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實用新型]一種植物根系形態觀測裝置有效
| 申請號: | 201420330365.6 | 申請日: | 2014-06-19 |
| 公開(公告)號: | CN203968773U | 公開(公告)日: | 2014-12-03 |
| 發明(設計)人: | 鄭瑞倫;王慶海 | 申請(專利權)人: | 北京市農林科學院 |
| 主分類號: | A01G9/02 | 分類號: | A01G9/02 |
| 代理公司: | 北京路浩知識產權代理有限公司 11002 | 代理人: | 郝瑞剛 |
| 地址: | 100097 北京市*** | 國省代碼: | 北京;11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一種 植物 根系 形態 觀測 裝置 | ||
技術領域
本實用新型涉及植物根系測定領域,特別涉及一種植物根系形態觀測裝置。
背景技術
根系是植物的地下組成部分,是植物為適應陸地生境而長期進化形成的重要器官,是錨定植物、吸收養分和水分的主要器官,對礦物元素向上部的轉運起重要作用。根系形態,如根長、根系密度甚至根毛、菌根等均會直接影響根系的吸收能力。不同植物的根系形態差異很大,對水分和養分的吸收能力也截然不同,從而導致植物對環境脅迫的不同適應能力。根系發達的植物往往抗旱能力和養分吸收能力較強。在干旱或者有效養分缺少脅迫條件下,植物為了捕獲更多的水分和養分,會生長更多更長的根和根毛,表現為根長和根系密度的增加以及根毛的伸長和根毛密度的增加。
目前植物根系形態(根長、根系直徑等)的測定方法很多,主要采用挖掘法、土鉆法、土柱法、容器法、剖面法等傳統方法,采樣破壞性大、工作量大。在盆栽研究中,往往需要用漂浮法、篩分法等將植物的根系小心取出并洗凈,操作繁瑣且人為因素影響很大,而且這個過程中不僅會損失掉大量的根系造成結果的不準確,還會用去很多水和損耗大量試驗用土。
實用新型內容
(一)要解決的技術問題
本實用新型要解決的技術問題是現有植物根系形態觀測操作繁瑣,測定過程中會損傷植物的根系,測定結果受人為因素影響較大,測定結果不準確,且還會用去大量的水、損耗大量實驗用土。
(二)技術方案
為了解決上述技術問題,本實用新型提供了一種植物根系形態觀測裝置,包括用于盛放植物根系生長所需土壤的根系生長盒以及用于安放所述根系生長盒的支撐架,所述根系生長盒還包括槽體以及蓋設在所述槽體上的盒蓋,所述槽體的一側側壁設有缺口,用于使植物的莖稈通過,所述根系生長盒傾斜安放在所述支撐架上,并且使所述根系生長盒具有缺口的一側側壁朝向斜上方;所述槽體的底部由透明材質制成,并可拆卸地包設有避光層,在槽體的底部設有網格線,所述網格線所圍成的格子均為同等大小的正方形格子。
優選的,位于所述根系生長盒下方的一部分所述支撐架設有鏤空。
優選的,所述根系生長盒為扁平狀。
優選的,所述避光層為鋁箔紙。
優選的,所述支撐架使所述根系生長盒相對于地面傾斜45°。
優選的,還包括安裝在所述根系生長盒底部的觀測板,所述觀測板由透明材質制成,所述網格線設置在所述觀測板上。
(三)有益效果
本實用新型提供了一種植物根系形態觀測裝置,包括用于盛放植物根系生長所需土壤的根系生長盒以及用于安放所述根系生長盒的支撐架,所述根系生長盒還包括槽體以及蓋設在所述槽體上的盒蓋,所述槽體的一側側壁設有缺口,用于容放植物的莖稈;所述槽體的底部由透明材質制成,并且在槽體的底部設有網格線,所述網格線所圍成的格子均為同等大小的正方形格子;所述根系生長盒傾斜安放在所述支撐架上,并且使所述根系生長盒具有缺口的一側側壁朝向斜上方。植物的根系在向地性的本能驅使下,貼著根系生長盒的底部生長,通過根系生長盒底部的網格線對根系進行原位觀測,對植物根系的破壞較小,測定結果準確;測定過程直觀方便,大大提高了試驗效率,且本裝置結構簡單,成本較低,易于推廣。
附圖說明
圖1是本實用新型實施例的一種植物根系形態觀測裝置的結構示意圖。
圖2是本實用新型實施例的一種植物根系形態觀測裝置的分解圖。
其中:1、槽體;11、缺口;2、盒蓋;3、觀測板;4、支撐架。
具體實施方式
下面結合附圖和實施例,對本實用新型的具體實施方式作進一步詳細描述。以下實施例用于說明本實用新型,但不用來限制本實用新型的范圍。
實施例一: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北京市農林科學院;,未經北京市農林科學院;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1420330365.6/2.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