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實用新型]一種利用綠化帶自然降解生活污水凈化系統有效
| 申請號: | 201420328511.1 | 申請日: | 2014-06-19 |
| 公開(公告)號: | CN203904159U | 公開(公告)日: | 2014-10-29 |
| 發明(設計)人: | 王曉進;賴秉洪;包穎 | 申請(專利權)人: | 王曉進;賴秉洪;包穎 |
| 主分類號: | C02F9/14 | 分類號: | C02F9/14 |
| 代理公司: | 武漢荊楚聯合知識產權代理有限公司 42215 | 代理人: | 劉治河 |
| 地址: | 430072 湖北省武*** | 國省代碼: | 湖北;42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一種 利用 綠化帶 自然 降解 生活 污水 凈化系統 | ||
技術領域
本實用新型所屬環保技術領域,特別涉及一種利用綠化帶自然降解生活污水凈化系統。
背景技術
公知,人們在日常生活中會產生大量的生活污水,但產生的污水與工業廢水不同,這部分生活污水的有毒有害物質較少,但含有大量的菌群和化學物質如氮、磷等,若直接排放入河流容易出現富營養化,造成市區河道水質降低,若將生活污水引入污水處理廠則需經過多道工序才能使污水凈化達標,增加了凈化成本。此外,城市綠化帶的日常澆灌需要耗費大量的自來水。
一方面,小區草坪和道路綠化帶等植被生長需要水中的氮等物質才能更好的生長,另一方面,植物根系、土壤微生物組成的生態系統有一定的自然降解生活污水能力,?鑒于此,本實用新型提供一種凈化生活污水的系統,合理利用小區和道路兩旁綠化帶植物來實現生活污水凈化的目的。
發明內容
為了克服現有生活污水直接排放危害大、凈化成本高和綠化帶澆灌額外耗費水資源的問題,本實用新型提供了一種生活污水排放管道和城市綠化帶相結合的凈化污水系統,來實現合理利用植被、土壤微生物凈化生活污水,同時節約清水的目的。
本實用新型實現其目的所采用的技術方案是:
1、??本實用新型一種利用綠化帶自然降解生活污水凈化系統包括排水管道(1)、沉淀池(2)、沉淀池蓋(3)、綠化帶(4)和土壤(5)。
2、??本實用新型一種利用綠化帶自然降解生活污水凈化系統的排水管道(1)和沉淀池(2)埋于綠化帶(4)下方的土壤(5)中,所述的排水管道(1)為塑料材質圓管,所述的沉淀池(2)的底面呈傾斜,排水管道(1)與沉淀池(2)交替連接布置,排水管道(1)在綠化帶(4)下方間隔布置。?
3、??本實用新型一種利用綠化帶自然降解生活污水凈化系統的排水管道(1)設計有允許水分滲出和滲入的孔隙(8),所述的孔隙(8)布置在圓管的兩側和上部,圓管底部無孔隙(8)。
4、??本實用新型一種利用綠化帶自然降解生活污水凈化系統的作用方式為:利用建筑的高低落差勢能將生活污水(6)引向綠化帶(4)下方的排水管道(1),生活污水(6)中的固體雜物(7)在通過沉淀池(2)時沉降至池底部,打開沉降池蓋(3)可將其中固體雜物取出,生活污水(6)在流動過程中可通過排水管道(1)的孔隙(8)滲入土壤(5)作為澆灌植物用水,利用綠色植物和土壤有自然降解污水的能力,污水中的氮、磷等物質被綠化帶(4)的根系吸收,其他部分物質可被土壤和植物中的菌群分解,由于水有流動性且水分可從濕度大處滲透至濕度小處,經過大自然凈化后的部分水滲入土壤(5)下方地下水,當土壤含水量飽和時部分水從孔隙(8)進入排水管道(1)中繼續向前方流動至其他綠化帶、河流湖泊或污水處理廠。
5、??本實用新型一種利用綠化帶自然降解生活污水凈化系統是在無需直接隨意排放生活污水的情況下,利用城市綠化帶的自然降解能力,為植物提供養分和水分的同時,凈化水質、節水節能,避免了直接排放河流湖泊的富營養化危害,又減少了污水處理廠的凈化工序。
本實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構思新穎、結構簡單、方便實用,在不影響生活污水正常排放的同時,實現生活污水再利用的目的,大幅度減少綠化帶灌溉成本,為植物提供有效養分,還能凈化水質避免污染,具有很高的環保效益和經濟效益。
附圖說明
下面結合附圖和實施例對本實用新型進一步說明:
圖1是本實用新型一種利用綠化帶自然降解生活污水凈化系統的正視圖的結構示意圖。
圖2是本實用新型一種利用綠化帶自然降解生活污水凈化系統的沉降池側面結構示意圖。
圖3是本實用新型一種利用綠化帶自然降解生活污水凈化系統的俯視圖的示意圖。
圖4是本實用新型一種利用綠化帶自然降解生活污水凈化系統的排水管道結構示意圖。
圖5是本實用新型一種利用綠化帶自然降解生活污水凈化系統的實施步驟示意框圖。
圖中標號:1排水管道,2沉淀池,3沉淀池蓋,4綠化帶,5土壤,6生活污水,7固體雜物,8孔隙。
具體實施方式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王曉進;賴秉洪;包穎,未經王曉進;賴秉洪;包穎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1420328511.1/2.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