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實用新型]一種抗菌冷凍食品包裝膜有效
| 申請號: | 201420302637.1 | 申請日: | 2014-06-09 |
| 公開(公告)號: | CN203864130U | 公開(公告)日: | 2014-10-08 |
| 發明(設計)人: | 曾曉紅;羅杰沛 | 申請(專利權)人: | 湖南工業大學 |
| 主分類號: | B32B27/08 | 分類號: | B32B27/08 |
| 代理公司: | 暫無信息 | 代理人: | 暫無信息 |
| 地址: | 412007 湖*** | 國省代碼: | 湖南;43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一種 抗菌 冷凍 食品包裝 | ||
技術領域
本實用新型屬于包裝膜制造領域,尤其是涉及一種可抗菌的冷凍包裝食品膜的制造領域。
背景技術
隨著社會的不斷發展,人們的生活節奏越來越快,因此人們對于食用方便的冷凍包裝食品需求量越來越大,而傳統意義上的冷凍膜并不具有抗菌的效果,這就使得包裝食品的保質期較短,造成食品浪費。制備既有抗菌效果又可運用于冷凍領域的膜材料是非常必要的。冷凍膜對膜的性能提出了一定要求,主要在于冷凍膜需具有在冷凍條件下不脆裂,不貼食物本體且具有一定彈性。而抗菌性的加入則需特殊技術。目前,已有技術通過在聚乙烯膜上下表面涂覆化學防腐抗菌涂層的方式實現冷凍膜的抗菌性,但由于其涂層本身具有其他化學成分,對食品安全產生一定影響,且噴涂工藝的加入將顯著提高復合膜的工藝復雜程度。
實用新型內容
本實用新型要解決的技術問題是,克服現有技術存在的上述缺陷,提供一種具有抗菌性的冷凍包裝膜。
本實用新型解決其技術問題所采用的技術方案是:
一種抗菌冷凍食品包裝膜,包括多層共擠抗菌膜基層,多層共擠抗菌膜基層下設有柔性底膜,多層共擠抗菌膜基層上設有防凍膜層。
進一步,所述多層共擠抗菌膜基層為奇數層共擠膜,包括重復的兩層聚烯烴復合膜中夾一層抗菌膜結構。所述聚烯烴復合膜為以聚烯烴樹脂包括聚乙烯、低密度聚乙烯、線形低密度聚乙烯、聚丙烯或烯烴共聚合物如乙烯-醋酸乙烯酯共聚物等中的一種或幾種混合。所述抗菌膜為乙烯-醋酸乙烯酯共聚物與抗菌母料如殼聚糖、海藻酸鈉等共混所得膜母料。優選的,多層共擠膜采用5層結構,即三層聚烯烴復合膜中夾兩層抗菌膜。優選的,多層共擠抗菌膜基層的厚度介于0.3-0.8mm之間。
進一步,所述柔性底膜為聚乙烯/乙烯-醋酸乙烯共聚物復合膜。其制備為將聚乙烯和乙烯-醋酸乙烯共聚物共混后熔融擠出成膜。優選的,其中聚乙烯與乙烯-醋酸乙烯共聚物的質量比介于60:40-80:20之間。優選的,柔性膜的厚度介于0.05-0.15mm之間。
進一步,所述防凍膜層為熱塑性彈性體膜層,可采用聚烯烴類熱塑性彈性體膜(TPO膜)、聚氨酯類熱塑性彈性體膜(TPU膜)。優選的,選擇聚烯烴類熱塑性彈性體膜。優選的,防凍膜層的厚度介于0.1-0.4mm之間。
進一步,所述抗菌冷凍食品包裝膜中各層的結合方式為:首先,將多層共擠抗菌膜基層與柔性底膜接觸表面涂覆冷封膠后冷封粘合,其后,將防凍膜層與多層共擠抗菌膜基層接觸面上涂覆熱熔膠熱壓結合。
本實用新型的有益效果在于:本實用新型采用了多層復合結構,工藝簡單。所選擇各層在提供了抗菌性的同時,也保證了復合膜在冷凍條件下良好的伸縮性,不脆裂及具一定的強度,不容易破損。同時,所選用各層全部達到食品包裝要求,不會對食品質量產生影響。
附圖說明
圖1為本實用新型實施例1結構示意圖。
圖2為本實用新型實施例1中多層共擠抗菌膜基層的截面示意圖。
具體實施方式
實施例1
以下結合附圖和實施例對本實用新型實施例1作進一步說明。
參照圖1,一種抗菌冷凍食品包裝膜,包括多層共擠抗菌膜基層1,多層共擠抗菌膜基層下設有柔性底膜2,多層共擠抗菌膜基層上設有防凍膜層3。
參照圖2,所述多層共擠抗菌膜基層1為五層膜共擠膜,包括1-1,1-3,1-5三層為聚乙烯/乙烯-醋酸乙烯共聚物復合膜。其制備微將聚乙烯與乙烯-醋酸乙烯酯共聚物以質量比50:50共混為原料的膜及1-2,1-4兩層為抗菌膜,其制備為以乙烯-醋酸乙烯酯共聚物與海藻酸鈉以質量比60:40共混后多層共擠所成的膜。多層共擠抗菌膜基層的厚度為0.5mm。
所述柔性底膜2為聚烯烴復合膜,本實施例采用聚乙烯/乙烯-醋酸乙烯共聚合物復合膜,膜中兩者質量比為70:30。柔性底膜的厚度為0.08mm。
所述防凍膜層3為聚烯烴類熱塑性彈性體膜(TPO膜)。防凍膜層3的厚度為0.2mm。
進一步,所述抗菌冷凍食品包裝膜中各層的結合方式為:首先,將多層共擠抗菌膜基層1與柔性底膜2接觸表面涂覆冷封膠后冷封粘合,其后,將防凍膜層3與多層共擠抗菌膜基層1接觸面上涂覆熱熔膠熱壓結合。?
以上對本實用新型的一種優選具體實施方式作了詳細介紹。所述具體實施方式只是用于幫助理解本實用新型的核心思想。應當指出,對于本技術領域的技術人員來說,在不脫離本實用新型原理的前提下,還可以對本實用新型進行若干改進和修飾,這些改進和修飾也屬于本實用新型權利要求的保護范圍。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湖南工業大學,未經湖南工業大學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1420302637.1/2.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