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實用新型]一種用于汽車維修的折疊式千斤頂支架裝置有效
| 申請號: | 201420304617.8 | 申請日: | 2014-06-09 |
| 公開(公告)號: | CN203998798U | 公開(公告)日: | 2014-12-10 |
| 發明(設計)人: | 楊毫良 | 申請(專利權)人: | 寧國市毫盛耐磨材料有限公司 |
| 主分類號: | B66F5/00 | 分類號: | B66F5/00 |
| 代理公司: | 安徽信拓律師事務所 34117 | 代理人: | 鞠翔 |
| 地址: | 242343 安徽*** | 國省代碼: | 安徽;34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一種 用于 汽車 維修 折疊式 千斤頂 支架 裝置 | ||
技術領域:
本實用新型涉及一種千斤頂支架,具體涉及一種用于汽車維修的折疊式千斤頂支架裝置。
背景技術:
在汽車維修或者保養的時候,用千斤頂支撐起重物后,需要千斤頂支架裝置進行支撐,然后很方便的對汽車進行維修或者保養,現有技術的千斤頂支架比較笨重、造型難看、攜帶不便,而且支撐不夠穩定,使用不夠方便,滿足不了市場需求。
實用新型內容:
本實用新型所要解決的技術問題在于克服現有的技術缺陷,提供一種結構合理的用于汽車維修的折疊式千斤頂支架裝置,該裝置可靈活升降,可折疊收起,造型美觀、攜帶方便,該裝置還帶有加大頂頭和加大頂腳,增加了穩定性,解決了現有技術的千斤頂支架造型難看、笨重、攜帶不便,而且支撐不夠穩定的問題。
本實用新型所要解決的技術問題采用以下的技術方案來實現:
一種用于汽車維修的折疊式千斤頂支架裝置,包括頂頭、支撐桿、固定支架,所述頂頭穿插在支撐桿內部,通過卡件固定,所述固定支架設置在支撐桿的一側,通過鉚釘連接固定,其特征在于:
所述頂頭包括頂片和頂桿,所述頂桿一端焊接頂片,另一端設置多個透過頂桿本體的頂桿通孔,便于通過卡件調整支架高度。
所述頂桿由壁厚0.5cm的鋼管制成。
所述頂片中間為平面,兩側設置傾斜立邊,避免所撐物體滑動。
所述支撐桿一端開口,一端封閉,開口一端設置多個透過支撐桿本體的支撐桿通孔,封閉一端設置半徑為支撐桿2倍的支撐桿底腳,通過支撐桿底腳增加支撐桿的制成穩定性,通過支撐桿通孔調節支撐高度。
所述支撐桿由壁厚0.5cm的鋼管制成。
所述固定支架還包括固定桿、升降圈,固定桿與升降圈之間通過螺絲連接。
所述固定桿由半封閉鋼管構成,內部開有凹槽,所述固定桿頂端凹槽兩側設置透過本體的固定桿通孔,通過鉚釘與支撐桿通孔連接,所述固定桿底端凹槽兩側設置透過固定桿本體的連接口,通過螺絲與升降圈連接。
所述固定桿底部焊接半徑為固定桿2倍的固定桿底腳,增大固定桿受力面積,提高穩定性。
所述固定桿設置三個,呈三角形結構分布在支撐桿側面,通過鉚釘與支撐桿連接,根據三角形具有穩定性的原理,增加了固定桿的穩定效果。
所述升降圈包括連接桿和連接扣,所述連接扣設置在支撐桿底端的外側,所述連接桿設置3個,所述連接扣設3個,兩個相鄰連接扣之間通過鉚釘固定連接,所述連接桿一端夾在兩個相鄰連接扣之間,通過鉚釘連接固定,另一端通過螺絲與固定桿底部凹槽兩側連接扣連接。
通過控制升降圈的上下,向內擠壓固定支架,固定桿凹槽與支撐桿合并,實現折疊效果,便于攜帶。
本實用新型的有益效果為,提供一種結構合理的用于汽車維修的折疊式千斤頂支架裝置,該裝置可靈活升降,可折疊收起,造型美觀、攜帶方便,該裝置還帶有加大頂頭和加大頂腳,增加了穩定性,解決了現有技術的千斤頂支架造型難看、笨重、攜帶不便,而且支撐不夠穩定的問題。
附圖說明:
圖1為本實用新型的結構側視圖。
圖2為本實用新型的頂頭側視圖。
圖3為本實用新型的支撐桿側視圖。
圖4為本實用新型的固定桿結構側視圖。
圖5為本實用新型的升降圈俯視圖。
具體實施方式:
為了使本實用新型實現的技術手段、創作特征、達成目的與功效易于明白了解,下面結合具體圖示,進一步闡述本實用新型。
如圖1所示,一種用于汽車維修的折疊式千斤頂支架裝置,包括頂頭1、支撐桿2、固定支架3,所述頂頭1穿插在支撐桿2內部,通過卡件4固定,所述固定支架3設置在支撐桿2的一側,通過鉚釘連接固定,其特征在于:
如圖2所示,所述頂頭1包括頂片11和頂桿12,所述頂桿12一端焊接頂片11,另一端設置多個透過頂桿1本體的頂桿通孔13。
所述頂桿12由壁厚0.5cm的鋼管制成。
所述頂片11中間為平面,兩側設置傾斜立邊。
如圖3所示,所述支撐桿2一端開口,一端封閉,開口一端設置多個透過支撐桿本體的支撐桿通孔21,封閉一端設置半徑為支撐桿2倍的支撐桿底腳22。
所述支撐桿2由壁厚0.5cm的鋼管制成。
如圖1、4、5所示,所述固定支架3還包括固定桿31、升降圈32,固定桿31與升降圈32之間通過螺絲連接。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寧國市毫盛耐磨材料有限公司;,未經寧國市毫盛耐磨材料有限公司;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1420304617.8/2.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