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實用新型]一種比較物體傳聲能力的裝置有效
| 申請號: | 201420308291.6 | 申請日: | 2014-06-10 |
| 公開(公告)號: | CN203882496U | 公開(公告)日: | 2014-10-15 |
| 發明(設計)人: | 李建榮 | 申請(專利權)人: | 李建榮 |
| 主分類號: | G09B23/14 | 分類號: | G09B23/14 |
| 代理公司: | 杭州華鼎知識產權代理事務所(普通合伙) 33217 | 代理人: | 胡根良 |
| 地址: | 313100 浙*** | 國省代碼: | 浙江;33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一種 比較 物體 傳聲 能力 裝置 | ||
技術領域
本實用新型涉及一種教具,尤其涉及一種比較物體傳聲能力的裝置。
背景技術
眾所周知,不同的物體對聲音的傳播能力是不同的,即在不同的物體中聲音的損耗程度不同。但在教學中,尤其在課堂上通過實驗的方法比較不同物體的傳聲能力是很難的。在現行的小學科學教材中也編排了不同物體聲音傳播能力的相關內容,且設計了一個分組實驗,用音叉發聲,人耳聽辨的方法比較1米長的木尺、鋁箔、棉線、尼龍線的傳聲能力,效果很差而且可比性不強。
實用新型內容
本實用新型提供了一種比較物體傳聲能力的裝置,旨在解決現有技術中人耳分辨物體傳聲能力較差的問題。
為了解決以上技術問題,本實用新型通過以下技術方案實現:一種比較物體傳聲能力的裝置,包括發音單元和收音單元;所述發音單元包括電子發聲器、與電子發聲器通過導線相連的發音振膜;所述收音單元包括耳機、與耳機相連的拾音振膜。
進一步,所述收音單元還包括擴音器,所述拾音振膜通過導線與擴音器相連,所述耳機安裝在擴音器上;安裝擴音器,可以使電子發聲器發出較小的聲音,可以防止發聲器產生的外音干擾,有利于對聲音進行比較。
與現有技術相比本實用新型的優點是:采用電子發聲器發出的聲音在物體內傳播,被測的不同材料的物體在同樣長度的情況下,從耳機聽到的聲音大小也不同,從而很容易分辨出聲音在不同物體中傳遞能力的大小,結構簡單,易于制造,成本低,操作方便。
附圖說明
下面結合附圖對本實用新型作進一步說明:
圖1為本實用新型的結構示意圖。
具體實施方式
參閱圖1,一種比較物體傳聲能力的裝置,包括發音單元和收音單元;所述發音單元包括電子發聲器3、與電子發聲器3通過導線相連的發音振膜1;所述收音單元包括耳機5、與耳機5相連的拾音振膜2;所述收音單元還包括擴音器4,所述拾音振膜2通過導線與擴音器4相連,所述耳機5安裝在擴音器4上。
使用時,對需要比較的材料進行測量,將發音振膜1和拾音振膜2分別放置在同一物體上,使發音振膜1和拾音振膜2保持一定的距離,然后戴上耳機5,打開電子發聲器3;然后對其它材料進行相同的步驟,發音振膜1和拾音振膜2在測量不同下料時間距始終相同,然后對聲音大小進行比較,可以判別出不同材料對聲音傳播能力的大小;被測的物體可以是固體,也可以是液體和氣體。
采用電子發聲器發出的聲音在物體內傳播,被測的不同材料的物體在同樣長度的情況下,從耳機聽到的聲音大小也不同,從而很容易分辨出聲音在不同物體中傳遞能力的大小,結構簡單,易于制造,成本低,操作方便。
以上所述僅為本實用新型的具體實施例,但本實用新型的技術特征并不局限于此,任何本領域的技術人員在本實用新型的領域內,所作的變化或修飾皆涵蓋在本實用新型的專利范圍之中。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李建榮,未經李建榮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1420308291.6/2.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 上一篇:用于電路分析基礎實驗的便攜式教具
- 下一篇:一種測定摩擦系數的教具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