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實用新型]一種支擋工程的施工模板有效
| 申請號: | 201420299713.8 | 申請日: | 2014-06-06 |
| 公開(公告)號: | CN203960878U | 公開(公告)日: | 2014-11-26 |
| 發明(設計)人: | 詹學啟;張占榮;郭建湖;劉慶輝;蔣道君;楊松 | 申請(專利權)人: | 中鐵第四勘察設計院集團有限公司 |
| 主分類號: | E02D17/04 | 分類號: | E02D17/04;E04G11/06;E04G17/14 |
| 代理公司: | 武漢開元知識產權代理有限公司 42104 | 代理人: | 黃行軍 |
| 地址: | 430063 湖北*** | 國省代碼: | 湖北;42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一種 工程 施工 模板 | ||
技術領域
本實用新型屬于支擋工程施工領域,具體涉及一種支擋工程的施工模板。
背景技術
近年來隨著我國社會經濟水平的發展和提高,在結構受力、結構耐久性和景觀等方面標準要求的提高,支擋工程材料由原來普遍使用的漿砌片石砌體改為(鋼筋或片石)混凝土,施工工法相應由原來人工分層砌筑改為混凝土分段整體澆注,支擋工程混凝土澆筑施工時多采用雙面模板形式,這種雙面模板形式已無法適應混凝土支擋工程整體澆筑施工工法的要求,主要存在以下不足:
(1)、支擋工程施工時需要設置內、外模板,所需的立摸、拆模工序較多,內模板拆模困難,且增加了工程附加費用。
(2)、墻身混凝土澆注完成后,墻背模板拆模或脫模困難,甚至模板殘留于墻后,不但造成模板浪費、增加施工成本,還會由于模板的銹蝕或腐爛影響結構受力、甚至造成對混凝土的腐蝕等不良作用,從而影響支擋工程的長期穩定性。
(3)、拆除內模板后,由于墻后空間狹小,人工無法進入施作,墻后反濾層無法逐層填筑、逐層壓實,由于墻后反濾層壓實度不足導致變形量過大或存在空洞直接影響支擋工程的正常受力和邊坡的穩定安全。
發明內容
本實用新型的目的就是為了解決上述背景技術存在的不足,提供一種結構簡單、成本低、施工效率高的支擋工程的施工模板。
本實用新型采用的技術方案是:一種支擋工程的施工模板,包括外模板、斜拉系統和支撐系統,所述斜拉系統包括設置于墻后巖土體與外模板之間的斜拉筋和固定筋,所述斜拉筋一端與固定筋連接、另一端與外模板連接;所述支撐系統包括內支撐、外支撐和限位筋,所述內支撐支撐于墻后巖土體和外模板之間且垂直于外模板設置,所述外支撐一端固定于墻后巖土體前的地面上、另一端頂撐于外模板背離墻后巖土體的一側上,所述限位筋設置于外模板底部。
進一步地,所述斜拉系統還包括水平拉筋和固定樁,所述固定樁固定于墻后巖土體頂部,所述水平拉筋一端與固定樁連接、另一端與外模板頂部連接。
本實用新型通過設置斜拉系統和支撐系統固定外模板,省去了內側模板,結構簡單,模板重量輕,組裝和拆卸過程不需要大型設備,成本低;采用該模板施工時工序簡單,施工效率高、速度快,所需施工空間小,不僅適用于普通支擋工程施工,還適用于地下工程等空間受限的支擋工程施工。
附圖說明
圖1為采用本實用新型施工第一級墻體的示意圖。
圖2為采用本實用新型施工第二級墻體的示意圖。
圖3為施工完成后的支擋工程墻體示意圖。
其中:1-外模板;2-斜拉系統,2.1-斜拉筋,2.2-固定筋,2.3-水平拉筋,2.4-固定樁;3-支撐系統,3.1-內支撐,3.2-外支撐,3.3-限位筋;4-支擋工程,4.1-基坑墻體,4.2-第一級澆筑墻體,4.3-第二級澆筑墻體;5-防排水系統;6-墻后巖土體;7-地面。
具體實施方式
下面結合附圖和具體實施例對本實用新型作進一步的詳細說明,便于清楚地了解本實用新型,但它們不對本實用新型構成限定。
如圖1-2所示,本實用新型包括外模板1、斜拉系統2和支撐系統3。
外模板1可采用木模板、鋼模板等類型,優選大塊的定型鋼模,由多塊小的模板拼接成所需的外模板時,模板之間采用螺栓聯接,為增強其整體性,防止變形,在其背部可加焊角鋼。外模板1內側設置斜拉筋2.1和方木等臨時內支撐3.1,外模板外側設置鋼管等外支撐3.2,施工至支擋工程頂部時,外模板頂部設置頂部水平拉筋2.3;內支撐2.1、外支撐3.1、水平拉筋2.3等構件可通過扣件、螺母、焊接等形式與外模板1連接,連接部位需牢固可靠。
斜拉系統2由斜拉筋2.1、固定筋2.2、水平拉筋2.3和固定樁2.4組成:斜拉筋2.1依各分級澆筑支擋工程的高度采用多排拉筋,拉筋可采用鐵絲或鋼筋,直徑可采用φ8~20mm,縱向交叉布置,其一端與固定筋2.2焊接或彎鉤連接、另一端與外模板1通過螺栓固定連接;固定筋2.2可采用鋼筋或角鋼,在前一級混凝土初凝前預埋在墻后巖土體6和外模板1之間,角鋼可采用63*63*6mm,鋼筋采用HPB300φ20mm,縱向間距為0.6~0.8m,埋深與外露均為0.4m;水平拉筋2.3和固定樁2.4為澆筑施工最上一級墻體時采用,水平拉筋2.3可采用φ16~20mm鋼筋,固定樁2.4設置于墻后巖土體6頂部,可采用鋼管打入埋設,水平拉筋2.3一端與固定樁2.4綁定、另一端與外模板1頂部通過螺栓固定連接。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中鐵第四勘察設計院集團有限公司,未經中鐵第四勘察設計院集團有限公司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1420299713.8/2.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 上一篇:繞線機的硅油箱
- 下一篇:一種帶上蠟功能的張力裝置





