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實用新型]油井流入控制器有效
| 申請號: | 201420304057.6 | 申請日: | 2014-06-09 |
| 公開(公告)號: | CN204098880U | 公開(公告)日: | 2015-01-14 |
| 發明(設計)人: | 趙旭;薛亮;朱曉麗;何祖清;侯倩;龐偉;李曉益;張超 | 申請(專利權)人: | 中國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中國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石油工程技術研究院 |
| 主分類號: | E21B43/12 | 分類號: | E21B43/12 |
| 代理公司: | 北京聿宏知識產權代理有限公司 11372 | 代理人: | 吳大建;劉華聯 |
| 地址: | 100728 北*** | 國省代碼: | 北京;11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油井 流入 控制器 | ||
技術領域
本實用新型涉及一種油井流入控制器。
背景技術
在采油系統中通常需要通過油井流入控制器控制地層流體的流入速度,以滿足生產需要。現有技術中應用較多的油井流入控制器為螺旋通道型流入控制器、噴嘴型流入控制器及混合型流入控制器。例如,螺旋通道型流入控制器通過使地層流體流過預先設計好的螺旋通道或彎曲通道,在摩擦阻力作用下產生附加壓降,從而控制地層流體的流速。但是,上述油井流入控制器對水的控制能力較強時,對油的控制能力也較強,導致其控水效果較差。
因此,如何解決油井流入控制器的控水效果較差的問題,是本領域技術人員需要解決的技術問題。
實用新型內容
針對上述問題,本實用新型提出了一種油井流入控制器,可以有效地提高對地層流體中的水的控制能力。
本實用新型的油井流入控制器包括管體、設置在所述管體外側的流體通道,以及使所述流體通道與所述管體的內部空間連通的排出口。所述流體通道包括至少兩個緩流通道單元和至少兩個射流通道單元,其中,所述射流通道單元和所述緩流通道單元沿所述流體通道的延伸方向交替設置,并且所述射流通道單元的流通面積小于所述緩流通道單元的流通面積。
在一個實施例中,沿所述管體的周向設有多個流體通道,并且各所述流體通道沿所述管體的軸向延伸。
在一個實施例中,所述管體上套設有用于使地層流體從所述流體通道的進口流入的管套。
在一個實施例中,各射流通道單元的橫截面形狀為圓形,并且橫截面直徑為2mm-4mm。
在一個實施例中,緩流通道單元的長度為射流通道單元的孔徑的9-12倍。
在一個實施例中,各緩流通道單元的寬度為15mm-35mm。
在一個實施例中,所述排出口為貫穿所述管體且直徑為8mm-10mm的通孔,且位于流體通道的出口側。
在一個實施例中,在各所述流體通道的進口處設置緩流通道單元,在出口處設置射流通道單元。
在一個實施例中,所述射流通道單元構造成使得地層流體中的水形成湍流射流而油形成層流射流。
在一個實施例中,所述管套包括兩個彼此連接的管套部分,其中兩個管套部分的自由端均接合在所述管體的外表面上。
相對于現有技術,本實用新型的油井流入控制器包括管體。在管體的外側設有流體通道,在管體上設有用于使流體通道與管體的內部空間連通的排出口。其中,流體通道包括至少兩個緩流通道單元和至少兩個射流通道單元。緩流通道單元和射流通道單元沿流體通道的延伸方向間隔設置。并且射流通道單元的流通面積小于緩流通道單元的流體面積。這樣,地層流體從射流通道單元流入緩流通道單元時,地層流體的動能會轉換為壓力能。當油的動能轉化為壓力能時,能量損失較少。而水的動能轉化為壓力能時,能量損失較多。因此,地層流體在流體通道內流動時,流體通道對水的控制能力比對油的控制能力強,從而可以有效地提高該油井流入控制器的控水能力。
附圖說明
在下文中將基于實施例并參考附圖來對本實用新型進行更詳細的描述。在圖中:
圖1為本實用新型的油井流入控制器的結構示意圖;
圖2為本實用新型的油井流入控制器的主視圖;
圖3為本實用新型的油井流入控制器的爆炸圖。
在附圖中,相同的部件使用相同的附圖標記。附圖并未按照實際的比例描繪。
具體實施方式
下面將結合附圖對本實用新型作進一步說明。
本實用新型提供的油井流入控制器包括管體1。在管體1的外側設置有流體通道2。如圖1和圖2所示,在一個實施例中,該流體通道2包括至少兩個緩流通道單元21和至少兩個流通面積至少小于9倍以上緩流通道單元21的流通面積的射流通道單元22。并且射流通道單元22和緩流通道單元21沿流體通道2的延伸方向交替設置。
當地層流體流經射流通道單元22,當地層流體大部分為水時,形成湍流射流,而當地層流體主要為油時,形成層流射流。根據進入所要控制的流量的大小,沿管體1的周向360°可布設1-6個流體通道2,而且控制的流量越大,所需流體通道越多。在一個實施例中,每個小時流入流體通道的流體量為85L-1600L。這樣,可以有效地使水在射流通道單元22內形成湍流射流,而使油在射流通道單元22內形成層流射流,從而可以進一步提高對水的控制能力。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中國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中國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石油工程技術研究院,未經中國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中國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石油工程技術研究院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1420304057.6/2.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 上一篇:粘接機溫度傳感器固定裝置
- 下一篇:可拆卸耐高溫高壓溫度傳感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