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實用新型]秸稈切割機的切割裝置有效
| 申請號: | 201420309436.4 | 申請日: | 2014-06-11 |
| 公開(公告)號: | CN203968727U | 公開(公告)日: | 2014-12-03 |
| 發明(設計)人: | 金躍 | 申請(專利權)人: | 嘉興職業技術學院 |
| 主分類號: | A01F29/08 | 分類號: | A01F29/08;A01F29/09 |
| 代理公司: | 寧波市鄞州盛飛專利代理事務所(普通合伙) 33243 | 代理人: | 張向飛 |
| 地址: | 314036 浙*** | 國省代碼: | 浙江;33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秸稈 切割機 切割 裝置 | ||
技術領域
本實用新型屬于機械技術領域,涉及一種用于切割秸稈的秸稈切割機,特別是秸稈切割機的切割裝置。
背景技術
秸稈切割以及粉碎是制造生物質能源產品的首要環節。我國農作物秸稈和農產品加工剩余物等生物質資源十分豐富,每年僅農作物秸稈就達7億噸。浙江省農作物秸稈年產生量約為960萬噸,折標煤480萬噸。
秸稈和薪柴等生物質能曾是農村的主要生活燃料,近年來隨著農業生產和農村經濟的不斷發展,農村生活用能中高品位的商品能源的比例增加,秸稈所占的比重逐步下降。
農作物秸稈原料量大面廣,年年再生,目前這部分寶貴的資源除了一部分用于農民炊事燃料和少量還田外,田間地頭或直接焚燒的秸稈量逐年增加,甚至直接被廢棄在田間、路邊。這種污染在收獲季節集中排放,每年春秋兩季由于焚燒而引起的煙霧既污染大氣環境,又影響交通安全和居民生活,也常常引發火災,使得短時間內大氣質量嚴重惡化,成為一個嚴重的社會問題。
秸稈焚燒現象已引起各級政府的重視,但露地焚燒秸稈是個久治不愈的頑癥,實際取得效果不明顯。究其原因,主要是秸稈的資源化能源化利用出路沒有得到較好解決。由于農作物秸稈具有資源分散、能量密度低、容重小、儲運不便等缺點,國內又缺乏規?;_發利用農作物秸稈的高新技術和設備,制約了秸稈作為一種潔凈環保能源的推廣與應用。
農作物秸稈等生物質原料經干燥和切割粉碎等預處理后壓縮成型,體積縮小為原來的6-8倍,密度為1.2-1.3噸/m3,能有效改變其燃燒特性。生物質成型燃料運輸、儲存和使用方便,燃燒效率高,作為一種清潔環保燃料可替代煤炭和燃油,有利于節能減排。因此,在我國未來的能源消耗中,生物質成型燃料將占有越來越大的份額。生物質成型燃料大大提高了生物質作為燃料的品質,為農作物秸稈的異地運輸和使用創造條件,可廣泛用作區域采暖、蒸汽和熱水供應等鍋爐燃料,可為規模養殖場、作物栽培溫室和農產品加工廠集中供熱,也可進一步炭化處理,得到優質生物質炭。因此,將農作物秸稈等生物質加工轉換為致密成型燃料,具有明顯的產業化推廣應用前景。
隨著中國經濟快速發展的同時,煤炭、石油等礦物資源的過度利用已給環境帶來了極大的負擔,能源的匱乏和生態環境的惡化已經把資源的可再生利用提上日程,尤其是對中國農村更具特殊意義。我國于2005年2月已通過第一部《可再生能源促進法》,并于2006年1月起正式實施,積極推動包括生物質能源在內的可再生能源的開發利用。國家中長期科學和技術發展規劃綱要(2006-2020年)中的農業優先主題之一“農林生物質綜合開發利用”明確提出要重點研究開發高效、低成本、大規模農林生物質的培育、收集與轉化關鍵技術,沼氣、固化與液化燃料等生物質能關鍵技術與裝備。國家發展改革委從2005年開始組織實施生物質工程高技術產業化專項,開展燃料乙醇、生物柴油、生物質成型燃料、工業化沼氣等在內的生物能源產品的產業化,加大了對以秸桿、農林業廢棄物等為原料壓縮成型生產生物質成型燃料的支持力度。國家可再生能源中長期發展規劃指出,到2020年我國年產生物質成型燃料將達5000萬噸。農業生物質能產業發展規劃(2007-2015)指出,到2015年我國年產生物質成型燃料將達2000萬噸。目前,我國各種生物質成型燃料年產量還未達到500萬噸。因此,加大對以秸稈等農業廢棄物為原料的生物質致密成型燃料技術的研究和推廣應用力度,符合我國經濟和社會發展的重大需求,作為生物質能源產業發展勢在必行。
生物質的能量來源于自然界光合作用固定于植物上的太陽能,其燃燒時所釋放的二氧化碳來自于植物的生長,是對自然界二氧化碳的吸收,因此,生物質成型燃料的應用具有二氧化碳生態“零”排放的特點。通過壓縮成型后的生物質成型燃料有著較大的力學強度和較高的熱值,具有近似于中質煙煤的燃燒特性,但又沒有煤所固有的硫分大、灰分高、污染環境等缺點。生物質成型燃料是典型的低碳燃料,而且硫、氮含量低,燃燒生成的污染物少,不需要脫硫設備就可以實現二氧化硫減排,簡單的除塵裝置就可以實現粉塵排放達標。因此,生物質固體成型燃料的使用符合“低碳排放,減少污染”的環境保護大趨勢。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嘉興職業技術學院;,未經嘉興職業技術學院;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1420309436.4/2.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 上一篇:一種科研試驗用玉米脫粒裝置
- 下一篇:一種橡膠園壓青材料輔助捆綁裝置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