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實用新型]一種自適應處理器狀態的看門狗電路控制模塊有效
| 申請號: | 201420317624.1 | 申請日: | 2014-06-13 |
| 公開(公告)號: | CN203909782U | 公開(公告)日: | 2014-10-29 |
| 發明(設計)人: | 陳慶宇;吳龍勝;段青亞 | 申請(專利權)人: | 中國航天科技集團公司第九研究院第七七一研究所 |
| 主分類號: | G06F11/00 | 分類號: | G06F11/00 |
| 代理公司: | 西安通大專利代理有限責任公司 61200 | 代理人: | 徐文權 |
| 地址: | 710068 *** | 國省代碼: | 陜西;61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一種 自適應 處理器 狀態 看門狗 電路 控制 模塊 | ||
技術領域
本實用新型屬于數字集成電路設計領域,涉及一種看門狗電路控制模塊,具體涉及一種自適應處理器狀態的看門狗電路控制模塊。
背景技術
星載計算機單板通常采用看門狗電路(如MAX706)進行上電復位,同時監控電源及CPU運行狀態,當上電、電源電壓過低或者處理器在規定時間內(如1.6s)未“喂狗”時(看門狗電路的輸入WDI未改變),看門狗電路對處理器進行復位。
隨著衛星空間任務的增多,所需的控制程序和數據量成指數增加,加載程序或處理數據的時間開銷會增大。當復位結束后,星載處理器從片外非易失存儲器中將程序加載至片內的程序區時,或者處理不可中斷的大數據量任務時,都可能使處理器無法在規定時間內“喂狗”,看門狗電路依此認為處理器運行異常,從而對處理器進行復位,導致異常復位的發生。
當前解決上述問題的方案主要有:(1)將長時間任務拆分,中間插入“喂狗”操作;(2)在處理器和看門狗電路之間插入可編程邏輯器件(具體參見專利ZL200510041382.3、ZL03123333.3),在需要的情況下,處理器對可編程器件進行配置,以可編程邏輯器件實現對看門狗電路的控制,從而延長“喂狗”時間。
存在的主要問題:方案(1)明顯會降低系統性能,且對不可拆分的任務無法處理;方案(2)額外引入的可編程邏輯器件降低了空間應用的可靠性,且增大PCB板面積和系統復雜性、需軟件參與控制復雜。
實用新型內容
本實用新型的目的在于克服上述現有技術的缺點,提供了一種自適應處理器狀態的看門狗電路控制模塊,該模塊可以實現對看門狗電路控制,無需處理器的長時間任務拆分,并且可靠性高。
為達到上述目的,本實用新型所述的自適應處理器狀態的看門狗電路控制模塊包括減法器、寄存器模塊、多路選擇器、計數寄存器、第一檢測模塊、第一與門電路、第二與門電路以及用于檢測處理器是否正常工作的第二檢測模塊,寄存器模塊包括分頻系數寄存器及喂狗使能寄存器,處理器與分頻系數寄存器及喂狗使能寄存器相連接,多路選擇器的高電平輸入端及低電平輸入端分別與分頻系數寄存器的輸出端及減法器的輸出端相連接,多路選擇器的控制端與第一與門電路的輸出端相連接,多路選擇器的輸出端與計數寄存器的輸入端相連接,計數寄存器的輸出端與減法器的一個輸入端及第一檢測模塊的輸入端相連接,減法器的另一個輸入端連接有高電平電壓源,第一檢測模塊的輸出端與第一與門電路的一個輸入端及第二與門電路的一個輸入端相連接,第一與門電路的另一個輸入端與喂狗使能寄存器的輸出端相連接,第二與門電路的另一個輸入端與第二檢測模塊的輸出端相連接,第二與門電路的輸出端與看門狗電路的控制端相連接,計數寄存器上的時鐘信號輸入端及復位端分別與處理器的時鐘信號輸出端及復位端相連接。
所述分頻系數寄存器的最大位寬為32位。
所述處理器通過總線APBI及總線APB0分別與分頻系數寄存器及喂狗使能寄存器相連接。
本實用新型具有以下有益效果:
本實用新型所述的自適應處理器狀態的看門狗電路控制模塊在對看門狗電路的控制過程中,當用戶在執行長時間任務時,只需通過處理器將喂狗使能寄存器的輸出信號調整為高電平信號,即可在計數寄存器下溢時自動“喂狗”,無需處理器的長時間任務拆分,也無需在看門狗電路中通過可編程邏輯器件延長喂狗時間,可靠性高。當處理器在喂狗期間出現錯誤時,第二檢測模塊輸出低電平信號,并使第二與門電路產生低電平信號,然后將所述低電平信號輸入到看門狗電路中,保證看門狗電路在規定時間后的系統復位;因此只需通過處理器對任務屬性進行判斷,無需更改看門狗電路的原理圖,使用方便簡單。
附圖說明
圖1為本實用新型的結構示意圖;
圖2為本實用新型與看門狗電路及處理器的連接關系圖。
其中,101為減法器、102為多路選擇器、103為計數寄存器、104為第一檢測模塊、105為寄存器模塊、106為第一與門電路、107為第二與門電路、108為第二檢測模塊。
具體實施方式
下面結合附圖對本實用新型做進一步詳細描述: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中國航天科技集團公司第九研究院第七七一研究所,未經中國航天科技集團公司第九研究院第七七一研究所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1420317624.1/2.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