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實用新型]智能感應安全衣有效
| 申請號: | 201420306143.0 | 申請日: | 2014-06-11 |
| 公開(公告)號: | CN203934683U | 公開(公告)日: | 2014-11-12 |
| 發明(設計)人: | 陳懷璽 | 申請(專利權)人: | 陳懷璽 |
| 主分類號: | A41D13/015 | 分類號: | A41D13/015;A41D13/018 |
| 代理公司: | 無 | 代理人: | 無 |
| 地址: | 730799 *** | 國省代碼: | 甘肅;62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智能 感應 安全 | ||
技術領域
本實用新型涉及救生領域,具體說是一種智能感應安全衣。?
背景技術
人隨時都有危險,尤其是乘坐汽車的人更是如此,為了避免危險,傳統的方法是以預防為主,系上安全帶,穿上手動充氣式安全衣,教育司機遵守交通規則等等。這些措施還是不能有效的避免危險。如手動充氣式安全衣,當危險來的時候,往往會出現來不及手動操作或者不知道危險來了而沒有操作,因此造成人員傷亡。?
實用新型內容
綜上所述,本實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種智能感應安全衣。?
本實用新型是通過以下技術來實現的:?
一種智能感應安全衣,如圖1所示,包括雙層安全衣11、加速度感應裝置12、充氣裝置13和氣囊14,雙層安全衣11是由外布層和內布層構成,在外布層與內布層之間設有至少一個附著在外布層或內布層上的可充氣的氣囊14、充氣裝置13和加速度感應裝置12;氣囊14與充氣裝置13連接;充氣裝置13與加速度感應裝置12連接。充氣裝置13上設有外置手動拉繩。?
加速度感應充氣裝置,如圖2所示,包括安全帶21、固定卡22、?彈簧23、開瓶針24、瓶口25、膜片26、手動拉繩27。安全帶21卡在固定卡22中,彈簧23的一端固定在固定卡22上,另一端固定在瓶口25上,瓶口25上設有膜片26,彈簧23內置開瓶針24,開瓶針24的一端與固定卡22固定,另一端正對膜片26,膜片26上設有手動拉繩27。?
本實用新型具備手動充氣和自動充氣兩種功能:?
手動充氣:危險來臨之極,用力拉動充氣裝置上的拉繩,啟動充氣裝置工作,高壓CO2氣體沖入氣囊,氣囊膨脹,避免了危險。在有些危險場合實現手動充氣,手動充氣方式增加了人知道有危險時的安全系數。?
自動充氣:在人乘坐汽車時,將加速度感應裝置和充氣裝置固定于安全帶下,其結構如圖2所示,其充氣原理是:彈簧的彈力隨著汽車加速度的增大而增大,彈簧縮短的形變量也增大,彈簧中的開瓶針伸出,在正常行使或急剎車但沒有危險時,開瓶針夠不著儲氣瓶膜片,儲氣瓶處于關閉狀態。當汽車的加速度超過急剎車的加速度時,就有了危險,這時開瓶針觸及并及時刺破儲氣瓶封口膜片,CO2氣體充入氣囊。整個過程加速度感應裝置感應汽車加速度的大小來控制開瓶針的伸縮,從而實現自動充氣,達到實現人體安全的目的。為了使氣體能夠順暢充入氣囊,開瓶針觸及膜片的一端做成分支狀。由于人的質量各不相同,在加速度一樣的情況下,彈簧形變量不一樣,所以安全衣根據人體質量的不同設計成不同型號。?
本實用新型的優點及有益效果:?
本實用新型的外布層與內布層之間設有至少一個附著在外布層或內部層上的可充氣的囊體以后,通過至少一個與囊體相連的充氣裝置,就可以快速的將充氣囊體充滿,以大大增加安全衣的體積,從而達到安全的目的。?
本實用新型設計了加速度感應裝置,可使穿著它的汽車乘坐人員,無論是察覺到的危險還是未察覺到的危險,可及時充氣而使人脫離危險。當有危險時,充氣裝置就自動給氣囊充氣,氣囊快速膨脹,從而達到保護人體安全的目的,有利于減少意外事故對人體的碰撞、擠壓、摩擦等造成的傷害,?
本實用新型同時設計了手動充氣裝置,可適用于空中和水上或其它緊急狀態下的充氣式救生。?
本實用新型在手動基礎上增加了安全帶感應加速度的自動裝置,可有效地避免車禍造成的人體傷害。它還可用于落水,地震,溺水,風暴,交通、高空作業等事故中。?
附圖說明
圖1為本實用新型的結構示意圖。?
圖中:11-雙層安全衣、12-加速度感應裝置、13-充氣裝置、14-氣囊。?
圖2為加速度感應充氣裝置結構示意圖。?
圖中:21-安全帶、22-固定卡、23-彈簧、24-開瓶針、25-瓶口、26-膜片、27-手動拉繩。?
具體實施方式
下面結合附圖對本實用新型做進一步說明:?
如圖1所示,一種智能感應安全衣,包括雙層安全衣11、加速度感應裝置12、充氣裝置13和氣囊14,雙層安全衣11是由外布層和內布層構成,在外布層與內布層之間設有至少一個附著在外布層或內布層上的可充氣的氣囊14、充氣裝置13和加速度度感應裝置12;氣囊14與充氣裝置13連接;充氣裝置13與加速度度感應裝置12連接。?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陳懷璽,未經陳懷璽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1420306143.0/2.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