軸承的局部磨損,使得螺桿鉆具的使用壽命得到有效的延長;2、設置合金耐磨層可使下扶正軸承的使用和耐磨性能得到進一步的增強。
附圖說明
圖1本實用新型一個實施例的軸向剖視圖。
圖2為圖1中軸向剖視圖的局部放大圖。
具體實施方式
以下結合附圖進一步說明本實用新型的實施例,包括下扶正靜套1和下扶正動套2及傳動軸3,下扶正靜套1套入殼體內孔,通過螺紋和殼體連成一體,下扶正動套2套裝于傳動軸上,也通過螺紋連接在一起,下扶正動套的外圓與下扶正靜套的內孔相配置形成回轉配合面,所述的回轉配合面為半鼓形,是由曲率半徑為R的圓弧為母線所形成的上大下小的回轉面,所述的回轉面母線中上段包含有與回轉軸線平行的直線。所述的下扶正動套的外圓包覆有合金耐磨層5,所述的下扶正靜套內孔對應設置有合金耐磨層4,所述的耐磨合金層由耐磨合金弧塊構成。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江漢石油鉆頭股份有限公司,未經(jīng)江漢石油鉆頭股份有限公司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yè)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lián)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1420331377.0/2.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wǎng)。
- 上一篇:一種多功能鉆桿氣動卡瓦
- 下一篇:鉆桿和旋挖鉆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